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215章 贱妾(2/2)
“奴婢与宋府的一个侍女打听了一下,听说徐姨娘在宋府的日子不大好过。宋太太不过问几个儿子屋里的事,宋三奶奶忌恨她早前与宋三爷的事,更是拼命的折腾,半夜三更的也要把她叫起来,让她去浆洗衣衫。”
卫玉的死成了徐兰香心头难以弥合的伤痕,又何尝不是徐宜人的痛,她可是亲自看着那孩子出生的,却突然就没了。虽说是个女娃,可徐兰香和卫成宝贝那孩子得紧。
宋三爷的大姨娘道:“徐妹妹,昨晚你弄那么大的动静作甚?到底是被顺郡王调教过的,与我们就是不一样。还当你是什么官家嫡女么?我呸,与我们还不是一样,都是爷的妾。”
她怎会
徐宜人娘家弟弟给洪四订下亲事后,留下洪四在卫宅陪徐宜人,自己带了妻儿先回南河县,见自家的良田有了,新屋也快建好了,赶着回家收拾东西,迁往张家镇安家。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穿着一袭桃红色的衣裙,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娘,你要再敢把我嫁给张大……”
徐宜人淡淡地扫过徐兰芝,没有看她,眼里冷若寒霜,她低头看着这张一千两银票。
既然温彩是个好命格的人,他就多加看顾温青兄妹就成,他日温青兄妹便是他最大的依仗。他相信以温青兄弟的重情义的性子,若是自己遇上难处,他们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许给别家,弄不好还得给一笔嫁妆。卫成夫妇许诺的五百两银子嫁妆算是折进去了,难不成她还得动自己的棺材本,徐氏离开京城给她留了一千两银子做贴己,可千叮万嘱地交代过徐兰香,是不许把这钱给徐兰芝当嫁妆的。
*
只是她还这么年轻,便要这样一辈子终老么?看着宋都督的那几房侍妾,徐兰芝有些后怕,害怕如那几位姨娘一般走过一生,更害怕自己的儿女也如她们的儿女般卑微。
一千两,宋家都可以买一群美貌丫头了,能出这个价也算是对得住徐兰芝。
她想,她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了。
没有尊严,没有体面、没有光鲜,有的只是那一双双异样的、瞧不起她的目光。
六姨娘接过话道:“婢妾听人说,谢良娣有孕之后,被皇后娘娘接到凤仪宫休养。皇后娘娘发了话,要她产下孩子后才回太子府。”
宋夫人止住她的话:“以我的猜测,定是徐兰芝又惹了什么事?否则她母亲怎会亲自上门,提出把她许给你为妾的,这件事我与徐宜人提,若她同意便成,若是不同意……”她一脸肃色,“听我的,这全京城美貌的女子多了去,江南官商勾结案,可有不少罪臣女被贬为官婢,回头娘替你买两个美貌来的侍候。”
五百两!若还是她们在镇远候府时,的确不算什么,可现在的徐家今非昔比。
徐宜人收不收是她的事,但宋三爷还是照礼备了礼金,有了这礼金就等徐宜人把徐兰芝卖给宋家了。
张家撤诉,官衙放了徐兰芝,在牢里呆了几日,虽没吃甚苦头,可浑身都长了虱子,又痒又难忍。接她出狱的是徐宜人与徐嬷嬷二人,徐嬷嬷早早在客栈定了房间,又备了干净的衣裙,徐宜人让小草看着徐兰芝沐浴更衣,又亲自给她梳了好看的发式。
温彩知晓是温青在太子面前说合,才替梁氏的父亲梁和裕谋到了江南的实缺姑苏知州一职。
宋三奶奶跟了进来。
温彩知晓其间的关键,“对于乡下庄户人家来说,五百两银子的嫁妆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有多少人家连五钱银子都拿不出来,卖掉一个妙龄姑娘也才五两银子。”可见张家人同意这门亲事,原就是冲着徐家给的丰厚嫁妆,“这件事,重点在嫁妆上,徐三过门定不会好好过活日子,谁晓得往后还会闹出什么事来。”
六姨娘、七姨娘侍立在侧,七姨娘更是殷勤地给温子群添茶递水。
“我……我不想卖女儿。”
温子林暗恼:他几时说过这话?一直想挑从族里挑美貌小姐过继的是他好不好?竟往他头上推。
她的人生在这一天之前是光明灿烂的,从这一天之后便是晦暗的。
徐兰芝欲哭无泪,她未曾想到,有一天母亲也会放弃她,二姐更会不再理她,她怎就落到了今日的地步,变得一无所有,连亲人也背弃了。
大女儿远嫁西北,这余生能不能得一面尚且难说。
什么时候,温彩在温家说话有如此份量了?
