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醒狮 > 第五节 不战而屈敌之兵续篇 (上)

第五节 不战而屈敌之兵续篇 (上)(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界之地城领主 长生问道 左手恶魔右手爱神 异能警花 清虚 圣石锻造师 蹈海 生存法则 美人权术 读档人生

原南方军区司令员特穆德利已经出任人民军总参谋长他介绍了“旋风”行动计划的概要:“…总参谋部与中国志愿军联合制定了‘旋风’行动计划战役目标是:歼灭印军的北部集群;给中部集群以致命的打击基本切断亚当桥的通道;对中央集群进行佯攻以牵制其兵力对其出动的增援部队进行诱歼。

“战役的部署是仅留下4千人的主力部队为骨干领导中部地区的4万地方武装和游击队牵制印军的中央集群在科伦坡、莫勒图沃和尼甘布等大城市展开高强度的城市游击战务必拖住大部分的印军。人民军主力将调往北部地区在第一阶段就要尽快歼灭印军的北部集群并对中部集群完成包围的态势。在第二阶段再集中兵力歼灭中部集群以及中央集群出动的援军。…”

与会者大多数都露出疑惑的神色以2万多人民军主力要连续消灭1万多人北部集群和3万多人的中部集群还得截击印军中央集群的增援而且这些印军还可以通过亚当桥的通道得到本土的增援呢。这有可能吗?

总参谋长则胸有成竹地报告:“前阶段不仅我军在秘密地向北方集中兵力中国同志更是全力向我国运送志愿军将有第16战师和第116战旅成建制地投入这次战役志愿军的空军和海军都大幅度增强了力量。他们不仅是我们的教官而且是打击印度侵略军的铁拳。我们还有隐伏在敌军内部的力量策应应该能取得漂亮的胜仗。…”

我军从1月底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调动国际媒体大都注视着我军以三军联合军演为名在福建前线的兵力集结。然而令中情局和外国情报机关专家震惊的是我军向西部和南方境外的军力投送不但地面上车队奔流不息我军日趋庞大的运输机群日夜在向阿富汗运送兵员和物资还有秘密航线飞到更西面的库尔德地区;庞大的运输舰队、由滚装船、集装箱船组成的高船队在向北吕宋、沙巴、安达曼、恰赫巴哈尔、亭可马里、甘岛、非洲的坦噶基地…运送重型装备其规模一点也不比向台海地区的小。

近些时候美英再次威胁要对伊拉克动武借口相当老套无非是伊拉克又在秘密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在海湾地区大规模集结军力。中情局意识到中国对他们的行动作出了激烈的反应正在全力加强对非洲、海湾-中国的印度洋航路和西太平洋航路的控制只是不如美英那么声张而已。台海的战事还未打响在印度洋地区的战事却渐趋激烈。弄得中情局和台湾当局又在怀疑北京是否在搞声东击西的把戏。

2月2o日凌晨4时猛烈的枪炮声几乎同时在斯里兰卡的印军占领区响起。从睡梦中惊醒的印度占领军的司令官钱德拉中将从部下纷乱的报告中感受到入侵以来最庞大的压力他知道在停战前的战争必然是最激烈的双方都在争取最大的得分。北方的两个集群报告他们遭遇了入侵以来最激烈的炮战不但战区的人员和工事遭到打击防御圈内的炮群也损失惨重。这是令中将不可理解的自己的守军有坚固的工事重炮阵地更是强固而且还有美国和俄国提供的炮兵侦察雷达可以测定敌军的炮位。而敌军作为进攻方只有野战炮和野战工事印军怎么会输掉炮战呢?入侵印军已经没有象样的武装直升机群和空军来支持了守军的火力基本上要依靠火炮来提供好在斯共人民军也没有象样的空军中国志愿军也未动用大规模的空军。要是炮战输了守军就难以抵御敌军的狂猛攻势了。

