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明不清 > 161.第161章 舆论武器2(白银盟主10)

161.第161章 舆论武器2(白银盟主10)(2/2)

目录
好书推荐: 舍弟诸葛亮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假太监:再不死我就当皇帝了 落难情缘 都重生了谁打职业啊 CSGO:这个选手太听劝了! 万界领主,开局人族禁咒大法师 龙族:路明非的模拟人生 成龙历险记之家师刀龙 诡秘:高维俯视者

仅仅四年多,年轻的皇帝就有了翻天覆地大变化,变得洞察人心、通晓世故、心狠手辣,必须是真龙天子!可做为凡人,整天伴在一条龙身边好像更危险,龙同样会吃人,且比虎吃的更多。

三日后,《半月谈》终于到了发行日,不出所料,上面果然对南京内守备和神宫监掌印被弹劾一案发表了看法。虽然比《东林旬讲》晚了一旬,还需要钱购买,阅读者却比免费发放的《东林旬讲》更多,扩散速度也更快。

这就叫先入为主,经过一年多的铺垫,只要提起报纸两个字,绝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通州马经纶和他的《半月谈》。

看报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要是没买到就像是少了点什么。闲暇无事的时候若是手边没有张报纸打发时光,比少吃顿饭还难受。

《东林旬讲》想追赶或者超越,要多付出几倍努力才有可能。可是把两份报纸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任重而道远呐!

除了纸张质量上更胜一筹之外,《东林旬讲》在字体清晰度、内容丰富程度、排版合理性等方面都要比《半月谈》逊色很多。

而纸张质量和报纸成本严重挂钩,发行时间越长、覆盖地域越广,成本优势就越明显,也越制约报纸的成长势头。

再看看内容,人们就更感兴趣了。几天前被《东林旬讲》批得体无完肤的南京守备宦官,现在突然又显得不那么可憎了,因为比他们更可憎的人出现了。

宦官们挥霍的都是朝廷的钱,即便不挥霍也到不了百姓手里。可这些家伙坑的全是农户、工匠和商人,那些银子可是实打实从自己兜里掏出去的,真疼啊!

和民间的反应截然不同,当朝臣们看到《半月谈》之后立马就不乐意了,纷纷以各种理由上疏要求皇帝下旨查办,规模一点不比当初的妖书案小。

按说这种事在体制内已经属于预定成俗的潜规则了,即便被同僚当面指责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反应,大家全不怎么干净,除了斗争失败的时候会被拿来落井下石,通常不会因此而背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

可潜规则毕竟不是规则,重点信息就在这个潜字上面。当不能潜到公众视线之外时,很多事基本就等于丑闻。个人名声一旦臭了,仕途也就跟着完蛋了。为了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必须动真火。

至于报纸上说的是不是实话,是否对国家有利,很少有人会去想。家天下、家天下,家都不好了还要天下有何用?国家是皇帝家的,又不是大臣家的,国家好不好是皇帝需要操心的事情,大臣只管顾好自己家就成了。

那该怎么让《半月谈》闭嘴呢?马经纶可是当过京官的,想找几个衙役过去直接砸场子肯定不成。而且马经纶是两广总督李贽的好友,在通州也算富贵之家,仅靠盘外招显然搞不定。

于是一股针对报纸的风潮逐渐在朝堂间形成了,且愈刮愈烈,矛头除了指向《半月谈》编撰马经纶,还隐隐带上了两广总督李贽。言下之意两人很可能是同谋,甚至马经纶所为皆是李贽指使。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