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游戏角色附身开始的悠闲生活 > 第1073章 求

第1073章 求(2/2)

目录
好书推荐: 真千金她躺平了(美食) 开局返利二十万,我疯狂投资大佬 我跟他不熟 我家邪妃太嚣张 开局召唤黑影兵团 敢染[婚恋] 不成名就回家继承亿万财产 灼烧玫瑰 如何折下无情道仙尊 年代文女配相错亲后

如果一个穷人不自私、不努力挣扎保全自己,跟人讲素质、讲文明、讲付出,那他能活下去么。

礼不下庶人,这是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穷人不拘礼,因为没有那个精力。他一天为了活下去,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已经焦头烂额了。他没有精力对人笑,没有精力巴结人,没有精力对人感恩。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这是城隍庙的对联。如果做好事帮助人,就是期望那个人感恩、报答。或者进而希望整个社会都对人心怀感激,表彰、颂扬,如果得不到预期回报就恼羞成怒。

这其实是在投资,而不是行善。行善积德,只是把德当成一种可以换取现实好处的中间货币而已。那么投资就要有投资的心态。

投资是有挣有赔的的。如果赔不起,投资界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以后行善的时候可以采用,就是对赌协议。

以后帮助人的时候,跟他签对赌协议。协议上注明,帮助他以后,他必须感恩戴德、磕头叫爹、世代为奴、以命相报。

如果他做不到,可以随时收回投资,并且还要他进行赔偿。可能有伪善的富人听到这些话很生气。他也许会恨恨地说:“那我不帮助人就算了嘛。以后别指望我做好事。”

其实没人跪着求谁做好事。一个人做好事,做慈善,本来就是一个人的一种追求。

可以没有这种追求,本来帮助别人这件事,就是一个人以一个上位者的姿态,高高在上的向下施舍。

至于帮助谁、不帮助谁,难道是基于绝对的公平吗?如果是基于绝对的公平,在绝对的公平之下,也不会有别的烂事了。

被帮助者不是不回报,他们大部分只是不能按照理想中的方式去回报一个人。双方没有签投资协议,按道理说,他怎么回报,是由他自己来决定的。

大多数怀着目的做慈善的人,是不能证明被帮助者从来没想过回报他们。他们想说的是,在他们想要的时机,在他们想要的场合,被帮助者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回报他们。

或者说,被帮助者的做法没有让他们高兴。他们从来没有认为被帮助者和自己是平等的。作为平等的对象,被帮助者也可以任性。

被帮助者可以任性的选择回报的方式,或者不回报。甚至反过来仇视帮助者。

如果要求被帮助过的人要一生感激,从此做帮助者的朋党,也不是不行。一开始说清楚就行了。对了,这种心态在古代把这种行为叫“养客”,豢养门客。

其实不帮助人真的没有关系。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没有善心而崩坏。穷人如果把自己的希望和前途寄托在富人的善心上,是极为愚蠢的。

善行,是阶级矛盾的迷魂药。教员批评武训,批评的就是这种名为提倡善行,实为灌迷魂汤的行为。

一个人积累大量财富,享受的生活远远超过周围的人。消耗了成百上千人的资源,让成千上万人为之服务。

这是因为你努力,你应得的。因为你努力,所以你可以理所应当的把成千上万踩在脚下。你不需要回报社会,你没有社会责任。你不需要跟这个社会搞好关系。你坚守这个信条就好。社会是不会跪着求你施舍的。

教员在江西办农会的时候,从没有带着农民去地主家里撒泼打滚、跪着祈求捐款过。缓和社会关系,降低社会矛盾,其实一直都是富人希望做的事,不是穷人希望做的事。

天下太平久了,富人们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应得的。觉得穷人有今天的下场是因为活该,是因为不努力。

其实这真的不是坏事,彼此都不要灌迷魂汤了。看清本来的嘴脸,剥下画皮,露出原形。摆正心态,做好准备。(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渣夫別跪了,夫人嫁顶级大佬显怀啦 渣爹杀妻灭女?重生断亲,全族祭天 重生改嫁矜贵权臣,这皇后我不当了 先婚后爱,就她吧 惊!修仙后,我被系统托管了! 穿成逃荒农女,我带弟妹成权贵 暗恋我十年不说?幸好有弹幕剧透 小天师四岁半,有五个大佬爸爸很正常 被弃后我高嫁太子,渣竹马悔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