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917投桃报李(1/2)
第918章 917投桃报李
前几天那场冰雹带来的危害,四九城居民今天才体会到——菜店没菜了。
“桉子,你们家的菜吃的完吗?吃不了卖给我点呗。”唐植桐刚到铁辘轱把胡同口,就有别有用心的街坊直愣愣的把问题甩到了他面前。
随着气温的升高,居民用水量骤增,铁辘轱把信息中心经常挤满前来接水的街坊,水龙头一直是敞开的,水满人走,哪怕是这样,接水都得排队。
“哪还有什么菜?都被雹子糟践了。”满满当当的人,唐植桐的自行车压根骑不过去,只能停下,但也没顺着她的意思去回应,甭管别人有没有看到,到了他这,必须是没有。
还是那话,有些东西,即便是卖,也不能紧着熟人出,不仅容易滋生矛盾,还卖不上价。
“啧啧,我都看见了,绿油油的一院子菜,哪像糟践的样子?”这位不仅没眼色,在听了唐植桐回应后,还酸溜溜的补上了一句。
唐植桐装作没听到,自家马上就搬家了,犯不着因为这点事情再生气。
“桉子,我看房管所的同志去你家测量了,这是要换房?”老朱赶在唐植桐推动自行车回家以前,把吊了自己一天的问题问了出来。
“嗯,估计快了。化工原料公司觉得我家院子位置好,打算在这边开个门店方便群众染衣服。”唐植桐承认的很坦然,脸上的笑容也是发自内心的,从“穷八家”搬到皇城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本划算的买卖。
老朱见唐植桐承认,心里有些遗憾,这两年在这一块给他时不时递颗烟的,只有唐植桐一人,若是他走了,自己的烟就没着落了。
老朱刚想打听唐家要把房子换到什么地方,就被打断了。
“桉子,房子都要换了,你家的菜园子留着也没用,不如处理给街坊,也算全了咱们这么多年的情分,你说对吧?”刚才那位不死心,在听到唐家马上要搬走以后,眼睛里冒着精光,仿佛那些菜成了无主的东西一般,谁抢到就是谁的。
“对你妈那个xxx!我从小到大,是喝你家一瓢水了?还是吃你家一粒米了?哪来那么多情分?”
面对这种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邻居,唐植桐真的想指着鼻子破口大骂,但限于身份,只能把这句亲切问候埋在心底。
“婶子,你就别打我家菜园子的主意了,化工原料公司那边有要求,搬家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不能碰了、压了菜,人家那边对菜园子有安排。”唐植桐不轻不重的回怼道。
“吆~真的是要搬走了,一点街坊情分都不讲,少个三五个茄子、丝瓜啥的,那什么公司还能知道?”一听唐植桐不配合,这位说话也阴阳怪气起来。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给你了,让人家化工原料公司怎么看?人家因为这事不给我找房了,你去给我找?”见她越说越过分,唐植桐从口袋里掏出烟,分给周围抽烟的街坊,让他们下意识的站在自己这边。
拉拢一批,就不用再给这种人留脸了,给三分颜色就敢开染坊,这还是她不知道自家有存粮,若是让她知道,还不得带头把自家给抢了?
抽着唐植桐给的烟,有人站出来和稀泥,依旧是远亲不如近邻那一套。
也有人站在旁边看热闹,没有人替这位帮腔。
这位想占便宜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臊眉耷拉眼的回了家。
跟街坊们谈笑几句,唐植桐到底是没有透露自家新家的位置,张口就是化工原料公司那边还没给准信儿。
嫉妒会让人面目全非,自家无非是比街坊们多了一点菜就招来眼红,若是让他们知道自家以后住皇城里面,还指不定惹出什么风波呢。
眼瞅着在这边住不了几天了,唐植桐不想招惹这种麻烦。
小王同学是笑着下班的,因为她在下班前接到了杨琳的电话,两首儿歌已经被录用,稿费今天发出,明天就能收到。
而且在央广站台并重复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后,有很多听众来信,杨琳拆了一部分,大都是为词曲作者鸣不平的。
一到家,小王同学就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丈夫。
“那敢情好,咱距离还清欠款又近了一步。”唐植桐说了,也掏出了吴佳明寄给自己的稿费单。
“你给《军艺》投稿了?”小王同学接过去看了一眼打款单位,问道。
“估计是吴叔叔从他们单位寄出的时候留的我的名字,《军艺》编辑部把稿费寄到了军乐团,吴叔叔又转寄给我的。”想到这一茬,唐植桐有些感慨,人与人之间的格局相差太大了。
通过《军艺》发声是叶志娟托吴佳明帮忙,漫说吴佳明收了唐植桐操刀的这篇文章的稿费,就是再收下叶志娟或唐植桐的谢意都在情理之中。
可人家偏偏就没这么干。
而唐植桐来到这年代的第一篇投稿是交给的黄干事,那次也是有稿费的,他拿着报纸炫耀了好几天,不光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连根最廉价的经济烟都没给自己一颗。
“那咱们拿着不合适吧?”小王同学看着汇款单,有些犹豫,自家确实缺钱,但不能什么钱都要往家划拉。
“拿着吧,回头我给吴叔叔那边搞个大的,让他乐开,能忙活一阵子的那种。”唐植桐笑笑,吴佳明高风亮节,自己也没必要在这点稿费上斤斤计较,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多给军乐团投几首歌就是了。
为了保证歌曲的质量,虽然词曲是自己,但在词曲之外还有编曲、制作、演唱、慰问等等环节,这些环节里面都有大把机会。
听丈夫这么说,小王同学才将汇款单收起来,同时心里在美滋滋的盘算,如果自己拿着小皮鞭逼着丈夫每个星期写两首歌的话,一个月就能有八十块钱进账,再加上两人的工资,最多半年就能把六百块钱还清!
“哥,你又写歌了吗?”凤芝不老老实实写作业,竖着耳朵偷听哥哥嫂子的谈话。
“少动歪心思,明天就期末考试,赶紧复习。”一瞅妹妹那副模样,唐植桐就知道她想放什么屁,但并不准备如她的意。
“嫂子,我还能唱一首吗?一首就行。”凤芝见从亲哥这边说不通,于是开始央求小王同学。
“你当广播电台是咱家开的?你想唱就唱?考不好皮鞭伺候!”父亲不在了,唐植桐就得担负起照顾妹妹的责任,他是发自内心希望两个妹妹能健康、快乐、平安成长的。
虽说现在的文艺工作者社会地位被拔高了,但有明星的光环在,起歪心思的大有人在,可不能单纯的认为与明星深入讨论剧本是经济发展起来后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