宋三奶奶勾唇一笑:“要是徐宜人愿意,我愿出五百两银子。”
温子群笑了一下,“我们两房没有,西山县温氏族里可还有不少,族长写信来问了此事。族长的意思,温氏一族里光鲜体面的就我们两房,想从中挑两个优秀的小姐,过继到我与你二叔名下。”
梁氏接过话道:“你们原是外地人,得与当地人结亲,才能站稳脚跟。我倒觉得妹妹这主意不错。”
不就是一纸《卖身契》,两家都为此拗上了,宋三爷却有更好的法子,可以顺遂地纳徐兰芝入府,至于其间的手段与过程自不在话下。
“宜人又何必纠结于此。”
徐宜人心疼,“我这就使人去南河县庄子上问问我兄弟的意思。”
贱!她徐兰芝还真是贱,体面小户人家的妻不为,偏做了他的妾。
徐兰芝心下一阵后怕,“娘,我不是故意的,我当时就是气急了……”
兄弟都不忘经营自家的荣华富贵。
徐兰香寒了心,徐兰芝得多怨她,才能对个三四岁大的卫娇姐儿下如此狠手,一脚就把孩子踹得没命。
她只是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女子,还是宋家三房的侍妾,但凡是主子,不,就连是庶出小姐都可以给她摆脸色。
徐宜人坐在一边,看着淡施脂粉便有几分姿色的徐兰芝,她是迫不得已呀,原想替徐兰芝谋一段良缘,偏徐兰芝主意太大,不肯听从她的安排,“兰芝,你不能再回卫宅了。”
冷家的背后是慕容悰,此人心狠手辣又疑心极重,且睚眦必报,不可忽视。
当然有差别,有娘家的妾,能与没娘家的妾能比么?
又两年后,徐兰香与卫成再生一子,这让盼女不得的徐兰香时常忆起卫玉来。直至若干年后徐兰香终于得了一个女儿,取名“小玉”,这才缓解了她的失女之痛。
徐宜人听温彩句句道来,倒颇有道理,细品之下却又不是滋味,虽然卫娇姐儿是个丫头,可徐兰香与卫成却是捧着手心里疼的,竟被徐兰芝那一踹就丢了性命。徐宜人不敢在徐兰香面前提娇姐儿的事,生怕又引得徐兰香悲痛不已。但徐宜人越发对卫成夫妇生出愧疚之心。
脚步沉重如山,身子却酸软乏力,她仿似一个没有灵魂的妇人,忘了离开家乡的路,再也寻不到归乡的途,落漠地站在客栈外的路口,看着繁华却让她觉得陌生的京城,她立时想到了动了胎气还在张家镇养胎的徐兰香,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她得回张家镇,得照顾卧床休养的二女儿。
她对徐家的人原就知晓颇多,再理了一下头绪,建议道:“徐宜人娘家可有适龄的侄女儿?若有,便让她续了这门亲,嫁给张大,至于嫁妆么,原是你侄女,你就照了早前的约定拿这侄女当亲生女儿一般嫁过去,想来张家也不会说旁的。”
作为丈夫,梁和裕能替妻子守三年也算是少有的有情有义。
宋夫人捧着茶盏,扮出饮水的样子。
她徐兰芝要为妾?
