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朱標首倡,当惊天下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朱標首倡,当惊天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大佬当替身后,我年薪百亿 恶毒炮灰每天都在翻车[快穿] 我演过的角色都是隐藏大佬 失忆后认错老公 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 当剧本杀融入柯南世界 斗罗:这个千仞雪过分谨慎 七十年代真夫妻 影帝爸爸,你女儿从农村来找你了 阴间角色模拟器[聊斋]

太仓號称长江第一港。

早在三国时期,孙吴就已是“乘海授渊”,战船游弋,水师踏浪。

到元代时,太仓更成为了江南最大、最出色的深水良港,在太仓的官方粮船占据了全国粮船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给大都转用漕粮超过一百六十万石,加上商船在太仓匯聚,海洋贸易频频,又有“六国码头”的名声。

太仓的昌盛背后是完善的港口设施,虽说大明开国之后,太仓落魄、萧条过一阵子,加上开海还没开到太仓州,整体上还没恢復到元廷时期繁盛的状態。

但——

水师操舟训练,船只的停泊,军士的驻扎,蒸汽机船只的海试,包括出海粮食等物资补给,很多时候都会太仓州,这带动了太仓州的发展。

只是这么久,一直没有做好太仓州的定位,没给它一个“名分”,现在只是敲定下来罢了。

船队抵达太仓外海,隨后不久,又一支船队加入了航行,一路南下,直奔福建而去。

蒸汽机喷薄著黑烟,送走晚霞,迎来启明星。

奉天殿。

朱標迈步出班,肃然道:“父皇,儿臣反思广州朱亮祖之害,百姓状纸如山,堆怨无数。高家港盐场一个小小提举,罪恶滔滔,以灶丁为驱口……”

“为疏民怨,顺民意,正天道,当给万民上诉、控诉、揭发检举作恶官吏一个通途,以信访之策监察地方官吏,迫使官吏不敢乱作为,胡作为,不敢行苛政,频徭役,祸害百姓……”

吏部尚书阮畯眉头微动,看向户部尚书范敏。

范敏面无表情,低头看著脚面。

刑部尚书开济仔细听著朱標的话,原本以为只是寻常奏报,可越听越是惊心,越听越是震撼。

朱標意气风发,侃侃而谈。

这是自己成为太子以来,第一次针对一件事拿出全面的方略,不再是处理別人奏报上来的事!

虽说信访司是朱棡、顾正臣提议的,但他们只是拿了个相对粗略的设想,真正將其形成可执行的方略的是自己。

这一份文书,包括了设置衙署、安排人员、品阶俸禄、信访规制、信访监督、越级信访、信访抽查、信访官吏晋升等多个层面,详实具体到了拿出来就可以执行的地步。

为了这一份文书,朱標没少费心神。

今日,当惊天下!

朱標肃然道:“正所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於天下府州县设信访司,广传消息於民,准民一次信访无果,跨县信访,二次信访无果,跨府信访,三次信访无果,跨行省信访……”

开济深吸了一口气。

这他娘的就是將官员放在了百姓的监督之下啊,只要官员贪污枉法、害民虐民、勾结大户欺压百姓,那这百姓就能到信访司诉苦,让信访司之人具写书信,或是自己去找测字先生写出书信,以谋求昭雪。

这种允许跨县、跨府、跨行省信访的做派,那就等同於告诉了所有人,你收买一个县的信访司官员是没任何用处的,你收买一个府的信访司官员也没用。

哪怕是布政使,你收买了一个行省的信访司官吏,那你也白搭,你总不可能去收买外面行省的人去吧……

等到事后追查信访司不作为时,一查一个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