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三个条件(1/2)
第297章 三个条件
出兵之前,李耀也从北宫离,樊稠口中得知详情,原来刘焉早在十天之前,便是逃难似的带人跑到成都。
至于原因,好像因为绵竹府库意外失火,大量珍贵宝物全都毁于一旦,这被当做不祥之兆,所以匆匆忙忙南迁。
樊稠郑重的说道:
“我们做了充足布置,就算刘焉派遣大军前来讨伐,我们也能抵挡很长一段时间,但没想到,不但不来,反而跑了!”
北宫离遗憾的说道:
“我在蜀中的时候,还打探到刘焉麾下有一支精锐的东州兵,正想跟他们交一交手,谁能想到刘焉根本不敢把他们派出来,胆小如鼠,缩首如龟,就像没有这东州兵的保护,他就会被刺杀一样,他也只有这点气量!”
李耀也是想不明白,刘焉怎么这个时候,昏了头的逃往成都,一仗不打,一矢不发,好歹抵抗一下,表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然后等城破的时候,再被属下意外“敲晕”,“被强行的”带到成都,如此才能更好凝聚人心。
不过刘焉跑了也就跑了,这对他们也是好事,李耀不想耽误时间,就跟北宫伯玉商量之后,带领七万大军,直扑绵竹前面最后一座坚城,梓潼。
至于刘虞,他的意见并不重要,作为大军的吉祥物,该出场的时候才会出场,不该出场的时候根本就没人听他的。
梓潼城下,李耀做出相应安排,三面围城,只留南面一条生路,但他已经派出张济,前去设伏准备劫杀,或许能够逮着大鱼。
这个时候,就是刘虞该出场的时候,刘虞不忍一旦开战,双方都是血流成河,本着能怀柔就怀柔,能劝降就劝降这种心态。
就在鲜于辅,鲜于银护卫之下,前去城门位置,看向城头大声劝说:
“城上的人听着,我是朝廷太尉刘虞,如今我朝廷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马上放弃抵抗,开城投降,还能得到宽大处理,我一定会上奏陛下,为你们求情,让你们赎罪,万万不可一错再错,此时投降,尚有余地,开战之后,再无情面!”
朝廷太尉,朝廷大军,不知道是这两个词起到作用,还是因为刘焉南迁,导致他们心生惶恐,军心不稳,民心不稳。
梓潼城头吵吵嚷嚷,就在一阵喧闹之后,那道大门竟然真的打开,梓潼太守,郡丞,郡尉,亲自出城,来到刘虞身前乞降。
这刘虞的面子,还真的是不小,他接受了三人投降,能不打仗,这样最好。
最后,李耀派人接手城防,没有假意投降,诱敌深入,再行设伏这种套路,毕竟李耀所派的人已经全面接手城防,他们就是想要反抗,都是再也没有机会。
轻轻松松拿下梓潼,这对李耀是件好事,但是李耀麾下那些大将,尤其就是张济,这次完全白跑一趟,心情可以说是相当郁闷。
休息一夜,李耀留下一定驻军,便是率领其余大军直扑涪县,涪县,只是一座小城,七万大军摆在那里,刘虞再站出来劝上一劝,加上有着梓潼这个正面例子。
再次轻轻松松,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涪县,这已经是大势所趋,李耀势大,刘焉势微,而且李耀代表朝廷,反观刘焉狼狈南迁,该怎么选,可以说是已经明朗。
休息一夜,再次留下一定驻军,然后率领其余大军直扑绵竹,原本只要打下这里,此战便是可以结束,但是刘焉已经跑了,现在绵竹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大大降低。
七万大军直接摆开,刘虞依旧上前劝降,但是这次城上的人,他是董扶,刘焉心腹。
董扶站在城头,看着城门口的刘虞,以及远处那似乎是看不到尽头的军阵,心中也是一阵动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