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祖宗成法利弊论(1/2)
“叶先生可有应对良策?”朱由校看了一眼叶向高,说到引入后世的经验,朱由校在行,但如今的治国方略,还是叶向高这些久经官场的老夫子懂得多,而且叶向高曾经担任过首辅,应对其灾荒来,应该还是有一手的。
叶向高行礼毕,奏道:“回皇上,老臣以为,当速令三地府衙开仓赈灾,朝廷再拨出款项,命能臣干吏前往代天子安抚百姓,再下令命山西、湖广、京师拨粮接济。”
“皇上,京师拨粮至辽东,却要防建虏趁机劫掠,辽东大饥,我军民自受其害,建虏也当受灾,以往蒙古人便常于饥荒之年而大举内侵,杀我军民百姓,掠我玉帛子女,建虏与蒙古虽不同种,却一脉相沿,故而臣请帅一旅之师亲护京师之粮以济辽东军民。”孙承宗起身说道。
朱由校微微颔首,招呼道:“孙先生亲自前往,朕自然是最放心不过,然赈灾事宜,内阁当星夜派人前往主持,会同当地府衙行事,朕唯忧心百姓遭灾受难,但所派之人,当需干吏,不得经手私肥,内阁明令告知天下,若有私吞赈灾粮款者,立即逮捕入京,革职论罪。”
在后世的时候,朱由校也算得上是半个愤青,最看不惯的就是贪官污吏的横行,不少人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去贪赃灾区百姓的救命钱,这样的人就应该用老祖宗朱元璋的那一套剥皮实草的刑罚——只是他现在也清楚,这样的祖制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再提及的。
送走一干人等,朱由校这才伸了个懒腰,准备休息,曹化淳却来传报,说魏忠贤求见,魏忠贤此刻来见,也不知道是有什么急事,否则他断然不会在这时候来奏,朱由校想也没想,便让他进来说话,
魏忠贤一进暖阁,便跪伏到跟前来,奏道:“奴才扰了皇上休息,罪该万死。”
朱由校哼了一声道:“你也知道你扰了朕的休息,若是没有大事,尽拿一些琐碎的事情烦朕,朕便将你打发到南京给太祖爷守灵去!”
魏忠贤一个激灵,谁都知道在本朝将一个太监发配到南京去给太祖爷守灵意味着什么,宪宗成化年间,大太监汪直执掌御马监,提督西厂,兼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倾朝野,威风八面,当时人们便戏称“天下只识汪太监”,但后来被贬到南京,便再也没有半点儿消息。倘若他魏忠贤也被贬到南京去,那可真算倒了八辈子的霉,他这司礼监秉笔的位置还没有坐到一个半月呢!
“回皇上,不是天大的事情,奴才也不敢在这会儿来扰了皇上的休息,东厂番子来报,说福王在洛阳大盖殿宇,王府多设门楼三层,有违祖宗法制,此乃是僭拟宫禁之大罪,皇上不可不严加审问。”魏忠贤凑近前来,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