钱德拉只知道武器和装备的比较完全忽略了人的因素。我军的炮兵是经过一系列战争考验的集中使用炮火的战术和技术非常实用而有效。现在不仅同样拥有炮位侦察雷达还有了高空侦察机和Z-17隐形直升机改装的侦察直升机的支持它们可以锁定敌军的炮兵阵地、为我军的炮群指示目标、快评估炮击效果。在谋略上更是扬长避短野战阵地固然不太坚固但是炮群更容易转移。采用gps定位系统后分散各处的火炮很快就能校正炮位实施密集的打击在3万米高空的“飞天II”为统一指挥提供了足够的信道。

联军一开始仅动用了1/3的火炮和火箭炮它们的齐射准确地摧毁了侦察到的一系列目标然后迅转移阵地。印军的炮兵以为得到了机会根据侦察雷达测定的炮位起了疯狂的反击。这些暴露的火炮迅即被侦察机和直升机锁定我军更猛烈的炮火很快就把它们打哑了。于是我军就留下1/3的炮兵火力专门寻歼印军炮群其他火炮和火箭炮就可以打击印军的防御阵地。那些印军怎么受得了啊不断地向科伦坡司令部告急求援。

钱德拉先出指令让斯瓦希坦帕的泰米尔“独立军”退入基利诺奇和曼库拉姆以加强米卡诺少将指挥的北部集群。收缩战线当然是正确的不过带来的灾难却是中将始料未及的。

到中午时分中将察觉普雷马卡吉的政府军方面的攻击力很弱感到有空子可钻。他从这条战线抽调了5千生力军由谢奇斯上校指挥北上去援救李富曼中将指挥的中部集群这些人实在是太少了。他不得不让塔林加姆的“革命军”最精锐的第3军的12ooo人加入这支援军。自从上次在亭可马里革命军叛变后中将就不太相信他们了一直将他们约束在科伦坡附近还限制他们展自然引起了塔林加姆的不满。占领军与傀儡政府的关系总是如此的。

中将自己则亲自指挥中央集群和剩下的“革命军”应付烽烟四起的城市暴动和周边人民军的进攻。并向新德里紧急求援。心里不住地在祈祷大神的保佑让他能渡过这个难关。也许是大神太忙了。他在傍晚就接到了北方传来的噩耗司令部已经无法联系上北部集群的米卡诺少将。中将和参谋们感到不可思议1万多印军和12ooo多“独立军”都是久经战阵的怎么会连一天都支持不了呢?

入侵印军的灾难是从斯瓦希坦帕的“独立军”撤回基利诺奇开始的。被人民军炮火轰得焦头烂额的基利诺奇的守军指挥官潘达加上校在中午时分迎来了分三路突破人民军封锁而来的12ooo多“独立军”稍微松了一口气又接到科伦坡的命令让留下1个师4千多人的“独立军”其余的立即南下增援曼库拉姆。于是斯瓦希坦帕又率领其余的2个师南下傍晚时分终于突破敌军的多重封锁进入了曼库拉姆市让米卡诺少将惊讶的是这8千多人马虽然显得疲累不堪不过在斯瓦希坦帕的率领下阵容尚算整齐。可是当最后的几个“独立军”士兵在守军的掩护下进入城市后立即生了惊人的变故。

那些面色憔悴的“独立军”官兵转瞬间变成了龙精虎猛的勇士了印军和斯瓦希坦帕做梦也不会想到那些基层的“独立军”官兵早已在半年的战争中被斯共的人置换了:那些顽固的极端份子在战斗中大批死亡新招收进来的则不断“立功”高升。他们在城内大开杀戒先是一支人马夺取了重炮阵地在重炮的助攻下米卡诺的司令部连同斯瓦希坦帕的班子不久就灰飞烟灭“独立军”这个名字也完成了历史使命。那些忙了一天的印度守军哪里经受得起如此的内外夹攻啊。

在夺城大战的半中间就有一支“溃败”的“独立军”南下到瓦武尼亚市由于接头的暗号都对有几个指挥官也是熟悉的“独立军”的头目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狂潮般的人民军已经攻进了曼库拉姆他们是绕过那里撤过来的”守军就把他们放进了防御圈。瓦武尼亚也就落入了内外夹攻的人民军手中。至于进入基利诺奇的“独立军”那是与曼库拉姆市的同伴同时下手的。我第116战旅和人民军联手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解放了这一地区瓦解了北部集群完整地夺取了印军的储备物资。

