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司南(全四卷) > 第1章 《神机卷》:路过蜻蜓

第1章 《神机卷》:路过蜻蜓(2/2)

目录
好书推荐: 捡个校霸带回家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 鬼藏人(出版名《狩猎》) 全世界都知道我暗恋她 抱刀行 死对头好像喜欢我呀 新宋·大结局(全15册) 不做朋友 拖延症的我嫁入豪门 妖夫难逃:美艳郡主燃爆全京城

他不知道自己游魂一样走了多久,直到手上刺痛,他才低头看去。

是手中的蜻蜓,已经被他捏破。那薄纱翅膀中的铜丝残破,戳破了他的皮肤,小小一点血珠从他的指缝间沁了出来。

这血色让他一时控制不住意识,像是火星灼烧了他的心智,他发了狠似的抓住这只刺破自己手指的蜻蜓,一下撕扯了开来。

谁知那两对薄纱翅膀不只是简单缝在墨蓝缎的蜻蜓身体上,蜻蜓内部有着精巧而细微的机窍,数十个细小无比的构件结合在一起,连接外面的翅膀。如今被他扯开,蜻蜓体内咬合的细小金属部件全都散落于地,轻微的叮叮声在死寂的殿内清晰可闻。

而蜻蜓那缝缀着两颗小小青金石的头更已脱离了身体,耷拉垂下,残破不堪。

朱聿恒将蜻蜓举到面前,看见已经空了一块的蜻蜓身体内,黑缎中塞着一个小小的纸卷。

这蜻蜓的身体不到小指一半粗细,谁知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机窍。

朱聿恒怔了片刻,抬手将里面那个捻得小小的纸卷一点一点抽出来。

纸卷极薄,又在撕扯中被机栝刮破,已经有些残损。

朱聿恒极慢极慢地揭开纸头,缓缓展开。

南方之南,星之璨璨。

寥寥八字,写在小纸卷上,却是逸态横生。

写字之人学的是王右军书,而且颇得精髓。字迹虽小,却是间架停匀,清气横绝,让人仿佛能从这几个字中窥见璀璨的星空万里。

可惜纸卷残破,这几个极美的字也受损了。

朱聿恒不知道自己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多久,直到耳边传来脚步声,他抬头看见贴身宦官瀚泓快步进来,大脑才有了一丝模糊的意识。

瀚泓见他脸色这么难看,吃了一惊,忙问:“殿下,您可是身体不适?”

朱聿恒没立即回答,低头将蜻蜓和纸卷放入抽屉中,才问:“何事?”

“神机营提督诸葛嘉,奉圣上之命而来,正在外候见。”

朱聿恒“嗯”了一声,定了定神,抬手取过桌上的茶水,一口喝干。他放缓呼吸,松弛下自己的嗓子,命瀚泓将地上散落的零件一一捡拾起来,一个也不要漏掉。

神机营提督诸葛嘉站在厅前等候皇太孙驾临,清瘦的身躯即使穿着严整官服,依然透出一种绰约感。他年未而立,相貌柔美中带着些脂粉气,所以他这个提督当得十分郁闷。

按例,神机营中有两位提督,一位是皇帝派遣的内臣,一位是朝廷委派的武官。很多人第一眼看见面目姣好的诸葛嘉,都以为他是宫中派来的提督内臣,可其实他是靠着彪炳战功,或者说杀人如麻,当上提督武官的。

长期被当成太监的诸葛嘉,心理可能也因此扭曲了,操练起营中士兵来狠厉非常,神机营上下叫苦连天,却谁都不敢忤逆他。

朱聿恒曾与他共同随圣上北伐,两人自然相熟,随意见了礼后各自落座。

诸葛嘉抬头看见朱聿恒的脸色,在面前晨光中蒙着一层潋滟的光华,依旧是脱俗的风采,却似显苍白暗淡。

他想起这位殿下前几日因病昏厥,如今看来精神也不算太好,便长话短说:“臣等奉圣上之命,调查三大殿起火一事,如今稍有眉目。微臣已将其中案情上禀圣上,圣上说,此事交由殿下全权负责,因此特来向殿下禀报。”

这次三大殿焚烧坍塌一事,朱聿恒身在现场,对当时情形巨细靡遗尽在眼中,因此皇帝也早已跟他说过,待他的身体好转后,再仔细查查此事。

朱聿恒问:“此事由你营主持调查?工部、刑部和内宫监呢?”

