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入门(1/2)
李康开完气功学术研究会以后,就回去了,而元玉却变得忙碌和充实起来。
元玉读的是化学,因而白天忙碌在实验室,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准备博士毕业论文,到了晚上则是元玉的修炼时间。
开始的时候,元玉每天晚上都到梁师傅家里,参加集体练功。后来在自己宿舍听着李康留下的磁带自己练功,发现两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而且自己宿舍幽静,更容易进入气感状态,这样就不怎么去梁师傅家了。
元玉每天打坐都有气感,因而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体内的气的多少和流向。修炼之初,身体里面只有少量的气流。元玉可以控制这股气流的流动,但是由于严强没有在报告中讲明怎样控制这股气流,元玉只能自己尝试。
这股气流很听话,只要元玉用自己的意识指挥它,它就按照元玉的要求流动。元玉让它往下到腿部,它就到腿部。元玉让它到脚指头上它就真的到脚指头上。甚至集中到单个的脚指头都行。元玉曾经多次让其集中到右手的食指,想把其shè出,但是无论怎么尝试都做不到。这股气只是集中在那里,无法离开身体。
随着每天晚上的修炼,元玉发现身体内的这股气流在慢慢地壮大。严强的带功磁带虽然没有讲修炼功法,但是简单的收功方法,还是有的,就是每次练功结束都要把这股气流收入丹田,并起身拍打全身,把收不进去的气散掉。
元玉由于有强烈的气感,因而收功往往做的比较彻底,这样每次能够尽量多地把修炼来的气收入丹田。
由于丹田存放了这股气,这样元玉每次开始打坐,都会很快进入状态。只要把这股气,调出丹田,修炼就重新开始了。
在这种枯燥的重复打坐下,每天身体内的气团都会带给元玉新的惊喜。因而元玉打坐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
大约一个月过去的时候,元玉身体内的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多。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用一股气来形容了,应该叫一团气。这团气,元玉已经不能让其进入一个手指头。如果元玉让这团气往下沉,这团气可以充满两条大腿。如果让这团气集中在中间,它会充满整个身体躯干。如果让这团气,进入脑袋,那么它可以充满整个头部。
元玉没有功法,只能这样凭着感觉继续修炼。
有一次在把这团气调入脑部时,元玉发现自己的大脑竟然停止了胡思乱想,进入了一种不思不想的澄明状态。
等元玉从这种状态出来,元玉发现自己身上的气量增加不少。因而引起了元玉的思考。
入静,难道这就是入静。元玉只在电影和电视上见过入静的状态。记得有个老和尚入定,旁边的人扭他的耳朵都出不来。
回想起武侠小说中的闭关情节,元玉感觉自己好象抓到了什么。
前一段时间,元玉在打坐时,也曾试着让自己不思不想达到一种武侠小说中描述的入静状态。但是总有思考的念头产生,因而难于实现。
不过在这种尝试中,元玉倒是对佛家念的概念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尝试自己不思考时,打破这种状态的总是一个念头。比如,耳朵痒了,下面自己就会产生去抓的念头。人的大脑就是这样一念念的在思考。
难怪老和尚修行,要依靠念珠。念珠的确是个好东西,一个一个地数自己的念,等没有了念的产生,手不动了,老和尚也就入静了。
自从发现气可以帮助入静以后,元玉的修炼速度又快了很多。元玉每天晚上都是先将气调入脑中让自己尽快入静。然后在这种无思考的状态下,进入那种澄明的状态,直到自己从这种状态再出来。
引起元玉恢复意识的,大多是身体的感觉,比如说麻、痒、涨痛等,也有时候是外边的噪音。
这样修炼一个月下来,元玉身体里面的气已经可以覆盖全身。每次元玉把这团气调出来,它都能够覆盖全身,从而迅速进入入静状态,不用元玉再用取巧的方法了。
元玉盘膝而坐的方法也自然地从单盘进入了双盘。
所谓单盘和双盘的差异,元玉是从梁师傅家的功友那里知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