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精、气、神】(2/2)
而这种感应性不断增强,又产生在大脑中,最终与大脑机能一起合成了具有分辨功能和控制身体功能的意识体,这就是神识,也可称之为后天识神。
然而提到神识,便又联系到了另外一个词语“元神!”元,有本无、根本、原始之义。元神是指与生俱来的禀受于先天的神气,与出生后由外景事物为心所任而逐渐产生的后天识神、欲神有着本质的区别。
《灵枢?天年》中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意思便是说父母媾精结胎成形之后,神气舍心才产生生命,此神为出生前尚未被后天所染之神,故当指元神而言。正如《性命圭旨全书》所说:“父母媾精之后,一点灵光……元从太虚中来者,我之元神也。”
再如在修练时,人体处于恬淡虚无的境界,此时呼吸绵绵,若存若亡,无思无虑,飘飘欲仙,恍恍惚惚,这一状态便是元神所现。
一般情况下,元神只进入人体中。人体的神识却是产生在大脑中,它能够以意识力控制大脑机能,从而控制身体行为。元神来自于身体之外,是高能灵体,比神识的意识力强大。
但是,识神是大脑机能与知识信息合成的,当识神的意识力非常强大时,大脑机能和身体行为完全由识神控制,元神与大脑无法沟通,挥不了灵性作用。由于元神是高灵意识体,具有灵性,而识神只是意识体,没有灵性,当大脑完全被识神控制时,思维就缺乏灵性。有时候识神活动太累歇息一会儿时,元神得以接触大脑信息并控制大脑,就会出灵性意识,这就是人们感受到的“灵感”。
元神随胎儿一起来到世间,封闭在身体内,不能直接接触事物,也不懂事物属性,需要身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大脑中储存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元神才能对这些知识和信息作出灵性判断。但是,大脑在积累知识和信息时又会产生意识,因此在意识没有形成前是元神在控制大脑,由于知识和信息太少而出现行为盲然,表现为行为幼稚,在知识和信息积累起来后识神又形成了,阻碍甚至控制了元神与大脑的沟通,表现为意识加强了,但是灵性减弱甚至丧失了。这就是元神会迷失的根本原因,所谓的“书呆子”便是缺乏灵性的典型的意识行为。
意识会产生和控制人的情感和**,当人的情感和**很强烈时,意识会被玄晕,严重时会丧失意识和理性。元神在意识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时,对情感和**没有控制力。当元神恢复对大脑和生命行为的控制时,元神有能力控制情感和**。但是,元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的前提条件是灭掉意识,掌握生命控制权,这需要经过生命修炼才能达到,这就是千年来人类存在生命修炼现象的根本原因。
而如今的云飞,在阴错阳差之下与那女子进行了灵魂双修,让自己的意识转变为神识,这其实便是因为生命修练后,元神逐渐掌握了生命控制权的原因。
意识与元神,一个为先天存在,一个后为天形成,可以这样比喻,元神是主人,意识是客人,但意识却是反客为主,占据了主人的房间,并维持着生命的运作,这就好比是让别人来驾驭自我。想要夺回生命的控制权,元神就必须分神化气!而这一点,便是道家中所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之理。
这里所说的“精”并非狭隘意义上的精,而是指人体从口、汗毛孔以及身体某些穴位摄入到体内一切物质中所提取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而“气”是指真气,“神”指的便是元神。将“精”最终转换到“神”便是让元神重新掌握生命的一个过程。
这一点,其实在武道之中同样成立,就比如从内劲其到先天之劲,便是是一个“精”换至“气”的过程。通过修练,武者将从外界,包括空气、食物等等渠道中获得的精气收为已用,最终转换至后天之气,后天之气与先天之气最终合为为一,便是精气转至真气的过程。
而先天之境,是不停吸收天地能量,将天地灵气转为已用,壮大先天真气,这便是一个炼气化神的过程。按这般推理,似乎先天之上的境界,便也是不言而喻!
云飞意识的变化,其实便是一个由“精”蜕变至“神”的过程。这其中,跳跃了“气的存在,无疑便显得有些不符合常理,而这个原因,也许便是因为他修为还没有真正达至先天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