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韭菜长高了(2/2)
真有大事儿,那也是下朝之后开小会做决定的。
所以,他对早朝也没什么兴趣。
到了乾清宫,他让人取来地图,看著欧洲的形势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过了多久,內侍提醒道:
“侯爷,陛下退朝了。”
陈景恪这才回过神,隨口道了声谢,然后提笔將刚才想到的一些要点写了下来。
不一会儿朱雄英的身影果然出现了,一见面就挥退周围人,问道:
“什么事?”
正常情况下,陈景恪进宫后会去內阁处理一些事情。
直接来乾清宫,就说明有不方便告诉別人的事情,往往还都是大事。
陈景恪就將他昨天的计划,以及今天想到的讲了一遍。
听完陈慕华的事跡,朱雄英也大为惊讶:
“没想到那个贪生怕死的傢伙,竟然还有这本事。”
“你的这个想法好,就让他去培训外交人才,鸿臚寺所有人都要跟著去学。”
之后又谈起让陈慕夏去搅乱极西的事情。
“日本灭国之事很容易就能查到,但极西诸国的人肯定不知道细节。”
“他冒充日本难民,在我们的驱赶下,一路逃到了极西世界。”
“为了逼真,可以让秦王出动水师,当著极西人的面与他们打一仗。”
“我让陈慕夏聚拢一些不服大明的日本难民,目的也在这里。”
“到时候就让这些难民当炮灰,被秦王的水师给杀死。”
“如此一来,极西诸国的人定然不会怀疑他。”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对抗大明,也为了多了解大明,极西诸国定然会接纳他。”
“到时候他就可以合纵连横,搅乱整个极西世界。”
朱雄英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这个法子好。”
“你果然阴险奸诈啊,刚收割了日本,这就开始布局整西方人了。”
陈景恪:“..—”
你这是夸人还是骂人呢,算了,我心胸宽广不和你一般见识。
“根据西方传来的情报,埃及那边已经將运河挖好。
“到时候陈慕夏先去马穆鲁克(埃及),那里的魷人定然会收留他们。”
“大明正好以此为藉口出兵,夺取对运河的控制权,掌握东西方交流的命脉。”
朱雄英頜首道:“马穆鲁克这步棋下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收尾了。”
然后他感慨道:“难怪你那么忌惮魷人,他们才去了几年,就渗透进了马穆鲁克高层。”
“还鼓动马穆鲁克贵族,不惜代价去开挖运河。”
“为了这条河,死了得有十好几万人了吧?”
陈景恪说道:“算上因为反抗被镇压处死的,至少有十几万人。”
“现在马穆鲁克贵族已经天怒人怨,只要我们的大军到达,轻易就可以拿下此地。”
马穆鲁克贵族是突蕨人的一支,属於少数派。
被统治的平民是大食人,是多数派。
本来腐化的马穆鲁克贵族,就已经很不得人心了。
现在为了挖运河,更是彻底和底层的大食人割裂。
只是底层大食人缺少兵器和组织性,无法对抗贵族。
大明军队过去,会自然而然的变成解放者,可以得到底层大食人的拥护。
陈景恪指著地图说道:“马穆鲁克王国多沙漠,宜居土地主要集中在赤水附近。”
“我大明水师无有对手,在这里能发挥最大战力。”
“等拿下这里之后,就沿河安置汉人人口,一点点替代大食人。”
赤水指的就是尼罗河,名字来源於山海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日崑崙之丘。
因此,陈景恪將尼罗河命名为赤水,將黑海命名为黑水。
埃及的人口分布,了解过的都知道,全国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尼罗河沿岸。
只要大明掌握了这条河,就能轻易掌握这里。
以大明水师的实力,大食人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当然,大明不会搞种族屠杀,而是会採用相对温和的方式,让他们无痛无觉的消亡。
比如教化吸收一部分,比如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比如將他们迁徙到阿拉伯半岛或者黑非。
这些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朱雄英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异议。
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此要地,需要派一位能力出眾,又信得过的人去镇守。”
“你觉得让谁去合適?”
陈景恪笑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这里就是给吴王准备的封国。”
吴王就是朱雄英的同母弟朱允熥。
前世,史书记载朱允熥性情怯懦不堪大用,至於原因应该不难猜。
这一世就不同了,朱雄英这个亲大哥在一旁照顾。
又有陈景恪等名师教导,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
让他去埃及,是可以镇的住场子的。
而且他和朱雄英非常亲,不会有別的想法。
又得到了陈景恪的真传,能更好的配合大明朝廷的外交政策。
將他封过去,还有个原因是朱。
以朱楼的性格,將谁封过去他都会不开心。
老子经营那么久打下来的土地,怎么能落到別人手里?
哪怕是朱元璋其他儿子封过去都不行。
只有朱允过去,他才不会有意见,还会给予一定的照顾。
朱雄英嘿嘿一笑,说道:“还是你懂我啊,那就將允熥封过去吧。”
说到这里,他忽然有些不舍的道:
“哎,我们兄弟四人,就他和允与我最亲,可是他们两人却又封的最远。”
“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
朱標子嗣不丰,加上吕氏之事的刺激,使得他对后宫更没兴趣。
吕氏死了之后,他的后宫只添了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与朱雄英年龄相差太大,所以平日里接触也比较少。
和他关係好的朱允灼和朱允熥,一个封到了炎洲,一个即將封到马穆鲁克。
堂兄弟里面,与他关係好的朱高炽去了次大陆,朱济嬉马上也要去碎叶川,
其他人也各有去处。
身边熟悉的能聊得来的人越来越少,他难免有些感慨。
陈景恪嘆道:“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离別在所难免。”
“万幸的是,大家分开是为了做出一番大事业。”
朱雄英点点头,他毕竟还年轻,正处在雄心勃勃的时期,伤感来的快去的更快。
很快就恢復了正常,转而和陈景恪谈起了封赏的事情。
灭日和收復西域,很多人都立下了大功,朝廷必须要拿出足够的封赏才行。
具体如何封赏,需要儘快拿出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