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三百四十九章 这事我记下了

第两千三百四十九章 这事我记下了(2/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大佬当替身后,我年薪百亿 恶毒炮灰每天都在翻车[快穿] 我演过的角色都是隐藏大佬 失忆后认错老公 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 当剧本杀融入柯南世界 斗罗:这个千仞雪过分谨慎 七十年代真夫妻 影帝爸爸,你女儿从农村来找你了 阴间角色模拟器[聊斋]

黄奇嘆了口气,摆手道:“卫所將官自然也能上书,都司也上过书,陛下与五军都督府都批过,可没用啊。不瞒张兄,为了修这五十里长城,喜峰口的军士就死了六十三个,失踪了三百余,余丁也跑了五百余,至於百姓——伤亡与逃亡的更多一些。”

“可没办法,长城总归要有人修。有人修,那就免不了有死伤。只是,朝廷不能催得太急,而且,这粮食给得也不够,原本说好徵调百姓给粮,还给结算工钱,可后来工钱不结了,粮也短缺了。”

顾正臣疑惑:“我记得徵调百姓服徭役,布政使司也好,府州县也好,总需要先將钱粮准备到位,至少也要准备七成,缺口部分徭役结束之后补给,这部分钱粮呢?”

黄奇仰头看了看天色,愁容满面:“这倒不是布政使司剋扣了钱粮,而是因为北平过去两年收成不太好,还遭过灾,新粮跟不上,存粮要紧著卫所军士,官员俸禄,还需要留一部分賑济粮用。”

“所以布政使司给朝廷索要钱粮,朝廷的答覆是没有,还说户部都穷得能跑耗子了。可是转过头来,朝廷便派了大军去打安南了,听说是镇国公想办法弄到了钱粮。”

“我们都知道,停止修长城是不可能的事,这事必须办下去。所以,我们盼著镇国公能来一趟这里看看,也给我们想想办法。永绩伯是镇国公手底下的悍將,他原本是可以为我们说说话的,只可惜镇国公没了……”

这一瞬间,顾正臣一下子明白过来很多事。

修长城,这事可以说持续了十几年了,压根没停过,区別就在於,前几年修的是那里,这几年修的是这里。

总之,先堵一段是一段,能修一点是一点。

大规模徵调民力,全面修长城,对於刚从战火中诞生的大明朝来说,做不到,也不切实际。

明军確实有火器可以利用城墙防守,守边疆安稳。

可问题是,需要有城墙才行……

没城墙,直面骑兵,有准备的话还能打一打,可若是没个准备,被人搞了个突然袭击呢?不是说有了火器,修长城就没了必要,军士需要城墙,火器作用的发挥也需要一堵城墙,这是事实。

只是,修长城背后的代价很大,大到了遇到问题之后,布政使司难以维持,都司总不好让军粮转为百姓口粮,即便是拿出来一部分,也无法满足这一年又一年的缺口。

所以,修长城徭役伤军民,军民无法承受其重,出现了一定的逃兵、逃民。

有人看到了这一切,也出手了。

只不过,顾正臣现在还不好说这只手,是黑的还是红的,是善的还是恶的。

顾正臣背过一只手,问道:“这世上不只是镇国公心繫百姓,曹国公来过这里吧,他没说什么吗?”

黄奇犹豫了下,说:“曹国公確实来过这里,他看到过这些,我们也说过难处,只是——曹国公吩咐我们抓紧修筑长城,爭取早日堵住所有缺口,避免蒙古细作与小股骑兵突然闯入关內。”

顾正臣暗暗嘆了口气。

李文忠的命令不能说错,在孟福带蒙古人入关之后,修长城堵缺口確实显得相当迫切。

这种迫切不只是属於李文忠一个人,还有朱元璋。

没有长城,又做不到处处设防,缺口无数,防备不足,骑兵一旦突然出现在关內,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让他们无法活著离开,但他们造成的破坏也难以估量。

顾正臣思索了下,认真地说:“这事我记下了。”

黄奇轻蔑地看了一眼顾正臣,直言:“你记下有什么用,你要告诉永绩伯,让永绩伯记下……”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