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华语电影导演第一人(2/2)
章昊和他的电影,在上面看来,就是重新建立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当然,国际舆论的争端无法影响《火星救援》,bbc是英国媒体,但bbc的恶意评论丝毫没影响到《火星救援》在英国的票房。
欧洲首周3779万首周票房,英国市场就贡献了四分一票房。
可以这么说,好莱坞影片在英国上映,差不多也就《火星救援》这个成绩了。
而受到bbc和《纽约时报》大规模恶意差评的次周,《火星救援》欧美市场票房仍然坚挺。
北美次周七天砍下5924万,不敌《x特遣队》,继续位列北美周票房亚军。但两周加起来的成绩,使得《火星救援》北美票房达到1.15亿美元。
章昊凭借蝙蝠侠电影所获得的号召力,在《火星救援》这部影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如果《火星救援》是一部烂片,是绝对不可能连续两周都维持这么高的票房幅度。
而影片一旦达不到院线的预期,就会被强制下档。
除了华纳影业给院线联盟做的公关工作之外,也与院线联盟信任章昊这两个字有关。
如果不信任,估计《火星救援》在北美开画院线都达不到五百家,很快就因为影响力和宣传不够而下画。
除了在北美创造的好成绩,欧洲第二周也拿下4213万的票房。
这里面bbc还帮了点小忙,众所周知,法国人一直看不起英国人的审美,认为英国人就是一个混混,完全不懂艺术。
于是当英国媒体bbc居然大力抨击一部华语科幻电影时,很艺术的法国人就非要看看影片是什么样子的。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居然还很惊喜。
最重要的是,《火星救援》当中的喜剧元素,完美get到法国人的笑点。于是《火星救援》不出意外,在法国迎来收获的一周,成为欧洲的主要票仓。
加上其他地区次周砍下的875万美元,以及亚洲地区票房的继续累积,使得《火星救援》顺利突破十亿大关,来到10.14亿美元。
当《火星救援》突破十亿美元的那一天,几乎可以说是华语电影圈的狂欢了。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票房破十亿美元的华语电影,《火星救援》也成为全球第三十一部票房破十亿美元的电影,也是唯一一部十亿票房俱乐部里非好莱坞出品的电影。
种种彪悍的成绩,注定着章昊的辉煌,他耀眼的成就晃得所有人都睁不开眼睛。
除非这时候有人能拿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否则现在章昊就是毫无争议的华语电影导演第一人。
破十亿美元的当天晚上七点,新闻专门用了两分钟时间来报道《火星救援》所作出的成绩。
这个成绩也刺激了股市,天幂影视制作公司没有上市,但是和天幂影视制作公司合作的博纳,光线,还有企鹅影业的股票开始上涨,市值飙升。
不光如此,也因为章昊的成绩,让更多的资本看好电影这块产业。
这可是十亿美元啊,抢银行都没有这么快,章昊和他的合作伙伴直接用邮轮装钱了。
这让其他资本公司羡慕嫉妒得眼红,同时更加疯狂的投入到电影市场中来。
甚至看到章昊在海外的成功,许多资本和电影公司都计划开始海外的发行。
首当其冲的,就是预定在国庆档期上映的《尚海堡垒》,甚至制作公司就已经计划制作续集了。
可以说,在大量利益的刺激下,所有人都红了眼,疯狂,甚至拼命的挤进电影这个行业。
不光是资本,就连从业者,无数心怀梦想的导演,幕后工作者,乃至演员们,流量们都是如此。
章昊的母校北电,给章昊颁发了优秀校友的奖章,章昊也成为北电的骄傲,力压隔壁中戏。
而与之对比的是,今年艺术类院校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想当大导演当大明星的梦做得更多了。
对行业发展而言,这是有利的,毕竟这么多人当中总有一两个具有才华的导演或者明星。
但这种全民娱乐对娱乐业的向往,对出名的向往其实也是一种病态。
审美的畸形,对成名的病态向往,对作品的不用心,都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隐忧。
章昊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是章昊,他有其他人没有的机遇(指外星人)。
但其他人没有,总以为章昊能办到,自己也能办到。章昊能出名,自己长得比他帅,应该也能出名。
殊不知,在章昊每次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做了多少工作,背负巨大投资压力,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
就怕起来发现自己失败了,投资商跑了,公司倒闭了。
就算是抄过来的,能抄成功的,恐怕也没几个。毕竟,拍电影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当然,这个事情章昊就管不着了。
虽然现在的他可以说是行业领头羊,但不代表他就能指导行业如何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总有一天,它会回到应该有的轨道上来。
而现在,章昊只需要迎接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就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