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疑点重重(2/2)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看着化验员将钎子插进自家粮袋的人们,盯着化验员捏起几个麦粒放在嘴里咬上一下,很轻松地便断定小麦的干湿,拿捏不准时,才倒进那台盒装的仪器,测量出小麦具体的干湿度,根据干湿度判断粮食干湿的程度,不合格的便挥挥钎子道:“去晒完再来验!”几乎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于是便引来一阵吹嘘,尽管来时专门晾晒了一天,化验不合格的人们却依然如得了圣旨一样不敢有丝毫违抗地拉到大马路上,或是在粮所院里的水泥地上晾晒上半天,然后凑热灌入袋中,再重新排队,等待化验。
排的队再长,等的人再多,那化验员总是从容应对,不急不忙,粮仓过磅的几个人也是应对自如,按部就班地仔细叫喊着磅上的斤数,旁边的开单员再记录下来。穆珍曾不止一次想过,这么多人排队,难道就不能多开几个仓吗?穆珍为此曾听到粮所人员解释为粮所人手少,无法同时安排那么多磅秤,现在看来,一个粮所百余人,照这个数字,就是同时开五个仓,也不缺人手啊!这么多人,都忙什么去了呢?
穆珍听天成叔提到饲料厂的事,特别关注了一下,这饲料厂虽有百十人,效益还是不错的,仅仅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就租赁经营吗?
食品厂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食品厂正在进行开拓创新,准备新上生产线,却为何短短三个月后,又因资不抵债,达到破产的程度呢?
还有更可笑的,一个小小粮店,总计不足十个人的单位,一个月的招待支出竟然高达两万元,按照饭店十个人二百元的标准计算,每天都要接待上三桌,这种标准在乡镇上已经是不错的标准,这么多的招待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穆珍越看越糊涂,越看越闹不明白,这粮食企业是怎么了?简直是个怪胎,竟然闹出这等糊涂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