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87章 赈灾

第87章 赈灾(1/2)

目录
好书推荐: 国足再见!我有开局进球卡! 强吻女帝后,她来现实砍我了 我有百倍修炼速度 长生从炼丹开始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唱出元代青花瓷,我的音乐能成真 荒野大镖客的故事 聊斋:贫僧超度成仙 人在雾隐村,从叛逃开始 诸天大联盟群聊

第87章 赈灾

赈灾设施既然已经建出来了,那么朝廷的旨意一到,各府州县自然是马上就开始了对当地灾民的赈济工作,朝廷拨下来的粮米是早就运到了的,就存放在延安府,由朝廷派来的锦衣卫们看守,具体调拨则要由专职前来负责赈灾事宜的户部官员,根据陕西布政使司境内各府州县的灾情进行分配。

按照朝廷的要求,每一粒米的去向都要有明确的账目记录,而且朝廷还安排了锦衣卫在当地明察暗访,监督各府州县的赈灾情况,对于胆敢贪墨赈灾钱粮的官吏,可以格杀勿论。

朝廷拨下来的这第一批二十万石的粮米,虽然分到各府州县便不多了,但是也足够支应一段时间的,对此朱天启也是算过一笔细账的。

按照明朝百姓的食米情况进行估算,每人每年食米数量约为三石半,小孩儿则要折半,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的话,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平均食米总数约为十二石,也就是说,这二十万石粮米足以供一万六千多个五口之家一年之需。

陕北的灾民自然不止一万六千户,然而朱天启也不是要用这二十万石粮米支撑一年,只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第二批粮米就能运到,若是按月算的话,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则只需一石粮米则足够了,二十万石粮米就正好可供二十万户灾民所需,分算开来就是一百万人。

当然,这是按照大明普通百姓的标准进行计算的,食米数量也是以“吃饱”的情况来推算的,若是仅仅保证灾民不被饿死的话,二十万石粮米可供应的灾民数量还可翻倍。

但是即便如此,朝廷输粮赈灾,也只能在灾情前期发挥较大的作用,若是到了灾情扩大到了一定程度,灾民数量达到了千万级,这些粮米可就是杯水车薪了,因而还是要鼓励灾民们“自救”。

所谓自救,自然就是前面所说的两项举措,由朝廷介入,强制农民们种植谷物一类耐寒耐旱的作物,鼓励百姓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虽然天灾不可逆,但是还是要奋力抗争,尽量地去争取能够多收获一些粮食,避免出现绝收和断粮的情况。

对于陕西布政使司的情况,徐光启之前也早就向朱天启详细说过自己的想法,所以如今朱天启的命令一下,他便很快地把方案拟定了出来,呈给了朱天启,朱天启自然是马上就让王元宝去批红盖印,把事情吩咐了下去,火速把旨意发往了陕西布政司。

毕竟要说寒灾和旱灾,山西布政使司、河南布政使司、山东布政使司,甚至就连京师也都是有的,而且也在闹饥荒,也有相当数量的灾民流民,为何朝廷要唯独对陕西布政使司这般重视、这般偏向呢?

可是关于此事,朱天启也确实没有办法跟他们解释清楚,他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自己手里有史书,知道接下来会发生连续数年的大旱,陕西的灾情如果得不到遏制,将会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继而席卷中原,对大明朝的统治产生威胁之类的吧?

而且朱天启也懒得同他们解释,毕竟这事儿不管东林党和朝中的百官如何不理解,如何不支持,自己都是要做的,而且自己也是能够做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赢了圣杯战争,结果这是虚树宇宙 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 华娱:从画心开始 斗罗绝世:只会炸环的我全是操作 认亲后,误入黑道家族成团宠 总华探长死了,我是港警一哥! 我的道侣能有什么坏心思? 真千金恶毒?但太子爷他老婆脑啊 错良缘 同时穿越:继承万界遗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