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襄阳危急(2/2)
窦建德叹道:
“我又何尝不明白陛下的苦心,只是眼看着大好时机不能把握,心有不甘罢了。”
三万骑兵绕来此地,沿途被不少乡野村户望见。
在檀溪设防以后,他又派出了斥候,想要知道正向襄阳进发的燕军如今走到了哪里。
由于守军主力都在檀溪防备所谓的武当之敌,城内如今只有数千守军,若是不立即告知太守萧玚以及郡尉,自己一个文官,仅凭数千人,如何守得住襄阳。
若是在塞外作战,崔澈直接下令将人杀死了事,但这里是襄阳,崔澈命人将这些人尽数绑了,封住嘴,带来了此地,留人看守。
此举倒也与杀人灭口殊途同归,隐藏住了燕军伏兵的行迹。
按照路程来推算,他们应该已经进入了襄阳郡内。
窦建德与刘黑闼年长薛收许多,却也不敢轻视了他,毕竟所谓监军,监视的不就是他们二人么。
“想必是崔逆得知张郡丞西进,担心后路,故而退回武当,守卫浮桥去了吧。”
信使前往檀溪的必经之路上,崔澈领着三万单马骑兵正埋伏于附近,之所以要求窦建德等到夜间才逼近襄阳,也是想要借着夜色,为他的伏击作掩护。
崔澈是故意让二人摆明阵仗,恐吓守将,让守将往檀溪求援,从而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薛收虽然年轻,仅有二十一岁,但身为外戚的他,却是崔澈能够信赖的谋臣之一。
信使极力解释道:
“是真的!城东尽是燕军,我等瞧得一清二楚,不敢欺瞒府君。”
二人在投靠崔澈之前,就是至交好友,此后更是屡屡搭档,可谓是感情深厚,以兄弟相称。
哪怕窦建德与刘黑闼是幽州建义的元从,跟随崔澈也有十余年,但七万步卒交到二人手上,崔澈不可能不设置监军。
萧玚起初以为是武当的燕军,在神不知鬼不觉间,越过了檀溪。
直到刚刚,才有人前来禀报,燕军已经退回了武当,这让萧玚大为不解。
况且他二人原本出身贫寒,是崔澈引为亲信,一路提拔,才有今天的成就,自然在崔澈出现颓势之前,无需怀疑他们的忠诚。
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已经退回武当的燕军在时间上根本就来不及,如今只剩下一个可能,所谓武当燕军,不过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诱饵。
看似七万步卒都由二人掌控,但军中大小将领,皆敬服于崔澈,也是二人不曾生出异心的原因。
至于襄阳,一旦檀溪之兵覆灭,城内人心惶恐,再取襄阳,可谓是易如反掌。
襄阳东侧,窦建德指派麾下将士填埋护城河,他不无遗憾的对副将刘黑闼道:
“如今城内空虚,守将无备,本可派兵泅过护城河,趁着夜色袭击襄阳,必能得手。”
望着先后两批信使从官道上快马驶过,崔澈知道这是往檀溪求援的使者,便开始静心等待萧玚自投罗网。
“二位将军恐怕还是要鼓噪些声势,以免守将起疑,同时也逼迫对方催促檀溪守军加紧赶路。”
其余信使也纷纷信誓旦旦的佐证,燕军如今确实兵临城下。
郡将急切的提醒道:
“府君,如今不是考虑燕人如何绕过檀溪的时候,襄阳危急,还请速速发兵救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萧玚回过神来,不敢继续耽搁时间,立即下令撤离檀溪,回援襄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