温青险些没跳了起来,他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做学问,小时候一听说背书就脑子一片空白,温彩半日能诵得倒背如流的,他三天也记不住。
她与母亲、二姐写了信,希望她们能入府来瞧瞧自己,可接连写出去的几封信均石沉大海。
不久后,梁和裕纳了一房京官小吏的庶女为妾,带着新姨娘前往江南赴任,而早前的大姨娘抬为平妻,做了大房的小太太,留在京城孝敬梁老太太。后来,梁小太太得晓是梁氏在梁和裕面前替她说好话,心生感激,越发对梁氏姐弟好,处处谨守本分,不让自己所出的儿女乱了半分规矩。
温彩冷声道:“我宁可温家人替朝廷、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也不想沾这些。祖母在世时,就常教导我们,以实力打拼出来的荣华,更得人敬重。父亲和哥哥近来若是时间多,不如在家修书立传,哥哥得闲也与父亲一起做学问,近来京城风起云涌,哥哥也少往那是非处凑,免得惹出是非来。
徐宜人只想早早把徐兰芝这祸害给打发了,只有徐兰芝出阁,家里才能过清静日子,温彩说的话有道理,若徐兰芝不乐意嫁入小户人家,这往后还指不定生出什么麻烦来,这回是徐兰芝自己求的,定要入大户人家不可,但徐兰芝是不能做妻室的,那就让她为妾好了。“是。”
“你用心些,就照着早前我教你的来。大/奶奶交给你的碧杏、碧樱两个你也要用心教。”
梁氏捧着茶盏,与其让后来者做小娘,倒不如是大姨娘,毕竟大姨娘是她亲娘的陪嫁丫头,一直对她们兄妹不错,要是抬了大姨娘的位分,大姨娘是会领他们兄妹的情分:“父亲抬了大姨娘的位分吧,让她做平妻,你另纳一房贵妾到任上,身边也好有个照应。”
温子林打趣道:“侄女这话太直,却有道理。”
双双道:“她有武功,怕是不肯就范呢。”
“徐兰芝早前与顺郡王之间的瓜葛满城皆知。我们宋家的侍妾更得安分守己。”
可是,徐宜人的心还是一直揪痛,一下又一下,疼得无以复加。三女一子,她对徐兰管的疼爱,一点不比对儿子徐兰成少,可是徐兰芝却给她惹了这么多的麻烦。
第215章徐兰芝的结局
徐兰香的肚子里还有徐家的孙子,一个会姓徐的孩子。为了孙子,为了她的余生,她必须做出决定:从此后,她就全当不曾生养过徐兰芝,一心一意与二女儿徐兰香夫妇过日子。
事情怎就到了这地步,大姐远嫁西北,临走时只留下对她的无尽怨恨。二姐的女儿没了,一生也无法再原谅她。
“为……为什么?”她脱口而出。
“我会劝说她们,徐宜人择日把人抬入府。”
她也是死了心吧!
梁和裕去江南任职前,来镇远候府与梁氏商议“近来有人与我提了亲事,秋月,你看我是续弦还是纳妾?”
她一阵苦笑。
宋三奶奶气得咬牙,即要纳徐兰芝,还想着要纳江南罪婢为妾,真真两不落下。
宋夫人道:“若你不同意,我们只好说抱歉。来人,送徐宜人!”
出了客栈,宋三爷纵手一推,徐兰香跌坐在小轿里。
宋三奶奶忆起徐兰芝,只有满腹的厌恶,“儿媳不是不懂事的,已替三爷纳侍妾、选了美貌通房。旁人过门皆成,但这徐兰芝不行。”
到了现在,徐兰芝还不知悔改,颇让徐宜人失望。
温彩微眯着双眼:“江南官商勾结案,连京城有不少朝臣都被牵连。思过候府自有太子的人盯着。”
冬葵近来甚忙,温彩没有久留,吩咐了几句着她退下。
这件事温彩也听人说了,这两位良媛一个是江南大都督贺兰绝之女贺兰雪,还有一个是姑苏周家之女周素兰,二女之中尤以周素兰更为得宠。
徐兰香的肚子不负徐宜人的期盼,第三胎再得一男,取名“徐松”过继到徐兰成名下为子。徐宜人得了孙子,有了寄托,整日围着徐松转。
宋三爷抱拳一揖,拿着个锦囊道:“徐宜人,这是礼金,还请收下。只是……”
徐兰芝讷然,“四么?”不是她嫁给那个庄稼汉子就好,“娘,我们什么时候回张家镇?”
徐嬷嬷毕竟是过来人,欠身一拜,道:“还请郡主替我家宜人出个主意,这张家又当如何处置?”她老了,是要靠徐兰香夫妇过活的,还有她的儿媳、孙儿也是卫宅的下人,徐嬷嬷道:“不瞒郡主,我们遣了中人前去说合,张家不肯解除婚约,扬言说要娶三小姐过门,还说要嫁妆等物如数进入张家门。”
徐宜人在许久之后给她捎了一封信:徐兰香还是不能原谅她无意间害了卫玉的性命。卫成回了京城,但卫成似乎从不提徐兰芝的名字。徐宜人现下正巴巴地等着徐兰香生下第三胎儿子,因为这孩子将会延续徐家的香火。
温子林早前与董氏就商量过,一说要过继,董氏就吵嚷嚷地建议过继她娘家的侄女。温子林险些没被董氏给烦死,只得承诺自己不会过继。
“让他进来。”
温彩这话说得温子群很欢喜,若温彩在雍王跟前说上两句好话,比旁人走门道几十万两银子还来得好。
他眸子一亮,想到上回答徐兰芝从他手头逃脱,年少时的一片深情竟被徐兰芝给玩弄、欺骗,他岂有不忌恨之理,“做贵妾么?”