钱德拉中将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这一消息3小时后又接到了中部集群的噩耗如同吃了又一闷棍。这是北部集群覆灭的又一翻版只是“独立军”换上了“革命军”。尽管钱德拉在库马德率领的“革命军”第3军的每个团都安插了“联络官”以监视他们的行动但联络官都被团部的其他人缠住了根本不知道在沿途的突击战斗中“革命军”的每个营的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地膨胀了。他们的车辆本来就是强征来的五光十色的所以沿路从各城镇补充征集来的车辆加入队伍也就不显眼了。尽管他们在路过马霍市留下了5千人“协防”进入阿努拉德普勒市时那条车龙仍是那么的长。

而谢奇斯上校率领的5千印军在一路上却老是遭到人民军地雷阵和远程火炮的精确打击损失惨重不少步兵战车、轻型坦克被击毁摩步旅几乎变成了步兵旅等突破重围在晚上7时许到达阿努拉德普勒市已经相当狼狈而尾随他们的“革命军”的阵营倒还显得整齐些呢。

中部集群的李富曼中将总算松了口气因为在傍晚时分他接到马纳尔守军的告急电文说他们东南方的杜罗德市已经被叛军攻陷2千守军被歼他们自身也被优势叛军围困了。马纳尔市西南部的物资基地源源接纳通过亚当桥输入的物资不仅是中部和北部集群的物资来源在海上通道不安全的时期还要向科伦坡输送物资呢。庞大的基地不仅储存着装备、物资而且有运输车队、车辆和火炮的维修中心还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呢那是万万不能有失的。当他得知援军将于19时到达的消息当即就命令城内的128装甲步兵师于18时出要求他们夺回杜罗德市然后打破人民军对马纳尔的包围圈。只要他们能稳住阵脚顶住人民军的攻势本土的援军很快就能从特努什戈迪基地赶来。

可惜李富曼遇到的对手太强大了这些美好的设想全成了泡影。行进中的“革命军”第3军一下子混进了我第16战师的5千精兵。留在马霍的5千官兵中有6战师的1千人马霍的守军司令看不起他们只是让他们在市中心的一个营地当预备队。直到这5千装备五花八门活象乌合之众的官兵在19时接到命令以干净利落的手法一举歼灭了这帮印军时才改变了守军司令的看法只是司令官此时已成了阶下囚。至于李富曼中将尽管阿努拉德普勒市内还有1万3千多官兵在人民军和这帮“革命军”的内外夹击下也不过支撑了3个小时就停止了抵抗。

而前往马纳尔增援的128师就更惨了他们脱离了防御阵地在路上被善于运动战的第16战师的部队层层阻截损失惨重到了已被人民军占领的杜罗德市外就不能动弹了。师长接到李富曼中将又让他们回撤援救司令部的命令知道情况不妙不过他们并未能回到阿市在路上就被从阿努拉德普勒蜂拥而出的第16战师主力包围128师的下场就不用怀疑了。

而以优势兵力突袭瓦武尼亚得手的第16战旅和1万多人民军迅即投入了围歼马纳尔的战斗。马纳尔市本身在狭长的半岛上南边有杜罗德市作为第一道防线物资基地设在市郊占地很广有1万多印军守卫这个重地他们自然有充裕的弹药。如果强攻的话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联军是在凌晨以突袭攻占只有3千守军的杜罗德市后出动5千多人包围基地的。他们没有立即展开全面的强攻而是不断地起小规模突袭然后以猛烈的炮火摧毁印军的防御阵地和基地中心的炮兵阵地消耗印军的军力。迫使印军以基地内的机动部队填补防御线的缺口。

到深夜时分基地内的印军已经疲惫不堪。4架Z-17沿着电子侦察系统找到的雷达网的空隙在炮火的掩护下经过几个架次的飞行把32名特种兵送入了基地中。他们伪装成印军直奔一个坦克仓库制服了少量的卫兵就夺取了8辆“阿琼”坦克装满油弹后直奔基地的南部防线。这款重型坦克在斯国北部地区并不能挥什么作用但此时在基地内横冲直闯倒是很威风里应外合下很快打开了一条通道接应大批联军进入基地。联军的策略成功以最小的代价基本完整地夺取了这个庞大的基地。不久他们又攻占了亚当桥斯里兰卡侧的塔莱曼纳尔市。而印度泰米尔人民军则攻占了印度一侧的特努什戈迪市于是这一重要的通道落入了我方的控制。

