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三百三十九章 徐允恭的铁拳头

第两千三百三十九章 徐允恭的铁拳头(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大佬当替身后,我年薪百亿 恶毒炮灰每天都在翻车[快穿] 我演过的角色都是隐藏大佬 失忆后认错老公 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 当剧本杀融入柯南世界 斗罗:这个千仞雪过分谨慎 七十年代真夫妻 影帝爸爸,你女儿从农村来找你了 阴间角色模拟器[聊斋]

徐允恭派人一批又一批地买下了合计六千七百斤盐,而这是在百姓抢购风潮结束之后进行的,並没有扰乱百姓基本的用盐。

可这样子採购,盐铺基本上又见底了,等第二天,还是会出现盐荒之事……

竇达道、牛承序自然不答应,这样搞下去,千辛万苦囤下来的盐可就要全部进入市面了,日后还怎么用?

於是——

当所有人回到宅院之后没多久,徐允恭就听到了敲门声。

正是华灯初上时。

程善、徐永等人看向徐允恭,徐允恭呵呵一笑,轻声道:“请他们进来吧。”

门开了。

一个彪形大汉迈过门槛,强壮的身躯与高大的块头,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身后还跟著二十几个大汉,手中皆手持胳膊长的木棍,一个个凶神恶煞。

文质彬彬,一脸和气的周七从后面走了出来,到了院中,打量了下坐在院子里的徐允恭,呵呵一笑:“这位——少爷,应该是外地来的吧?”

徐允恭的乔装並没有改变多少年纪,只是脸部特徵多了些偽装,看了看来者不善的一群人,淡然地问:“確实是外地来的,怎么,这是登门做客吗?可惜,我没安排人准备饭菜,怕是招待不周。”

周七抬手称讚:“好魄力,见了我们还能如此沉得住气。只是这位少爷,生意不是这样做的,盐也不能这般买,否则,这市面会乱,北平十几万人呢,总不能让他们没盐可吃吧?”

徐允恭弹了弹衣襟,笑道:“我喜欢吃咸的东西,打算醃一些咸鸭蛋、咸鸡蛋,买一点盐,不犯法吧?要知道,这可是北平城,並不执行计口配盐吧?”

周七嘴角抖了下。

计口配盐,指的是按照州县人口数量进行食盐定量配给,百姓买多少盐,那是有定数的,大口(十五岁以上)一个月限买一斤,小口(十岁至十五岁)一个月限半斤,计口配盐与盐税掛鉤。

这条政策对於州县之下的百姓来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放在城內,尤其是一些大城,便没办法执行了。

原因很简单,商业在发展,商人与人口流动增加,在北平城准备十五万人的盐,那商人带著伙计到了北平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用盐?每年进出北平的伙计数量,累计人次可比十五万常住人口多得多。

这些人往往还是吃盐大户,出力气的人嘛,总要多吃点盐。

出於应变与满足需求的考虑,朝廷放开了一些大城的食盐供应,不执行计口配盐,允许敞开了卖。

这样一来,大部百姓还是计口配盐,他们不会入城去买城里的盐,城內的百姓也有充足的盐,不需要担心没盐吃,盐铺的生意还好了,商人开中的积极性增高了,减轻了边镇粮食供应压力,朝廷还能多收盐税。

这就是多贏的局面,不成想竟有人钻了这个空子,將原本就脆弱的北平盐供应问题,一下子给搞崩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