宋三奶奶骂:“贱妇!你是不是想烫死我?这沏的什么茶,自己试试!”话未落,一盏滚烫的茶水就扑在她的身上,虽穿着冬天的寒衣,可还是能感觉到那茶水的滚烫。
宋夫人看着宋三奶奶,“你媳妇儿哪里不好?无论出身、容貌都比她好许多。你要她入门,我可以同意,但是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
她欲推开宋三爷的手,他却死死地捏住不放,“贱妇,你还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小姐么,你是爷的侍妾,是玩物,哄爷高兴了,爷明儿着人给你做一套新裳。”
“母亲请讲!”
徐宜人应了声“好”,“待我挑了日子,把人送到客栈再与宋三爷联系。”
她想反抗,可宋三爷废了她的武功。
这才是让徐宜人最为难的地方,“兰芝若不应,他们就不会放过兰芝。”
双双见无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徐氏远嫁西北,徐兰芝做了宋三爷的侍妾,那……这冷家人……”
温子群道:“顺娘且坐。”他笑得灿烂,因着温青兄妹争气,连带着温子群这半年也跟着风光起来,“听说太子府的谢良娣怀上了,前儿太子纳了两房良媛,又传出话来,三日后太子要纳两房侍妾,这一个是晋陵先生的族侄女,还有一个相传是金陵一个秀才的女儿。”
侍妾不就是玩物,她却选择了这一条路。
上回议事,
温彩舒了一口气,徐兰芝与顺郡王之间有牵扯,徐兰芝这一辈子都休想在宋府翻身了,她虽未让徐兰芝死,此生徐兰芝休想如梦里那般给她添堵为难。
想拿住她的卖身契,我应了!”转而又是一笑,“刚才母亲说要替儿子纳一房江南罪婢为妾,儿子但凭母亲做主。”
“这……”梁和裕是想娶年轻美貌的小娇妻。
宋三奶奶的陪房道:“徐宜人,这个价儿够高了。江南官商勾结案可有不少被贬官婢的官家小姐,这一个才貌双全的都才一百二十两银子……”
两名小厮抬了徐兰香的箱子出来。
徐嬷嬷迎了过来,问明了原因,轻叹一声:“这各家的妾,大多都是买进府的。”
徐宜人一阵错愕,“要我……把兰芝卖与宋家为妾……”
温彩道:“徐宜人,既然徐三小姐不想嫁入小户人家为妇,不如依了她,找一个愿意纳她为妾的大户人家,将她嫁过去为妾。你若不依她,以她爱闹腾的性子,指不定还会生出什么风波来。徐大姑奶奶远嫁西北,能照顾你老的便是这卫奶奶。徐宜人,这孰轻孰重,你还得分出个主次来,否则寒了卫奶奶的心,他日你老了,可靠谁过活?”
宋三爷哈哈大笑,“李兄的提议不错,兰芝,下次我们在马背上入一回如何?”
宋夫人面露惊色:“你要把徐三小姐许给我家三爷为妾?”
徐兰芝惊呼一声:“娘!我不要嫁入宋家,娘……”
梁和裕谋到了差事,梁家与镇远候府走动得更勤了,尤其是梁氏的两个叔父、婶娘,知梁氏有了身孕隔三岔五地就送些可口的食物过来。梁家老太太年纪大了少出门,却每次都让两个儿媳送些东西过来,两房太太回头到梁家,还得与梁老太太汇报梁氏在镇远候府的情形。
我往后也不靠你养老了,我就与你二姐一家过日子。郎中说,你二姐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男胎,待生下这个孩子,他就过继给兰成为子,名字我都寻张家镇的张瞎子取好了,叫徐松。徐家的香火不能断啊!
