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01章 日本的变局

第501章 日本的变局(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少的了我———咳咳咳—

因为太激动,说一句能咳三次,眾人看的相当无语。

可这老头谁的劝都不听,让眾人非常无奈。

最后还是陈景恪偷偷派人去请了老朱。

老朱过来二话不说,拎著他的耳朵就往外走:

“打仗是年轻人的事,你老小子凑什么热闹。”

等出了大都督府的大门,老朱黑著脸骂道:

“咱看你是老糊涂了,这是雄英第一次展开军事行动,你竟然让他下不来台?”

“要不是看在你从小就跟著咱出生入死的份上,咱真恨不得一刀剎了你。”

郭英这才反应过来,一脸惶恐的道:“那怎么办?我现在去给陛下赔罪。”

老朱呵斥道:“赔什么罪,还嫌这事儿不够丟人吗。赶紧给咱滚回去,好好配合这次行动。”

“不要让雄英丟了面子,否则就算咱不动手,其他勛贵也会將你撕了。”

郭英猛的打了个哆嗦,连忙说道:“是,我这就去。”

说到底还是大分封,诸侯王的法统来自大明天子的册封。

谁敢动摇天子的地位,就是在挑战所有勛贵。

至少在大分封完成之前,是这样的。

郭英方才的行为,犯了两个忌讳。

一个是差点让皇帝下不了台,一个是间接损害了勛贵们的利益。

也就是他和老朱关係亲近,否则就方才的举动,他已经离死不远了。

看著郭英的背影,老朱无奈的嘆道:

“看来,是时候让一批老傢伙退下来了。”

要说他们不支持朱雄英,那是不可能的。

勛贵集团才是朱家统治的基础,也是最拥护朱家的人。

谁敢质疑朱雄英的地位,他们就敢和谁拼命。

可在没有敌人的时候,他们又会仗著功劳和资歷,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这是人性,是很难避免的。

目前除了徐达、傅友德等寥寥数人,其他老將能把握好这个度的,並不多。

就连冯胜、蓝玉,也难免会有些骄纵之心。

所以老朱將冯胜带在身边,不充许他乱出头。

蓝玉有陈景恪压著,他敢跳陈景恪就敢当眾削他,所以不怕他出格。

可老朱精力终究有限,而且现在的天子是朱雄英,不能处处靠他这个圣皇来压制老將。

况且,老傢伙不退,挡住了新生代的上升渠道。

长此以往必然会酿成大祸。

所以,让老將们退下来就成了必然。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已经做出决定。

等打下日本,就进行二次大分封,將日本、南洋剩余土地,全部分封给老將们。

应该能分百八十个诸侯王。

少了这么多老將,朱雄英执政就少了很多肘,新生代將领也有了出头的机会。

至於殷洲,就留给新生代们吧。

没了郭英胡搅蛮缠,军事会议进行的就很顺利了。

很快就定下了大致的方针。

打。

统帅也很快就確定了,高阳侯耿子茂。

耿子茂是开国功勋耿再成的孙子,其父耿天璧在洪武十年出海剿倭战死。

他和日本有著血海深仇。

大明开海后他和赵秩一起出使西洋,路过南洋时灭了吕宋,因功承袭祖父耿再成的高阳侯爵位。

后来在平定南洋动乱时候,再次立下大功。

三年前被调往北海舰队担任大將军,对那边的局势最为熟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大明开国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是少壮派的代表,大明水师未来的领军人物。

让他去积累军功,也是符合国家需求的。

可以说,於公於私让他打日本都是最合適的人选。

果然如陈景恪猜测的那般,就在大明商议出征日本的时候,日本国內也在为南北合併努力奔走。

面对群臣的请求,长庆也非常的痛苦和无奈。

坚持了几十年,难道错了吗?

他不甘心,可他也知道自己很难再获得大眾支持了。

最后只能將自己的岳父西园寺公重找了过来,试图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帮助。

“太政,真的非合併不可吗?』

面对长庆近乎哀求的询问,西园寺公重默然低头。

沉默有时候也是一种回答,这让长庆心中更加沉重。

他也知道逼迫无用,决定缓和一下气氛,深吸口气说道:

“我也不为难你了,说说现在的情况吧。”

西园寺公重缓缓抬起头,说道:

“日本人口已经十去其六,从贵族到百姓皆厌恶了战爭,支持我们的人越来越少。”

长庆忽然说道:“不合併,停战不可以吗。”

西园寺公重顿了一下,摇头说道:“大明不会看著我们停战的。”

到了这会儿,大明的意图已经是公开的了。

尤其是海外分封制度施行,日本被排除在不封之地之外,只要不傻的都知道大明的目的。

之前南北两朝拼命发动战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希望儘快灭掉对方重新完成一统,不给大明机会。

可惜大明棋高一著。

长庆依然不死心的道:“赵君呢?他不是位列七学士吗,就不能帮忙周旋?”

赵君就是赵秩,和日本高层关係非常好。

这些年日本没少通过他,与大明朝廷进行沟通。

西园寺公重苦笑道:“大明的决策悉数出自於安平侯之手,赵君这个学士也只是执行者罢了。”

“况且,他终究是大明的內阁学士———

大明的內阁学士,关键时刻自然是站在大明一方的。

“大明法度森严,没有朝廷的命令,驻扎在我国附近的大明水师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而从日本到洛阳,一来一回需要半年多时间。”

“我们必须趁这个时间完成合併,否则——”

他顿了一下,沉声说道:“否则日本亡国之日不远矣。”

长庆终於死心,过了好久才苦涩的道:

“足利义持的条件是什么?”

西园寺公重心头一震,知道长庆態度软化了,连忙说道:

“足利义持承诺,两朝合併之后愿行两统迭立之法。”

两统选立,这不正是当年足利义满给后龟山开出的条件吗。

自己復辟的时候还嘲笑他天真,还说自己寧愿站著死,不愿意跪著生。

没想到,十几年后同样的局面,落到了自己面前。

还真是讽刺啊。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