“旋风”行动激战了4天印军的2个集群基本被歼灭中央集群在城市游击队和起义的“革命军”的联合打击下也损失了1万多人。侵斯印军只能收缩在科伦坡的周边地区。这一战役的关键是要以最小的损失夺取最多的印军装备和物资。因为这是在坎大哈市设立了西线指挥部的曾友君大将指挥的连串作战行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

科伦坡3月6日

普雷马卡吉政府今天重返都不过政府方面并未举行什么欢庆的仪式。入侵印军撤走后留下的是一片苍夷人口少了15o多万大批工矿企业破产不少种植园、农田荒芜。印度赔偿的5亿美元并不能解决问题美国、西方答应的8亿美元只是先给了2亿美元的启动资金因为斯共并未解散武装。政府面临的内部问题一点也不轻松。

联军的“旋风”行动仅仅进行了4天参加和谈的印度代表就改变了态度。残余的4万多入侵印军成了困守孤岛的危军亚当桥的通道已不复存在海上补给线也已岌岌可危。还得时时提防留下来的“革命军”作乱。钱德拉紧急呼吁新德里总部增援并再次打通亚当桥的补给线。可是纳亚拉瓦政府还有更紧迫的事情要处理不仅不能增兵斯里兰卡还想动用他们这支部队干别的事呢。

于3月3日达成的停战条约对印度来说是一剂不得不吞下的苦药。印军在1周内完成撤军并带走塔林加姆傀儡政府的人员不过“革命军”已经投向了斯共倒是不用劳动他们带走了;在支付5亿美元的赔偿金后联军方面释放所有的战俘…。至于中国的驻军、斯共武装则不劳他们费心。印军从入侵到撤军正好是半年只能用“劳民伤财、损兵折将”来总结不过他们对斯里兰卡的革命事业起到的推动作用倒是不容“抹煞”的。

经过这半年的浴血奋战斯共和人民军在人民心中确立了崇高的地位。斯里兰卡名义上有9个省不过那不是行政单位24个区才是行政实体。现在斯共控制了13个区包括泰米尔地区面积占了2/3人口约为1/3。人民军的实力过了政府军。赶走印军后泰米尔自治区和解放区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人民政权的建设恢复和展经济的工作。阿维尔斯领导的人民政府感受到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管理、建设人材和资金。他们全力以赴地落实与我国签订的一系列协定最终进入斯国的我国开移民达到8o万投资到达14o亿元。我军得到了亭可马里、贾夫纳、加勒港的使用权。

后来经过1个月的艰苦谈判普雷马卡吉政府与斯共和泰米尔自治政府达成了协议政府方面承认他们的自治地位以及保留自卫武装保证人员和物资通行的安全。斯共和泰米尔方面则保证在自治区内不存在“危害国家独立和安全的外**事基地”;自卫武装负责自治区的防务;按协定向中央政府缴纳税款;各区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双方都明白只有保持和平局面才能重建斯国的经济顺利地吸收国外的投资。此乃后事。

印军在斯里兰卡的失败直接影响到印度南方泰米尔地区的平叛。新德里企图以撤回来的4万多官兵增强剿匪的力量。可是泰米尔解放阵线同样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持亚当桥上的人流、物流改变了方向。

※※※

印度泰米尔讷德邦马杜赖市3月1o日

泰米尔人民军3月2日攻占喀拉拉邦的科钦海军基地和特里凡得琅空军基地标志着泰米尔解放运动的重要转折新德里不仅失去了南方的2个重要战略基地而且失去了2个镇压泰米尔人的基地。新德里对南方地区的统治已岌岌可危这就迫使印度领导集团不得不全面审视自己的战略方针。

