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粒子论(1/2)
信息粒子论
简介
信息粒子论描述了一种事物形成过程——即,所有物质皆由源物质构成,源物质携带信息,并且这种信息的
[1]量为固定值。(手打小说)信息量的携带,可以控制物质的变化,形成各种物质。?
信息粒子论首次出现于2009年9月13日,由华裔科学家戈瑟姆-贾提出,并且在第二年在强子对撞机之中获得了部分证实。但是他的一套理论依然存在争议,即便如此,他的数学模型依然让部分物理学家相信,这也许可以解释出为为什么这个宇宙更加偏好正物质。
?信息粒子
信息粒子本身并不存在,而是为描述信息量而虚构的单位,每一单位信息粒子携带的信息量为1sen,其携带的信息量可以在信息荚膜之上形成一个投影,被称之为电子。
信息荚膜
信息粒子并不与物质直接接触,在信息粒子和物质之间存在于无法被观察到的荚膜。这种荚膜只有在数学层面上被计算到,目前为止,信息粒子在荚膜上的投影可以产生的效果,被观察到的一共有九种。
信息投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