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51章 金属风暴

第551章 金属风暴(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眾人的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道理並不复杂,只是大家被武器的威力震撼到了,一时间有些转不过来弯罢了。

陈景恪继续说道:“只不过以前的许多兵法,是真的要被淘汰了,尤其是练兵之法要重新制定。”

“不过有一部兵法的地位,將会因为新时代到来,重新回到它该有的高度。”

徐达心中一动,道:“孙子兵法?”

陈景恪点头道:“是的,孙子兵法。此法直指兵法大道,其思想是永不过时的。”

眾人皆露出所有所思之色。

孙子兵法的发展歷经好几个阶段。

最初版本篇幅也非常长,据说有数干卷。

后来经过歷代用兵大家的修订,越来越精炼。

其中曹操的修订,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隋唐时期,孙子兵法的地位最高,可以说是兵家之首,

但到了宋朝,它的地位就开始直线下降,沦为了二流乃至三流的兵法书。

前世明清两朝也几乎不再提孙子兵法。

直到二十世纪,它的重要性才被重新认识,並广泛应用於更多的地方。

比如商战。

此时还处在大明初年,大家对孙子兵法的重视依然没有提上来。

突然听陈景恪如此吹捧这部兵书,大家自然觉得很奇怪。

但没有人觉得他尬吹,也没有人觉得他胡言乱语。

虽然他没有上过战场,但几次对战爭的谋划,无不起到了关键作用。

辽东、朝鲜、日本、西域、安西等等,都是通过他的谋划,以最小的代价拿下。

可以说是决胜千里之外了。

他说孙子兵法厉害,大家自然不会怀疑。

不行,回去得好好研究一下这本兵法,免得跟不上时代真的被淘汰了。

这时老朱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新式火器何时可以列装?”

眾人都齐刷刷的看向陈景恪。

陈景恪说道:“短期內是无法大规模列装的。”

“其一,钢材质量不足,无烟火药威力太大,现在的铁料硬度和延展性都不足容易炸膛。”

“为此很多火器都不得不削减了威力,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结构。”

“像这个栓动式步,它枪管外面套的这一层壳就是后来加上去的。”

“增加了火的重量,还导致头重脚轻,还有其他一系列问题。”

“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全新的钢铁配方,找到合適的钢材,会有威力更大更好用的火器出现。”

最初他想弄的是类似ak47和98k的步枪,后来不得不接受现实,弄出了一个老套筒。

中国確实缺少优质铁矿,研究所从全国各个铁矿採集矿石进行研究对比。

最后发现崖州的石碌铁矿品质最高。

现在石碌铁矿已经被划为军用矿场,所有铁料全部应用於军工產业,不得对外出售。

特种钢的研究也早就立项,现在已经有了眉目。

最迟三两年就会有好消息,到时候就能生產更经典的火器了。

“其二,火器的生產方式你们也看到了,大部分零部件还需要工匠手搓。”

“想大规模列装,人工成本太高了。”

“我们正在研究更多机械工具,儘量用机械来生產更多零部件。”

“综合以上原因,现在大规模列装新式火器,是很不划算的。”

“不如等个两三年,条件成熟了,直接列装更好的武器。”

朱雄英插话道:“现在大明的兵锋已经无敌於天下,没必要著急。”

老朱点点头,说道:“那就再等等吧不过可以先小规模列装一部分军队吧?”

显然他还是不死心。

陈景恪说道:“这倒是可以,先列装一批,让大家熟悉熟悉新式火器。”

老朱一拍大腿:“那就这么定了,先弄一批手和步给锦衣卫,他们马上就要执行任务。”

先列装锦衣卫?

眾人都忍不住一阵心惊肉跳,看来这次的事情,会比想像的还要大的多啊。

不行,回去就得好好自查一下,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出紕漏。

之后大家纷纷上场,亲自体验了一把新式火器。

就连三小都嘰嘰喳喳的要玩一玩,然后就遭到了福清和徐妙锦的训斥。

不过陈景恪却反而表示了支持:“新式火器很安全,大人护著可以让他们摸一摸。”

闻听此言,老朱也说道:“咱们家的孩子,就得文能提笔武能上马。”

“以后就是火器时代了,让他们摸一摸也好。”

他一开口,福清和徐妙锦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於是在好几个试射员紧张的看护下,三小分別试了试手和步。

至於迫击炮,则没有让他们碰。

其他人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各种火器都体验了个遍。

最受大家青睞的,竟然是左轮手。

纷纷表示,想要一把获取把玩,

陈景恪没办法,取得朱元璋同意之后,送给了每人一把左轮,外带一百发子弹。

趁大家不注意,朱雄英找到陈景恪说道:“你怎么不趁机提一下民爵的事情?”

陈景恪胸有成竹的道:“別急,我自有安排。”

朱雄英虽然很疑惑,却没有追问,而是放心的去玩射击去了。

直到眾人玩了个尽兴,陈景恪才说道:

“诸位天色也不早了,想必肚子也饿了,咱们去用个饭吧。”

“得知大家要来,研究所的人可是很热情,准备了不少好吃的。”

老朱笑道:“走走走,咱正好饿了。”

於是一行人又向转向去了居住区,只是陈景恪故意带著大家绕了一段远路。

然后在路旁,“意外”的看到了好几个大棚。

马娘娘笑道:“这里竟然还有大棚,那感情好,不愁蔬菜吃了。”

陈景恪適时说道:“娘娘误会了,这些大棚里的庄稼是周王种的,可不是用来吃的。”

马娘娘惊讶的道:“哦,老五怎么跑到这里来种庄稼?”

老朱也意外的道:“什么宝贝,竟然放在这里种?”

陈景恪说道:“就是普通的庄稼。”

马娘娘瞅了他一眼,说道:“行了,你也別卖关子了,快说说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吧。

陈景恪这才说道:“什么都瞒不过您,我们意外发现,生產炸药的一种原料,竟然能让庄稼长的更好。”

“於是就找来周王进行研究。”

“上一茬小麦,產量达到了四百四十斤。”

“什么?”本来还不甚在意的老朱直接跳了起来:

“你再说一遍,多少斤?”

陈景恪肯定的道:“四百四十斤,我亲眼看著过的秤。”

老朱整个人都呆住了,嘴里不停的念叨:“四百四十斤,四百四十斤———“”

其他人也都露出不敢置信之色。

要知道,现在的小麦亩產,下等田一石左右,上等田也就两百四五十斤。

现在直接將產量提升了三分之一还多,也难怪他们不敢相信。

反应过来之后,老朱拔腿就往大棚里走去:

“跟咱去看看。”

於是眾人又拐弯去了大棚。

这些大棚里种的不只是小麦,有些种的是马铃薯,有些是殷薯,还有些种植的是其他蔬菜。

但不论是哪一种,长势都明显比外面见过的要旺盛许多。

翻看著更加肥大的菜叶,老朱不停的道:

“好好好,太好了,这简直就是宝贝啊。”

其他人也走进地里,全方位观察,这东西要是真的,那影响可就太大了啊。

马娘娘也非常震惊,不过她明显想到了什么。

看了看朱雄英,又看了看陈景恪,突然开口说道:

“重八,我觉得民爵的事情可以慎重考虑一下。”

老朱愣了一下,也反应了过来。

不过態度却与之前截然不同,斩钉截铁的道:

“还考虑什么,推行民爵势在必行。”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