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天启大明 > 第十七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

第十七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1/2)

目录
好书推荐: 晶武时代 崛起1894 雷铸青云 保镖少爷 魔斗双修录 木府 五班故事欧阳 冰心玉壶传说 丐世无敌 漆黑的魔剑使

新任阁员老孙头,神sè坚毅,丝毫没有让步的架势,而且喊出了万死不奉诏的话来,这样的情形,朱由校从几朝实录中都能够看到,比如宪宗万历皇帝时,想废掉当时的皇太子,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便“万死不奉诏”;神宗皇帝想推迟立太子的rì期,首辅沈一贯也是立场坚定“万死不敢奉诏”。这两个万死不敢奉诏的举动,都被后世冠以忠铮之言。

如今孙老头也这样说,显然觉得皇帝这计划是大逆不道,倘若皇帝再坚持下去,他便要乞骸骨而归田了。堂堂内阁大臣,入阁才半天便辞职回家,那恐怕也将成为本朝最大的谈资了。

“既然如此,”朱由校也只得退让一步,说道,“那此事便搁置下来,待rì后再议。”

“皇上要开财源,老臣只求皇上谨记,自不可多增民赋,亦不可滥加商税,切不可重开矿税,皇上宜与民休息,藏富于民,则天下安定,民心可用。”孙如游又谆谆教导起来。

不能增加农民赋税,也不能滥加商人赋税,还不可以重开矿税,那么开财源不等于废话一句?又如何有银子来应对rì渐糜烂的辽东局势和即将到来的陕西大旱灾?如果没有充足的银子来赈济灾民,那么李自成、张献忠等流民暴动,只怕也会如期而至,届时内外交困,大明王朝想不灭亡都不行。

但朝野上下都不肯加商税和开矿税,总不能将手只伸向农民,那只会使流民暴动提前到来,这至关紧要的开源一事,恐怕如同千年冰山,难以开凿其分毫了。万历帝强行征收矿税,在文官们的笔下,便立即成为一个昏庸之至的帝王——文官直言得罪帝王,引颈待戮,之后却是青史留名;帝王得罪文官,看上去丝毫无损,之后却是遗臭万年!

朱由校既不想成为亡国之君,也不想成为遗臭万年的昏君,这原本并不矛盾,然而此时,竟成为一对互相矛盾的死结,不知道用何种方式解开。穿越的故事朱由校也听说过不少,怎么别人到了古代,要么就是纵横八荒睥睨天下,要么就是智慧超群玩转古人,要么就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换了自己回到过去,还担上了九五之尊的煊赫地位,怎么每走一步都是那么举步维艰?自己这个穿越者,未免也太无能了!

孙如游见天启帝闷闷不乐,也不再就税收问题多说什么,将话题扯到另一件事情上去,“皇上,工部早rì陈奏,原景泰帝陵寝荒废,若葬先帝于此,工部可省银一百万两,但礼部以为,先帝陵寝,事关社稷安危大明国运,岂可以一废陵而安先帝,望皇上定夺。”

能够省钱就行,社稷安危大明国运跟死去的皇帝葬在什么地方,有个屁关系,哪朝哪代的帝王陵寝不都是经过风水先生们仔细考核才决定下来的?可还不是有子孙不肖、朝代更迭的事情发生?

至于景泰皇帝的陵寝问题,朱由校也有所耳闻,前天工部的人已经提到过一次,景泰皇帝在位时在天寿山皇陵区域建造了自己的陵寝,但夺门之变之后,英宗废除了他的帝号,废弃了他的陵寝,将他以亲王礼葬到了běi jīng西山。景泰皇帝给自己选择陵寝的时候,一定也经过风水考核,在这方面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景泰帝废陵,亦是风水极佳之地,且如今皇考皇祖接连驾崩,实属非常之时,皇考在天之灵,亦当谅朕苦心,立即着工部于景泰帝废陵建皇考陵寝,着礼部议定寝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