“圣上钦定,此案由工部牵头,我营与王恭厂参与办案。只因在清理火场废墟时,有疑似硫黄火药燃烧后的残渣。而京中熟稔火药之事的,不外乎我们二部了,故此被调来帮手此案。”诸葛嘉解释道,“不过我营与王恭厂将火后废墟搜寻了个遍,发现以残渣推断,火药分量不过三二两,是内宫监的人大惊小怪,将雷火劈击的焦痕也认成火药痕迹了。”

朱聿恒也深以为然,当日起火原因虽然不明,却绝非火药爆炸的情形。

“这几日本王在此休养,也将起火时的情形一再回想,认为此次起火十分蹊跷。”在心头翻来覆去了千百次的东西,虽掀起过惊涛骇浪,但此时朱聿恒说得缓慢而平淡,似不带任何情绪,“按理说,雷击屋顶,应是劈中高处一点燃烧,但本王却分明看到,那火似是从十二根梁柱上同时开始燃烧的。”

说到这,他顿了片刻。奉天殿十二条金龙盘在柱上一起喷火的场景历历在目,太过诡异骇人,现在的他回忆起来,还沉在那种惊心动魄之中。

诸葛嘉愕然:“这,殿下的意思是,三大殿并非毁于雷火,而是本身存在问题,以至于起火焚毁?”

“至少,奉天殿被雷击之后,片刻间便燃起如此大的火势,本王觉得,与常理不合。”朱聿恒说着,搁下茶碗抬眼看诸葛嘉,“蓟承明呢?他是内宫监掌印太监,监造三大殿也是他的分内事,让他带着宫建图册来见本王吧。”

“殿下有所不知,蓟承明来不了了。”诸葛嘉叹道,“此次火中遇难共二十三人,有一位便是蓟公公。”

朱聿恒倒是没预料到,叹息道:“蓟承明主持内宫监多年,迁都时本王亦与他颇有接触,是个能吏,此次殒身火海,是内廷的一大损失。”

“而且,蓟公公的死……颇有疑点。”诸葛嘉比画着手势,但终究还是放弃了,摇头道,“他死状颇为诡异,微臣一时不知如何对殿下描述,不若殿下实地看看,或许能有所得。”

朱聿恒略一思索,站起身道:“既然如此,待本王换件衣服,去三大殿走一趟吧。”

诸葛嘉忙道:“那微臣先去将现场清理一番,以便殿下查看。”

瀚泓自小跟着朱聿恒,知道他如今不喜别人触碰自己身躯,便让宫女们把衣服放下后就退出,随即自己也转身带上了殿门。

在空无一人的内殿,朱聿恒解开赤红的团龙罗衣,轻薄的夏日白色中衣下,透出蜿蜒细长的一条血痕,从他的颈部一直延伸向下,深入衣襟之内。

朱聿恒扯开中衣的衣襟,盯着等身铜镜中的自己,看着身躯上那条血红脉络,双手不由自主地紧握成拳。

在火海中出现的这条血痕,自筑宾穴而起,经府舍、期门、天突、廉泉,一路凝成血色红线,纵劈过他的右半身,狰狞骇人。

太医们说,这是血脉受损后留下的痕迹,只要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过几日自然便会消退。可他却只看到,这赤红的诡异痕迹一日日加深,比毒蛇的芯子更为鲜艳可怖。

一年。

他所有不祥的预感,随着魏延龄的诊断,都已转成最坏的结果,落定在面前尘埃之中。

天下最好的名医,在宫中奉诏多年,早已懂得生存之道。但魏延龄明知此事非同小可,依旧选择将真相和盘托出,这只能说明一件事——

他的病只是暂时潜伏,再过不久,必定还会继续发作。

魏延龄是明明白白看到了他日后这一年的艰辛遭际,又担心皇帝会一再施压逼迫,强命他医治,才会赶在他第一次发作之时,将自己的无能为力和盘托出。

朱聿恒盯着这条缠身的血痕,眼神冰冷如刀。

但最终,他只是抓过架上衣饰,将锦缎华服披在身上,掩盖自己身上的致命伤痕。

玄色箭袖袍服被镶嵌了殷红珊瑚的革带紧紧束住,玄衣领口略高,拥住脖颈后又被珊瑚扣锁住。随着盘领扣轻微地“嗒”一声扣拢,遍体银灰色的祥云织纹遮没了所有痕迹。

朱聿恒定定地盯着镜中的自己,看了片刻。

锦带玉佩压住玄衣腰线,密织的云纹显出隐淡的华贵。他的身量颀长挺拔而绝不荏弱,除了神态略显疲惫,他依然是往日那个站在王朝顶端、意气风发的少年。

谁会相信,他只剩下,极为短暂的一段辰光。

就算是天下最有名的神医,谁又能保证,他不会诊断错误?

