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484章 时不我待

第1484章 时不我待(1/2)

目录
好书推荐: 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 疯批美人在末世封神 纵横幽冥界 神豪:越亏越赚,我的产业遍布全球 隐婚后,傅总每天都想官宣 庶子不当 剑尊携美飞升,早亡原配气活了! 综武:人在北凉,八岁创仙法 重生嫡女杀疯皇城,病娇质子暗自宠 将军每天都在口是心非

第1484章 时不我待

九月中的时候,彰武郡的农人掘开了田埂,将灌渠内的水引入农田之中。

放眼望去,到处一片水乡泽国,颇有几分意趣。

“真是浪费!”庾亮走在田野之间,叹息道。

他在关西许久,深知水的重要性,尤其是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节。彰武郡竟然如此豪奢,若让关西人尤其是秦、河二州之人看到了,怕是要骂败家。

远处的土路上驰过一骑信使,往驿站方向而去。

庾亮扫了一眼,看样子是一站站接力,这速度就很快了。

所谓驿传,其实也要看等级的。

紧急军情,一般采用五百里加急甚至七百里加急,信使不顾马匹,全力奔跑,一站站接力,代价是不小的——主要是马匹损伤。

如果是一般的公函,那就要看情况了,不那么急的直接就给你派健步送信,慢慢等吧。

眼前的这个显然是三百里加急,够不上紧急军情的程度,但又比较重要。考虑到最近幽州、平州并无大事发生,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齐王给天子送的私信——有时候走驿传体系,有时候派私人信使,看样子齐王比较节俭,喜欢用朝廷的驿站免费送信。

庾亮收回目光,不再多看。

有些话他说过不止一次了,但太子与他意见不一,更有许多理由。除血脉兄弟情谊外,便是外界风评,以及辽东、高昌乃至乐浪、带方距离太远了。

他都这样了,庾亮还有什么好说的?

走过一段田埂后,庾亮看到面前一处农田的水已经完全退干,麦种已经破土而出,长出了碧绿的嫩叶。

“庾公。”从事中郎谢安走过来行了一礼,身后还跟着几辆马车,其中一辆载着大量文籍。

“抄录好了?”庾亮问道。

“抄录好了。”

“有多少?”

“彰武四县计有一万五千六百余户、近六万八千口,有水旱田亩七千五百顷。”

“真是不少。”庾亮啧啧了两声,道:“不查不要紧,一查就触目惊心。彰武远未到人多地少的地步,户口翻一倍亦无问题。”

“庾公英明。”谢安说道:“只需将靠海的沼泽、滩涂改一改,便可多出万顷良田。”

“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庾亮摆了摆手,道:“明日起行去河间,与王支汇合。”

“是。”谢安应了一声。

庾亮瞟了他一眼,笑道:“安石,你志向素来高洁,而今却做着俗务,如何?”

谢安神色淡淡,不卑不亢地回道:“昔大禹胼手胝足,疏九河,治水患。周公吐哺握发,制礼乐,定邦国,皆非俗务。今度田之役,实为厘清版籍,均平赋役,使民无偏颇之怨,国无仓廪之虚。志之高洁,岂在避世远俗?在乎明道安民耳。”

庾亮听闻,赞道:“此真知灼见也。民既安,可还有宗藩之患?”

“今上分封诸王于远疆,譬如植嘉木于四野,其根深则土固,枝舒则荫广。”谢安答道:“太子居东宫,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患者非远疆之木长,而在中枢之德衰。非四野之兵强,而在九重之信立。若使朝堂如春阳之煦,法令似秋霜之肃,远者怀仁,近者慑服,则诸王纵有参天之势,亦不过庭前松柏,添景致而壮门庭耳。”

说到这里,谢安掷地有声道:“沃其根,则枝不争肥;疏其渠,则流不壅塞,此为无患之道。”

庾亮听闻,抚掌而笑。

谢安石居然暗地里告诫他好好辅佐太子,若朝廷威信大著,国泰民安,藩王也翻不起浪来,最终成为拱卫朝廷的帮手。

这不是瞎恭维,大梁朝那么大的天下,数万禁军、十多万府兵,若朝纲素振,谁打得过?除非你自身烂到极点了,不然没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可能。

“妙哉,安石颇得我心。”庾亮笑道:“天下果如此,便不负陛下之再造山河之壮举。”

“今岁度田,徐、青、冀、司四州大体平稳,感念太子之德者不知凡几。陛下之志,当后继有人。”谢安说道。

庾亮笑着点了点头。确实,一切尽在掌握中,些许烦忧,根本不是事。

******

齐王的信件经冀、司二州密密麻麻的驿站体系,一路送到了洛阳,时已九月底。

邵勋又从钓鱼现场回到了西苑精舍之中。

他先看望了下王惠风,后者勉强对他笑了笑。虽晒着秋日暖阳,但生机在一点点流逝。

乐岚姬和裴灵雁也过来看她了,陪着王惠风说了许久的话。

她俩年纪稍小,气色却要好上许多,终日不是看书,就是散步,或在窗前修剪枝,悠然自得,生活比一直钓鱼的邵勋还要规律。

着女官将信件、公署拿到葡萄架下后,邵勋半躺了下来,一一览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