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众人诚服(2/2)
此时,那绿衣女子已经将手中的纷纷挂好,随即将最后一幅字拿出,眼中闪过一丝痴迷之sè,脑中还回想起刚刚在房中小姐看到这幅字的样子,状若痴呆。
只见她似乎有些不舍地将那字小心翼翼地抚平,然后轻轻的挂在那墙上,竟然仿若视之如珍宝一般,众人这时也发现了女子的不同寻常之处,随即纷纷瞪大眼睛往那墙上看去。
这一看,竟然恍若痴迷一般,一个个呆了起来。过了好一会才纷纷大叫起来,嘈杂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仿若巨浪一般,快要把这楼顶都要掀起了。
在人群中,那个仍旧端着一杯酒的瘦弱男子看着那墙上的字,竟然微微不语,眼中闪过一丝迷糊之sè,仿佛陷入回忆一般。
“看来天下之大,处处有高人啊!这般妙句,不出多久,便可流传天下了,怕是家中的那位小姐见到,会极为高兴的。”
那个被称为明叔的中年男子微微叹息了一声便说道,看着年轻男子的样子,微微摇了摇头。
那劲装的女子却是仿若花痴一般嘀咕道:“这么美的句子,不知道是哪位公子写出来的,我要记下,回家拿给小姑姑看,小姑姑定会喜欢的。”
包厢中,万九戈还沉迷在自己的那副字中,随即便被楼下的一阵巨响所惊,随即便听到身旁几人的惊呼声,只见他眉头微微一皱,便往楼下望去,却是看见众人皆是看着一幅字,神情激动,嘴中不住地大叫,难道?
迅速将目光投shè在那副字上,略扫一眼,顿时呆住了,随即立马往那下面的名讳一看,竟然是他,心中顿时猛地腾起一团火来。
只见那副字赫然就是杨烈写得那三个句子: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个句子正是杨烈生前最爱的,本是国学家王国维先生评论治学的境界的,但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境界,极其jīng妙,一直为世人所称赞。
第一句被理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以大见小。
第二句被理解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而第三句责备引用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jīng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zì yóu王国。
可以说,在杨烈看到那绸布上的问题时,脑中便自然而来地想到了这样三句话,尽管是抄袭之作,但不得不说,他是极为认同这样的判断的,而在他钻研国学的道路上,也正是这三句话一直陪伴着。
众人惊呼了良久这才发现竟然是一个叫做杨烈的人写得,但是几乎没人知道这位杨烈到底是何人,至少洛枫城没有姓杨的世家的。
杨烈看着身旁几人那得瑟的表情,心中顿时一阵无语,早知如此,自己就不写出来了,然而另一面却是暗骂自己真装,写就写了吧,难不成还能有人发现不成。
当真是三句话一出,天下顿无敌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