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那耻辱,不忍细说(2/2)
徐允恭看著远不如金陵的开封城,对顾正臣道:“先生,我看史书,说汴梁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就是那《清明上河图》,形形色色的人物摩肩接踵,挤挤挨挨,热闹无比。”
“可今日到此,发现这里竟然——远远称不上繁华,让弟子一度怀疑,宋时这里当真有如此多的人口吗?”
顾正臣看向路边的铺子,不少伙计无精打采,面对路人经过也没半点神情变化,连个笑脸都没给,这不是没礼貌,也不是不懂得招待,恐怕是因为被冷落太久了,热情不起来了。
生意淡,进门就是客,不进门的,拉也不买东西,招徠客人,这一招对这里拮据的百姓、军户而言没什么用。
顾正臣观察著这座城的行人,普遍低沉,不见喜色,轻声道:“宋时这里確实人口眾多,百万应该不是虚言。只是啊——空有人口、財力,没有强盛的军力,那也只能落得一个靖康耻!你知道靖康耻,是何等地耻辱吧?”
徐允恭低头。
自然是知道的,那个耻辱,汉人王朝前所未有,不说皇帝被俘,给钱给东西,就是女人標价卖,被人当羊一样玩弄……
那耻辱,不忍细说。
那过去,不忍细想。
顾正臣心头也有些悲伤,后世人不少来开封旅游的,都是朝著什么清明上河园、开封府、龙亭、铁塔、大宋御河等游玩的,去大相国寺上香的。
只是有几个人想过,这里发生过的靖康耻!
还有那些背诵《满江红·怒髮衝冠》的人,教导这诗词的老师,可曾细看过靖康耻?
岳飞为何喊出“壮志飢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话,这是何等的仇恨,何等的愤怒,才能喊出来吃了他们的话?
歷史在这里,一直都在。
只是有人忘记了耻辱,只看到了清明上河图。
顾正臣面色变得阴沉起来,如同融入了这座城的压抑之中:“军队就如同国家的脊樑,若是军队不强,那这国家就必须佝僂著,甚至是跪著。唯有军队强盛,方可挺起胸膛,顶天立地!”
“徐允恭,你一定要记住这番话,无论日后文武如何爭斗,无论你身在哪个位置,只要有人敢主张弱军,那你就应该站出来,將他作为大明的敌人——弹劾他,甚至是——杀了他!”
朱梓、朱檀心头一颤,吃惊地看向顾正臣。
顾正臣几乎从来不会喊打喊杀,可今日,他竟说出这番话来。
徐允恭认真地拱手:“弟子谨记於心!”
朱梓、朱檀见顾正臣看过来,也赶忙回道:“弟子谨记於心。”
顾正臣並不在意朱梓、朱檀的话,毕竟这两个傢伙长大了之后在不在大明很难说,即便是在大明,这藩王也不好参政议政啊……
不远,就是都指挥使司了,廖永忠、耿炳文在这里,都指挥使徐司马也在这里。
顾正臣想起什么,看向朱梓、朱檀,问道:“这些年徐司马去过皇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