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人尽其才(2/2)
陈慕华谦虚的道:“侯爷过誉了,不过是些小聪明罢了。”
陈景恪頜首问道:“不知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陈慕华恭敬的道:“小人没有什么打算,一切听侯爷指使。”
陈景恪也没有兜圈子,直接说道:
“那好,正好有个官职非常適合你。”
当官?当大明的官?陈慕华不敢置信的道:
“真——真的吗?可——可小人什么都不会啊。”
陈景恪笑道:“真的,我会上奏朝廷,在鸿臚寺设立一个官职。”
“级別就暂定在正五品吧。”
“任务就是培训外交人员,教他们如何在藩属国,宣扬大明的繁华。”
各藩属国都有自己的情况,天长日久必然会在文化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他们的特色越明显,在思想上和大明就越疏远。
思想上的分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彻底四分五裂。
作为宗主国,大明必须要延缓这个过程。
利用驻外天使的影响力,拉拢诸侯国的权贵,让他们学习大明的文化思想。
培养扶持亲近大明的年轻人,让他们走上重要岗位这些都是不错的法子。
以前陈景恪空有想法,缺少得力的人手去执行。
很现实的事情就是,华夏当了几千年的天朝上国。
在文化方面是绝对自信的。
哪怕是被异族统治时期,文化方面也从来没有低过头。
这也导致,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稟的大才,大多数人都缺少外交思维。
宋朝表现的尤为明显,外交方面简直一塌糊涂。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忽必烈这个人很迷信,他根据天象推算宋朝还不到灭亡的时候。
所以对灭宋一直很犹豫。
然后他派使节去和南宋沟通。
使者到了临安一看,南宋朝廷就是一坨,回去之后就鼓动忽必烈南下。
忽必烈依然犹豫要不要出兵。
然后最奇葩的地方来了,南宋边军守將在没有接到上面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出兵撩拨蒙古军队。
忽必烈一看都开打了,也別犹豫了,然后南宋就被灭了。
当然,南宋被灭的原因很复杂。
可在外交上的糟糕表现,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大明立国之后,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天朝上国思维更加严重。
即便陈景恪和朱雄英主持编撰了专门的外交手册,可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那些人的思维。
鸿臚寺的官吏处处以天使自居,在藩属国面前表现天朝上国的威仪。
这本身没有错,他们也做的很好。
可问题是,这种不对等的交流,並不是合格的外交方式。
现在大明强势,藩属国自然不会怎么著。
可將来呢?
难道要学习南宋,一边被人摁著暴揍,一边还要摆架子?
陈景恪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可並没有什么卵用。
在那些人看来,华夏思想如此先进,应该是你们主动来求学,哪有我们当老师的送学问上门的?
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抱著这种思想,还是有一些比较务实的人的。
可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陈景恪也无可奈何。
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没那么多精力从头培养专业的外交官。
现在有了陈慕华,事情就好办多了。
让他去培训专门的外交人才,亲自上阵手把手教这些人该怎么去做。
早晚能培养出合格的外交人才,建立一套真正的外交规则。
听说让自己当官,还是中枢衙门的五品官,陈慕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侯爷,这————这真的可以吗?”
陈景恪鼓励道:“为什么不可以,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在这一块上你比大多数人做的都好,足以胜任这个工作。”
不过他也理解对方的担忧,说道:
“记住,你是我的人,別丟了我的面子。”
陈慕华一想,就是啊,我是侯爷的人,谁敢不听我的,那就是不尊重侯爷。
如此一想,顿时就有了底气。
“是,侯爷请放心,小人保证完成任务。”
陈景恪点点头,又聊了一会儿日本那边的情况。
顺便询问了一下宇合家的人。
陈慕华回道:“侯爷放心,我早早就派人將宇合秀太的子女接了出来。”
“现在他们就在城外的一条船上,等候您的吩咐。”
陈景恪说道:“我不方便见他们,先让他们混入迁徙来的普通人里面。”
“过几日陛下会从这些女人里挑选几名入宫,到时候你把宇合秀太的女儿也加进名单里。”
陈慕华自然明白是为什么,现在接见宇合秀太的子女,那不是明摆著告诉別人,是大明策划的刺杀吗。
虽然日本已经被灭了,就算此事暴露也没什么关係。
可好好的谁也不想给自己脸上抹黑不是。
这时,陈景恪好奇的问道:“宇合秀太的女儿,漂亮吗?”
虽然朱雄英使了美男计,可也不能给他塞个丑女不是。
要是实在太丑,就找个漂亮的冒充宇合秀太的女儿也行。
陈慕华还以为他有了別的想法,连忙说道:
“漂亮,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四岁,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坯子。”
“侯爷喜欢哪个,今天晚上我就將她送到侯爷府上。”
陈景恪一脑门黑线:“別扯淡,两个都送进宫里去。”
陈慕华知道马屁拍在马蹄子上了,赶紧认错:
“是是是,小的胡说八道了。”
陈景恪叮嘱道:“把她们两个保护好了,別给自己找麻烦。”
陈慕华神情一凛,道:“小人明白,保证不会让她们伤了一根头髮。”
陈景恪点点头,也不再说这件事情,转而道:
“听说你有个弟弟,现在在哪?”
陈慕华连忙回道:“就在府外候著呢。”
陈景恪说道:“去將他叫过来吧,我看看他。”
陈慕华恭敬的退出大堂,去门外叫人。
他刚离开,福清端著一碗羹,就从后堂走了进来,说道:
“累了一天,还没用晚饭吧,先喝点粥垫一垫。”
陈景恪笑道:“我正好饿了,还是娘子懂我啊。”
福清將碗摆在他面前,笑道:“就会给我灌迷魂汤,快喝吧。”
陈景恪端起碗试了一下,温热正好,一仰头呼嚕嚕一口气就吃完了。
福清心疼的道:“慢点吃,看把你给饿的。”
“这皇帝也太小气了,都不知道让你吃了饭再回来。”
陈景恪放下碗,说道:“他倒是想让我留下来著,可我一看宫门就要落锁了“真要在那吃饭,晚上就回不来了。”
“这不是怕你独守空房吗,就饿著肚子回来了。”
福清白了他一眼,道:“年龄越大,越会油嘴滑舌了。”
心里却美滋滋的。
“对了,周管家犯什么错了,让你生那么大的气?”
提起那个管家,陈景恪脸色有些难看的道:
“宰相门前七品官,他更甚,人言安平侯府的周管家至少是个六品。”
福清皱眉道:“谁家嚼这个碎嘴子,我怎么不知道他囂张跋扈?”
陈景恪说道:“老杜和我说的。”
福清顿时不说话了,老杜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杜同礼,他没事儿自然不会说周管家的坏话。
既然说了,那这事儿就假不了。
况且她又不傻,陈景恪这么一说,她就知道自己被欺瞒了,眼睛含煞道:
“好个刁奴,看我怎么收拾他。”
陈景恪反而劝道:“毕竟跟了我们十余年,也没有酿成什么大祸,若惩罚太狠恐寒了人心。”
“將他所犯之事说清楚,惩戒一番放还僱工契约就好了。”
福清知道他的性格,就说道:“好,我知道该怎么办。”
正说话间,就看到陈慕华领著一个人,正往这边走。
她就拿起空碗,起身说道:“我先去后面准备晚膳,你忙完了记得去吃。”
说完就从一侧离开了。
没一会儿,陈慕华就带著他弟弟松下清次郎来到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