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二十年前(1/2)
() 那是二十年前,也就是九零年,当时我在道上也小有名气,一次,从一个人的线报消息,我知道在云南一个偏僻县城,可能有古墓,而且里面有一些及其珍贵的宝物,但是那座山有很多农民采药、砍柴凭我们这些淘沙的很难进入,我那是已经是一个小团伙的老大了,听了以后设定了一连环的计划,第一步就是利用一些关系混入考古所,再由团伙里一个叫“瞎子”的人来伪装一个古物被雨水冲出来的样子。瞎子是团伙中专门伪装盗洞的人,每个成组织的队伍中都有这样的人。
果然没过多久,考古所就接到当地农民捡到冲出来的青铜器,上面派我们前去找寻古墓的信息,也就是勘探古墓的位置,我们到了以后,就看到了农民见到的青铜器,这个时候我已经隐隐感觉到事情不对了,因为农民捡来的居然是一件青铜古鼎。
说着还用手比了一下古鼎大小,并没有多大,只有一个巴掌那么大。
又接着说:“要知道我让瞎子放的古物只是一些普通的瓷器碎片,用这么一件青铜古鼎来做诱饵,我是舍不得的,或许说我连这样的宝贝都没有。“
但是虽然觉得不对劲,我还是没有在意,只当是农民捡到了真正的东西,对此我还暗暗窃喜,因为这代表了下面确实有一个古墓。我们这个队伍都有年轻人组成,是没有机会下去的,可我对自己的身手很有自信,自以为可以在找到以后挟持他们下去。
但是很快这件事就出乎了我的预料,因为从当地农民的口中,我们知道了那个墓葬,其实是一个封印,就像归墟一样,但那个时候,是提倡科学的,何况由一个由大学生和老教授组成的队伍,为此我们还是决定去寻找这个墓葬。
但是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我们在接近墓葬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可怖的事。
说到这,他叹了口气,苦笑了一下:“其实这就是上天给的jǐng告,如果当时我们离开了,就不会有现在起的一切,你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可是现在却要为上一代人还债。”
我有些着急追问道:“到底是什么事,让你们感觉到恐怖?”
他摆了摆手,你别急“我慢慢的说”说着喝了一口水,放下抽完的烟头,又点起了一根烟,吸了一口后说道:“现在回想起来,我需要靠这玩意才能冷静下来。”
再吸了两口,我等的都不耐烦了,才张口说道:“当时我们看到那里,所有的树木全都干枯了,而且干枯的样子极其恐怖,是扭曲着的,就像有什么东西吸走了它们赖以生存的养分一样,最奇妙的是,靠近挖出古鼎的山洞树木才开始干枯,没靠近的就是一片生机盎然,我们队伍中那个老教授说:”这是一个风水极好的地方,一般这种地方,植物应该长得很好。”但现在这种景象让人不由得打个寒颤,那个农民也对这有些茫然,因为他们来的时候,这里和别的地方是一模一样的,但现在完全不同了。
我们后来决定还是去查看,当时他们觉得反正不用真正进入,而我这是也决定考察一下具体情况,如果不行,就和他们一起退回来。再等下次机会。所以我们还是进入了那个农民发现青铜古鼎的山洞。
说着他又看向我说道:“你知道在归墟和那个有青铜古鼎的墓有什么关系吗?
我摇了摇头“这件事也是我最想知道的”。
是队伍中的李教授告诉我的“大约三千年前,文王在岐山写出千古奇书《易经》那个时候《易经》分为三易,是《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但是现在留下的只有《周易》一本,另外两易失传。”
现在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连山》,《归藏》是在魏晋后失传,但实际在西汉时期,那时的史官并不知道《连山》、《归藏》的存在,只有民间有传说,反而到了东周,开始产生了两本易书。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所以现在很多学者认为这两本书是后来杜撰的,我们一开始也以为这样,后来李老头讲了一个传说,也属于野史传说,本来是不可信的,但是在我们后来在山洞中找到了证据。
又抽了两口烟那个首领抬头看向我:“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神吗?”
我没想到他突然问这个问题,皱了下眉回道:“我处于半信半疑的态度。”
他点了点头:“那还好,如果你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后面的故事也不要听了,听了也不会信。”
然后他又接着说道:“我提到《易经》是因为,和这整件事有很大的关系,你看过《封神演义》吗?
我点了点头
还没等我做出回答他就说道:“周文王文王出生在今陕西岐山周原古称西岐,后来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在羑里根据伏羲所画八卦写出了《易经》三本,本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含的,结果因为其泄露天机,引得鬼神惊恐,天地大乱,就在危机之时,周文王知道了天道怎可传以凡俗,故而烧毁《连山》、《归藏》,就要毁去《周易》的时候,天空放晴,原本震怒的鬼神都平静了下来,于是文王知道了“大衍五十,天衍四九”之理,大道给众生留了一线,故而留下了《周易》传承下去。也就形成了今天的易文化。但是那是有八个东西,或妖魔,或鬼邪,要借着这次机会逃离出来,当时有一位奇才,就是“姜子牙”。他借助八卦,写出了八种铭文,在华夏大地上找了八个龙气最为浓烈的地方,封印了下去。这就是归墟和我们去的云南那里所遇到的东西。就像前面说的一样“大衍五十,天衍四九”。封印不是永远的,当时候到的时候还是会一个一个跑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