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56章 生僻字

第556章 生僻字(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他幼时就跟隨马娘娘学习过,读过书懂內政管理。

確定分封后,又去贵族书院接受过系统培训,知道怎么处理各种內政问题。

去凤阳走一趟,是非常合適的。

而且因为和朱家的关係,也不怕他拒绝。

確定人选之后,朱雄英就准备离开,年底了真的是很忙。

马娘娘却將他喊住,说道:“你四叔那边来信了。”

朱雄英並没有在意,只是道:“今年又不回来过年了是吧?

1

马娘娘点点头,说道:“北元和不里牙惕人又不老实了,你四叔走不开。”

然后她嘆息一声,道:“你四叔又提起了高煦的事情。”

朱雄英眉头微皱,说道:“不是我不想为他封国,实在是不能开这个先例。”

马娘娘说道:“我知道,你四叔说,要让高煦放弃郡王爵位。”

“什么?”朱雄英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这要是传出去,世人还以为他苛待宗室,把人逼的放弃了爵位。

马娘娘安抚道:“你先別急,听我把话说完。”

“他放弃郡王爵位,然后让礼部按照军功重新为他封赏——“”

陈景恪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以他的功劳至少也得是个开国侯—“

“这个法子高明啊,不知是何人所出?”

朱老四自己是没这个脑子的,姚广孝去了次大陆,谁还有这个能力可以想到这样的法子?

莫非朱棣手下还有这样的高人?

朱雄英却没心情关注这个,他冷笑道:

“真是好算计啊,可他就没有想过,如果没有郡王的身份,他有机会立这么多军功吗?”

一直没说话的老朱,忽然说道:“可他就是姓朱。”

言外之意非常明显,他就是郡王,享受特权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之前他觉得朱高煦討封很过分,明显破坏了朝廷的规矩。

可现在却觉得,朱雄英有些不近人情了。

朱雄英还想反驳,马娘娘抢先一步说道:

“你应该知道,攻城当围三闕一的道理。”

“如果不给守军留一线生机,他们就会拼死作战。”

“只有给他们留下一条活路,哪怕这条路再危险,他们的决心也会动摇。”

“道理是一样的,朱氏子孙是天潢贵胄,生而享受特权。”

“如果你不给他们留下一条上进的路,他们就会想办法破坏规则。”

“到时候再好的规矩,也会被他们弄的千疮百孔。”

“给他们留下一线机会,即便这个机会千难万难。”

“他们首先想的也不是去破坏规则,而是怪自己能力不够。”

“而且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如果后世朱姓子孙里出了大才,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一番话说的陈景恪连连点头,確实是这么个道理朱雄英也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马娘娘继续说道:“不如这样,高煦的军功折半计算。”

“然后你再针对此事做出调整,后世朱家子孙想从政或者从军,须提前放弃爵位,以平民的身份参加。”

陈景恪心中一动,说道:“娘娘所言甚是,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圣皇制定的一些规则,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朱元璋眉头一挑,咋说著说著,说到我头上来了?

“你给咱说说,咱哪里的规定不合理?”

马娘娘和朱雄英也向他看来。

陈景恪说道:“就拿字辈和取名规则来说,就很不合理。”

“字辈好说,麻烦的是最后一个字必须用金木水火土为偏旁。”

“现在朱姓子孙少倒也罢了,一两百年后拥有皇室血脉的少说也有几万人。”

“这几万人要是全按照字辈规则取名,把字典翻烂了也凑不齐那么多字吧?”

“后世子孙想给自己取个符合规则的名字,就只能往生僻字上去找。”

“到时候必然会出现一大堆,老学究都读不出来的名字。”

“那场景——您就想去吧。”

老朱摸了摸鬍鬚,不確定的道:“咱朱家子孙,真能壮大到几万人?』

陈景恪肯定的道:“几万人都是少的,您数数您有多少个儿子,多少个孙子,又有多少个重孙子。”

“就这么生一两百年,您想想得有多少个。”

老朱还真的瓣著手指头算了起来,越算他就越高兴:

“嘿,你別说,咱家还真有可能壮大到几万人的规模。”

看著傻乐起来的老朱,陈景恪很是无语。

您是不是忘了咱现在再说什么?

“取名,取名的问题怎么解决?”

老朱这才回过神,美滋滋的道:“嗨,那就用生僻字唄,有个名儿就好。”

马娘娘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

“我看你是乐糊涂了—?景恪这个意见提的好,这个问题得提前解决了。”

“嗯,字辈可以不用动,只需要把金木水火土偏旁的规矩去掉就可以了。”

老朱不乐意的道:“那可是咱费尽心思才想到的,怎么能改呢。”

马娘娘直接无视了他:“就这样吧,到时候与高煦的事情一併宣布。”

陈景恪则说道:“不如这样,没出五服的继续沿用字辈和偏旁取名规则。”

“出了五服的子孙,只需要沿用字辈规则即可。”

老朱连忙说道:“好好好,这个法子好,就这样吧。”

马娘娘也说道:“嗯,这样也好。”

朱雄英自然更不会有意见了。

於是事情就此定下。

之后朱元璋和马娘娘召见了桑敬,將凤阳的事情告知。

桑敬虽然也知道很麻烦,却依然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下来。

至於插队分封,又会给予哪些好处,大家都没有明说。

有些事情说的太明白,反而显得没有人情味儿。

桑敬就问了一个问题,治到什么程度。

老朱的回答充满了杀意:“治到百姓畏惧律法为止。”

朱雄英也没有耽搁,立即就下旨,桑敬的永义国即刻建立。

並赐下了国主印信、服饰等仪仗。

同时还將运往其他封国的物资,抽调了一批给永义国。

並且命桑敬的嫡长子即刻开赴永义国。

要知道,此时离过年也就剩下七天时间。

这是连年都不让人过了。

诸侯王们一时间都有些摸不著头脑,还以为桑敬怎么得罪皇帝了。

但马上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在桑敬的嫡长子出发后,朱雄英又接连下达了好几条命令。

比如,命凤阳留守回京述职比如,任命桑敬为钦差大臣巡视凤阳。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