温子群也是心动了,不为旁的,就因为周家因出了一个贵妃,周家就得了长宁候爵位,“顺娘说得是,我也是这么与你二叔说的。”
一个婆子过来要送徐宜人离开。
她若靠徐兰芝养老送踪,这也不现实,徐兰芝就是个惹事的主,能消停下来她就阿弥陀佛。
温彩从江南归来后,温子群看她便与以往有些不同,若遇大事,会请她与温青过去议事。温彩则会道“嫂嫂是个有主意又看事细腻的人,把嫂嫂也请来。”次数多了,温子群知温彩看重梁氏,也给梁氏几分薄面,少不得请她一道来商议。
梁氏与温青进了厅。
经过几日的周/旋说项,张家人松了口,撤回诉讼,徐宜人给张大出了五十两银子的医药钱,又把娘家侄女洪四许给张大为妻,待过两年洪四及笄长大再与张大完婚。张大见洪四的性子比徐兰芝更为温顺,倒也乐意,因两家是亲戚,不好闹得太大,各退一步。
温子群原对儿女情感淡漠,现在对温青兄妹好,大部分的因为是他们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想着儿子是镇远候,任北军都督一职;而女儿又是准雍王妃,身边父亲有这样出息的儿女,也算是莫大的荣耀。
宋三奶奶狠咬着下唇,这事偏巧不巧,正要打发了徐宜人离开他就回来了,指不定是谁给通风报信了。
“你三舅把四许给张大了。”
“郡主,百足之虫僵而不死,还得防备冷家。”
“瞧瞧,出门了一趟,反倒是瘦了,都是待嫁的人,回头得好好调养调养。”
温子林曾细细地想过这事,虽然族长在信中说过继到大房名下,也有让他过继一两个族侄女的意思。但他想着,自己这个二叔做得不比温子群差,与温青兄妹还算交好。亲侄女是雍王妃,再加上那等命格,他只要依仗温青兄妹就好,他行事再沉稳得体些,他日不愁大富贵。
“怎么回事?”
*
安然阁。
温彩笑道:“二叔,自家人说话,我还绕上几个圈不成?”
温彩听冬葵说着关于徐兰芝的事。
徐宜人道:“我不要一两银子,我只要……只要宋家纳她便好,我……还可以给她五百两银子的嫁妆。”
无论是娘家侄女,还是旁家谁的女儿,与徐宜人到底隔得远了,这可是要给五百两银子的嫁妆呢?
徐兰芝不是安分守己的人,自然不能同意。
宋夫人微微点头,“儿媳说得是,这也正是我的顾虑。”她面含抱歉之色,“徐宜人,不好意思……”
徐宜人站在窗前泪如雨下,看着那一骑小轿消失在街口。她得做出取舍,她曾希望徐兰芝嫁个山野村夫,但这一切徐兰芝不要,徐兰芝梦想嫁入名门,她只得全了徐兰芝的梦想,这一次退让,是她对徐兰芝最后做的一件事。
宋三爷沉默片刻,抱拳道:“母亲,让徐三过门吧。”
宋三爷用手在她身上拧了一把,“你还躺着作甚?没听婆子的话么?宋府有宋府的规矩,还不起来预备,一会儿去奶奶那儿敬茶。”
宋夫人冷声道:“三爷,你随我来。”她起身折往偏厅。
她错了!是彻底的知错了,可人生并没有回头路,她只能在懊悔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四媳妇儿没生下嫡子前,徐兰芝不得生下一男半女;二,徐兰芝是侍妾,无论何时不得逾过四媳妇儿去;三,侍妾就是个玩意儿,我希望你记住这点。四媳妇儿,你还有什么条件?”
宋家为了更好的控制她,更逼着她签下了《卖身契》,虽与买进府的侍妾不同,可也不比她们尊贵。而她的《卖身契》则交由了宋太太掌管,“徐姨娘,你听好了,你若对三奶奶和三爷不敬,我便转卖了你。你若安分守己,我们宋府也自会善待于你。”
温子群若有所思,“这些日子,我是写了一些东西,都是些诗词歌赋。顺娘,回头我着下人送到安然阁,你帮为父瞧瞧。”
温子群原想商谈过继族女的事,被温彩一说也灭了心思。再看着温子林那明里、暗里话中有话的样子,心情颇不舒服。
温子林苦笑了一下,“既然大哥不过继族侄女,我原有女儿也没这意思。”
他要过继一个,董氏就会说过继她娘家侄女一个。有女儿还过继,这不是小事,一旦过继来,往后她们的出嫁都得由他们来过问,嫁得好了,不是他们的功劳。嫁得差了,就要落埋怨。
温子林道:“族里的长辈,原就要过继族侄女给大哥,大哥还得与他们回封信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