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零一十七章 一本书金子价(四更)

第两千零一十七章 一本书金子价(四更)(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大佬当替身后,我年薪百亿 恶毒炮灰每天都在翻车[快穿] 我演过的角色都是隐藏大佬 失忆后认错老公 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 当剧本杀融入柯南世界 斗罗:这个千仞雪过分谨慎 七十年代真夫妻 影帝爸爸,你女儿从农村来找你了 阴间角色模拟器[聊斋]

林白帆上前,將箱子打开来。

陈言璇、胡大山等人起身,纷纷將目光投了过去。

箱子里装著的不是稀世古珍,而是一摞书。

走近一些,可以看清楚上面写著的“航海八万里”五个大字。

何四方等人诧异也茫然,不知道顾正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胡大山略一沉思,笑道:“镇国公,看这书名想来是大航海之书吧,將这作为传家之物,確实没什么问题。”

顾正臣抬手,让眾人回去落座,接过林白帆递过来的一本书,在手中展示了下,言道:“胡叔所言对也不对,对的地方,这书確实是大航海之书,为罗贯中所书。罗贯中何许人不必我多言了吧,《三国志通俗演义》大家没看过也听过。”

胡大山、陆三源等人连连点头。

《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本书可以说在场的每一位家中都有好几本,甚至有人摆满了整个书架,这样做並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財力,而是彰显自己的品味。

商人地位低,总想著向士人阶层靠拢。

他们的逻辑是,人一时半会不太可能靠不过去,但品味可以先行一步……

顾正臣继续说道:“但是要说寻常的《航海八万里》这书作为传家之物,多少还是不妥。毕竟用不了多久,这书可能卖得全天下都是,將它作为传家宝,不合適,也不合理,子孙受之,也未必珍惜。”

这番话,眾人深以为然。

给子孙的传家宝,多是一些珍贵之物,比如首饰、房契等。將一本印刷了无数本的书当传家宝,这容易沦为笑柄。就是儒士、官员临死之前,也不太可能交代子孙,《论语》是传家宝,你们要一代代传下去……

黄如玉站起身来,拱手问道:“既是如此,镇国公带了这两口箱子的书召我们集议,可是有什么用意?”

顾正臣指了指手中的书:“没什么,这里一共是二百本《远航八万里》,每四本一组,一组一千两起步,你们竞价,价高者得。”

都是有名气的商人,谈论钱太少的事掉价,顾正臣索性提高了价,一千两起步。

陆三源、何四方等人面面相覷。

王化顺也有些惊讶,这不就是寻常的书,虽然封面是精美了些,可书就是书,它再怎么精美也变不成金子。

一组四本要价一千两,一本就是二百五十两,这二百本全部算下来,足足五万两之多!

这不是打劫嘛。

议论声起来,眾人纷纷摇头。

商人是讲利益的人,也是重利益的人,杀价,降低成本,实现最大利益化,是他们的拿手把戏。若是大价钱,买一堆丝毫不值的东西,那这些人也是不乐意的。

总不能为了镇国公的脸面,大家就一掷千金吧?

胡大山没有犹豫,也没有多想,站起身来:“承蒙镇国公喊一声叔,不就是两百本书,他们若是不要的话,胡家买下了。五万两虽多,可忍个五年苦日子,也就挺过去了。”

何四方白了一眼胡大山,你丫的五万两还用过苦日子?

见过发財的,可有几家像你家连续十一年发財,生意越做越大,你家会缺这五万两?

不过——

胡大山到底是在给镇国公保全顏面,还是单纯地站起来暖场,带个头,亦或是这书中另有玄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