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盘根错节东林党(2/2)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是吏部的最高长官,在六部尚书当中居于首位,有天官之称,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和人事部长,权力之大,可想而知。不过即位以来,还一直没有跟吏部尚书周嘉谟打过一次交道,不知道他此刻来有什么事情。
“快宣!”朱由校赶紧说道,吏部尚书此刻来见,定然是有要事。
周嘉谟进了东暖阁,叩头问安毕,朱由校依旧赐座,对待朝中重臣,还是要以礼相待,免得遗下个不重贤能名头。
“周爱卿此来,有何要事?”朱由校笑容可掬,一副亲近臣下的表情。
周嘉谟虽然坐下了,但还是微微躬着身子,听天启帝问话,忙道:“回皇上,吏部将于天启元年大计,吏部拟定,将由臣与刑部尚书黄克缵主持,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所谓大计,朱由校现在已经知道,这是大明考察官员的一种制度,大明帝国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察法”来实现。所谓“考察法”,即按“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八法考察官吏。考察又分为“京察”和“大计”。“京察”是每隔六年对zhōng yāng官员进行考察以决定去留。考察地方官的制度称为“大计”,从州县到府道司,三年一次,层层考察属官,再汇总至督抚复核,造册上报吏部。
对官员进行考核,自然要通过吏部来进行,由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主持大计,并没有什么问题,况且在这个问题上,朱由校还没有开始着手研究,因而值得点点头,道:“准爱卿所奏。”
“皇上,”周嘉谟显然要奏的事情不止一个,“吏部前rì检点了罢黜闲置的官员,经公议提点出以下人等,供皇上擢拔使用:原首辅叶向高,先帝即位之时,曾被召为首辅,但未到任而先帝猝然崩逝,如今已到京师;原吏部考功郎中**星,先帝即位之时,曾被召为太常少卿兼左都御史;现亦已抵京师待命;凡此先帝擢拔之人,奉诏而至却未曾安置,望皇上酌情安顿。”
泰昌皇帝安排了一大推的人担任京中要职,却因为他匆匆早逝而搁浅,这的确不是个什么好的兆头,且不管他们这些人是王安和方从哲密奏中所说的东林党人,即便是给他们官复原职,他们感谢的也是泰昌皇帝朱常洛,而不会是天启帝朱由校!
“周爱卿,先帝所简拔众人,宜当何职?”朱由校心中虽然有所想,但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道。
周嘉谟环顾了一下四周,道:“此事宜皇上定夺,然既问与臣,臣以为,皇上以孝治天下,当从先帝遗愿,今阁中未定首辅,当以叶公向高为首辅,而使赵公南星为太常少卿兼左都御史,余者皆依先帝所命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