像是要抛弃镜中的自己般,朱聿恒用力一挥袖,转身大步离开阴凉的深殿,不管不顾地跨进了面前的日光之中。

随扈的龙骧卫已经候在宫门口,一起向他行礼。他略一颔首,快步下了台阶,翻身上马,马鞭自空中虚斜着重重劈下,率先冲了出去。

堪堪入夏的好天气中,马蹄的起落快捷无比。热风自两颊擦过,蒙蔽朱聿恒心智的惨白云翳蒸腾散开,一些残忍而坚硬的东西慢慢浮现,如冰雪消解后露出的荒芜大地,冰凉,黑暗,不可转移。

像是终于醒悟过来,他全身上下忽然一阵冰冷。

一年。

如果真的只剩这点时光,那么,即使他骑上最快的马,哪怕他是夸父,也无力追上这太阳,扳转中天。

过去了一日,便是少了一日。

过去了一年,便是一切终结之时。

冰凉寒气自朱聿恒的心口一点一点钻进去,然后顺着血液的流动,一寸一寸扩散至四肢百骸,到最后,他全身寒彻,僵直得连指尖都无法动弹一分一毫。

他纵马向着不可知的未来飞驰,胯下马太过神骏,竟将身后一群人都甩下了一小段距离。

万岁山就在紫禁城北面,但朱聿恒选择了绕护城河而走,毕竟他不便横穿后宫。

转过角楼,京城的百姓聚在护城河边买卖交易,讨价还价,一片喧闹。

红墙金瓦,人声鼎沸,天下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就在他的面前。

他仿佛终于醒转,勒住了马,僵直地立在河边等待着跟随自己的人。

冠盖满京华,于他却是穷途末路。朱聿恒抬起手,挡住了自己的双眼,挡住那闪烁在眼前的流水波光,也挡住面前的繁华世界。

越升越高的日头投下温热气息,树荫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缩短,让他无比深刻地感觉到,三百六十天,他的生命中,很快地,又要逝去一天。

而他站在这急速飞流而去的时间之中,无人可求告,无人可援助,甚至连将这个秘密说出口的可能性,都没有。

能容许他悲哀无措的时间,也只有这么短短一瞬。等到身后人追上来,他便再也无法容许自己的脸上,露出绝望与挣扎。

他放下捂住眼睛的手,深深呼吸着,直面眼前的世界。

于是,仿佛命中注定的,他看见了正蹲在河边,挑拣着渔民木桶中鲜鱼的那个女子。

看见了,她发间那一只绢缎蜻蜓。

这一刻,日光明媚,阳光映着波光笼罩在她的身上。她全身像是镀上了一层光晕,恍如金色阳光营造的一个虚妄梦境。

梦境的中心,虚妄聚焦的地方,是她发鬟上那只如同要振翼飞去的墨蓝蜻蜓。

绢缎的躯体,四片透明的薄纱翅翼,夏日的微风轻轻自她的脸颊边掠过,蜻蜓的翅翼便不停地微颤,在她的发间轻扇不已。

与那只从三大殿的火中飞出来的蜻蜓,一模一样。

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马上,死死盯着那个女子的背影,掌心沁出了冰冷的汗。

那猝不及防飞向他的蜻蜓,这戴着蜻蜓忽然降临在他人生中的女子,让朱聿恒想起他纵马在草原上,第一次跟随祖父上战场时,砍下迎面而来的敌人首级的那一刹那。

刀锋无声无息,他只觉得手腕上略有迟滞,刀光已经透出对方的脖颈。鲜血温热飞溅,那个素不相识的人就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一瞬间,是存活或者是死亡,擦肩而过,胜负立分。

诡谲的命运、迫在眉睫的死亡,却在不经意间让他窥见了一线生机。

恐惧而充满未知的期待。

像是不能承受这种巨大的激荡,缓了一口气,朱聿恒的目光从她发间的蜻蜓下移,然后,看向了她的那双手。

那是一双并不算好看的手。手指虽长,但对女人来说略显粗大了,上面还有不少陈年伤疤,大小不一,纵横交错。

她正蹲在那个渔夫的摊子前,伸手去捉桶中的鲜鱼。普通人捉鱼,一般捉鱼身,而她看准了一条肥鱼后,右手张开扎向鱼头,大拇指自鱼鳃中掐入,其余四指张开,制住鱼嘴和鱼头,将一条大鱼轻易便提了起来,手法既狠且稳。

