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奥列金事件(2/2)
回程的卡车上,陈冀生坐在一堆虎骨上面。
看着顾雷钱买来的几十双高寒大头鞋,一脸的无语。
给顾雷的三千块,让他了个干净,他是照顾战友了,可十几个兜子,自己一个人也拿不了。
55式高寒大头鞋,对农村兵来说,一双就够了,多了没用,反而硬邦邦的大团结,对他们来说很有用。
顾雷问了,陈冀生的答复就是一倍半的价格收,既能替顾雷做个人情,也能照顾一下战友。
别小看几十块钱,这在农村是可以改变一家命运的。
居委会的赵姨儿说过,京郊一身衣料就能当彩礼娶媳妇了。
几十块,对家里兄弟多的兵来说,就能解决一家兄弟的媳妇问题。
虽说有心帮忙,但大多都是粮食产区的农村,陈冀生真是帮不上太大的忙。
只能想着方姐的方妮集团,让那边尽快的打开销路,丝茶,南北方的许多地方都能生产。
以外需拉动内部做产业调整,需要的是海量资金。
以目前港城六大佬的财力,前期支撑几年还可以,后期产量一爆发,就力有未逮了。
港城那边的地产集团,也要加快搂钱的步伐了。
说不定将来的方妮集团,会在资金规模上短期超过地产集团的。
卡车一路疾行,陈冀生的思绪飞扬,这次不是在下车的货站上火车。
三人还要去鞍钢,附近的林场有条铁路,可以接驳上煤矿的铁路。
路上三人只用倒一次火车,直接就能到鞍钢。
搭顺路车,也不是那么舒服的,林场的火车还好,只用吃炉灰。
煤场的火车一上,陈冀生当场就想下车,满载的全是煤炭,三人吃了小半下午的煤灰。
下车的时候,三人跟煤堆里钻出来的一样,黑乎乎的上了一节挂在货车尾部的车厢。
煤场附近的企业,跟鞍钢也多少有交流,顺路车也就变成了顺路的车厢。
在鞍钢的煤场,陈冀生跟老邱见面的时候,老邱也是目瞪口呆。
三人的样子,实在是狼狈,脸倒是洗了,身上还满是煤灰呢。
“我说陈组长,您这是下煤矿了?”
听了老邱的调笑,陈冀生没好气的扫了他一眼,要不是赶时间,他也不坐煤车。
算算时间,爪哇那边差不多要发动了,近期自己还得赶回四九城的。
“甭特么废话,报一下这边的进度,钱到位了吗?
看看能不能请附近几个省,重工业部门的领导来参观一下,大家交流一下经验。
咱们也捎带着拓宽一下财路嘛!”
听了陈冀生的说法,老邱的脸色一红,除了三大五中十八小,东北这嘎达还有不少小钢厂的。
蚊子腿也是肉,本着这样的想法,老邱的心里也立马有了生意经。
“成!就按这个来……”
跟着老邱在鞍钢的招待所洗漱完之后,陈冀生也跟鞍钢的领导见了面。
这次带队的领导依旧是熟人陈处,这倒省了陈冀生很多的麻烦。
坐下之后,陈冀生这边直接进入了自己的正题。
将石钢工人纠察队的作用一说,鞍钢这边也是顺嘴就答应了。
鞍钢的规模,至少是石钢的六七倍,加上铁产量,十倍有余。
规模大,也就意味着人员更多,有了一机部的文件,对于肃清钢厂的不稳定因素,没人会出口拒绝的。
有了陈冀生之前的提示,老邱这边开了口,话说完,屋里皆大欢喜。
陈处的脸上喜气洋洋,鞍钢的转炉改造进程过半。
如果能按照老邱的说法,拢起整个东北的钢铁产业。
各厂事前准备工作做好,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能上十几台转炉。
以一台八十万吨的钢产量算,那就是近千万吨,抛去各厂的产能差距。
折半成五百万吨,明年三四月份就能见到成效。
有了这样的想法,陈处自然支持,而且忙不迭的去发电报了。
想要促成这件大事,单是一机部不够,必须向地方上求援,给予资金的扶持。
有了产能保证,即便是临时借贷别的厂的资金,也是可以的。
五六个月的时间,这笔资金就可以还上,有谱的借鸡生蛋,谁不敢干?
陈冀生这边还是着重说着治安问题,虽说他年轻,位置也很低,但技术在手,就是说了算的一方。
陈冀生想要借机编织一下钢铁业的铜墙铁壁,但四九城那边不给他时间。
草草的画了一个大概,陈处那边却着急忙慌的赶来过来。
“陈组长,一机部急电,你必须马上回京!”
听到了陈处焦急的语气,陈冀生也知道这急电不是一机部发的。
爪哇事发了,场面肯定相当的混乱,这份急电不是总揽的那位让发的,就是外交线上的急电。
歉意的对大姐大笑了一下,陈冀生也不忘安排老邱,借力鞍钢给搜集虎骨、豹骨。
这才坐着陈处的车准备出发,陈冀生本想做飞机的,这样速度快一些,晚上之前就能回京。
却被陈处直接拒绝了,他拿着急电,一个字一个字的点给陈冀生看。
急电上明明白白写着,急电陈冀生同志,接到电报立即坐火车返京。
这让陈冀生的心里,忽的生起一股暖意,不用问,这是总揽那位的电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