那条鱼试图挣扎,可腮部被掐住,无力地蹦跶了两下便软了下来。

她拎着鱼示意渔民,说:“就这条吧,帮我穿起来。”

她说话带着江南口音,声音既不清脆,亦不柔媚,略显沙哑低回,与朱聿恒听惯的宫女们的莺声燕语相去甚远。

她的头发只简单绾了一个低低小小的发髻,上面停着那只绢缎蜻蜓,在日光下青光幽然。

她穿着一件窄袖越罗黄衫,肌肤并不白皙,在阳光映照下如透亮的蜂蜜颜色,清澈而润泽。

她的右手腕上,戴着一只两寸宽的黑色臂环,上面镂雕细密纹,镶嵌着各色珠玉,珍珠玛瑙青金石,既杂乱又耀眼。

渔夫拿过两根稻草,穿过鱼鳃,提起来给她。

她接过来,却又说:“阿伯,你这样绑鱼可不行啊,没等提到家就死了,鱼会不新鲜的。”

说着,她又取了两三根稻草,单手几下搓成草绳,然后利索地掰开鱼嘴,将细草绳从鱼鳃穿出,引过鱼尾两下绑死。

整条鱼便被她绑成了一个半圆形,弓着鱼身大张着鱼鳃,看起来无比可怜。

“喏,以后阿伯你卖鱼就不用带桶了,捕到鱼后这样绑好堆在船舱里,偶尔给鱼洒洒水,我保你的鱼卖一两天绝不会死。”

渔民倒是不太相信:“姑娘,鱼离了水必死,你这法子能行吗?”

“鱼也和人一样,要呼吸才能活下去呀。这样绑鱼迫使鱼鳃张开,就算离了水也能张翕,阿伯你信我,下次试试看吧。”

她笑吟吟说着,脸颊微侧,似有拎着鱼回头的迹象。

朱聿恒悚然一惊,猛然回头避开她的目光,还未看清她的模样,就拨转了马头。

身后,随扈的人已经赶上来,候在他身后。

朱聿恒垂下眼睫,遮住了自己眼中的一切情绪,催促马匹,向着东南而去。

龙骧卫一行数十人,跟随在他的身后,自街心驰骋而过。

那个少女和其他人一样避立在道旁。等到一行人去得远了,她才噘起嘴,拍去马蹄扬在自己身上的微尘,在再度热闹起来的街边集市中,拎着鱼随意闲逛。

在拐向奉天门的那一刻,朱聿恒勒马回望,看向那个少女。

随侍在他身后的东宫副指挥使韦杭之,听到他低低地唤了一声:“杭之。”

韦杭之立即拨马上前,靠近了他等候吩咐。

他凝视着人群中时隐时现的身影,略微顿了顿,抬起马鞭,说:“穿黄衣服、拎着鱼的那个女子,本王想知道,关于她的事。”

韦杭之诧异地回头看向那个女子,心念电转。殿下虽已经二十岁了,但因为圣上的悉心栽培,一直奔波在顺天府和应天府之间。十四岁就监国的他对天下事了如指掌,可或许是因为一直站在权力的巅峰,让他过早看透了世事人情,迄今为止,似乎还从未见他对哪个姑娘产生过兴趣。

可人群中这个姑娘……韦杭之心中满怀不解,不明白殿下二十年来第一次产生兴趣的姑娘,为什么是这个模样,又为什么会在惊鸿一瞥的瞬间,让殿下注目。

但随即,韦杭之便收敛了心中错愕,低声应道:“是。”

再无片刻迟缓,朱聿恒率一众人直出城门,韦杭之独自下了马,招来沿途路上的暗卫,让他们不着痕迹地去查一查那个女子的身份。

那个女子……看起来很普通吧。

接到命令的每个人都忠实地去执行,也都不自禁这样想一想。

只是谁也不知道,交会时那短短的片刻,朱聿恒停在她身上那匆匆的一眼,将会如何改变九州天下,又会决定多少人的生死存亡。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斗罗:我,唐舞麟,一个假面骑士 盘龙:从水系主宰开始超脱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吞噬星空:授徒百倍返还 超神:向终极恐惧说话! 贫道千鹤,从斩妖除魔开始求长生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我在日本独自修行 她的护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