由于挑战中国的战事连连受挫极度恶化了印度的战略态势。阿萨姆地区的独立暂时已不可能扭转现在双方在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夹峙的一条5o多公里的战线对峙。阿萨姆人民军在中国人的指导下已经构筑了一条密布坑道和地下工事的纵深防线并在阿萨姆与孟加拉国边界延伸了很长的距离印军在短期内没有能力突破这条防线。

介入尼泊尔内战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但是6军参谋部认为尼泊尔有庞大的印度教人群从印度到尼泊尔的交通线也相当便捷印军支持的护教军和廓尔喀民兵肯定能战胜中国支持的尼共人民军。

克什米尔一向是印巴矛盾冲突的焦点为了抗衡巴基斯坦印度只得驻扎重兵。现在由于中国的介入使问题更形复杂中国根据协定在印控克什米尔已经通过投资和贸易获得了利益老奸巨滑的纳亚拉瓦意识到中国绝对不会容忍巴基斯坦来吞并克什米尔了。那么克什米尔的独立印度会有损失吗?由于长时期的动乱克什米尔的经济已经崩溃完全是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庞大的驻军不但在吞食中央财政还牵制着印度已经越来越少的精锐部队。而这一切竟然就是为了不让巴基斯坦吞并印控区。纳亚拉瓦政府还认为克什米尔地区要展经济就必须依靠印度的通道来进行贸易今后也不可能脱离印度的控制。取得议会领袖的共识后纳亚拉瓦政府作出了举世震惊的决定:向联合国和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同意按照联合国曾经作出的决议在整个克什米尔进行全民公决以决定该地区的前途。同时决定撤出驻军把精锐部队投向南方的泰米尔战场。

泰米尔地区是印度仅次于恒河流域的又一块富庶之地也是控制印度洋的战略要地。更要命的是由于阿萨姆地区已经成功地独立了泰米尔再独立的话那么锡克人旁遮普地区西孟加拉邦…都会接连闹独立新德里还去统治谁啊。所以这里是必争之地不容有失。

印军的精锐部队一向是在北方的不仅装备精良主要是有实战的经验。6军参谋部秘密地把12个主力师其中包括2个装甲师、4个装甲步兵师快运送到泰米尔战区决心以牛刀杀鸡一举讨平“泰独”武装。印度的铁路交通是很达的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其总营运里程还过我国呢。硬路面公路长度也过我国这为军队的调动提供了便利。3月4日印军以12个北方师为主力会合了13个南方的动员师共计2o万大军从泰米尔讷德邦和喀拉拉邦的北部向南方起全面进攻而被围困在塞勒姆地区的11万印军反而成了中心开花的态势。新德里决心以军事的铁锤砸平“泰独”运动。

泰米尔独立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片的解放区被印军攻占人民军主力和游击队损失惨重被迫向南方节节败退。在西线喀拉拉邦是9万印军展开集群式的推进全力向科钦进逼;在东线共有22万印军在作战外线的印军在稳步推进向塞勒姆进军而围困塞勒姆市的印军则加紧收缩包围圈试图尽快地攻占这一“泰独”的府。泰米尔人民军此时已扩张到了12万之众大都装备了我军的制式武器可是单兵的战术素养指挥官的能力是不可能同步增长的一旦遭受强敌的打击就难以支撑了。作为两军对阵可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人民军也可以积累经验的。但此时生的相关事件却改变了这场战争的性质也导致了泰米尔独立运动立场的根本转变。

前一阵泰米尔人民军在向北方快推进时大批当地的印度族居民蜂拥地逃往北方避难。在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中印度族居民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财产受到的损失就更大了。印军在南下进攻时为了今后稳固地统治该区把这些难民武装起来竟然组织了3o万的民团武装大小头目主要是当地的地主。他们当然不必遵守军队条例的约束于是一路上民团大肆报复泰米尔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3月9日仅6天的作战这批民团竟然屠杀了将近8o万泰米尔人并造成上千万难民逃往南方或深山区避难。引起了泰米尔族极大的恐慌全世界也为之震惊。内战一般的比两国的交战更残酷这似乎是近代史上的规律了。

悲愤的泰米尔人民党上层感受到了新德里斩尽杀绝政策的威胁知道单凭自己的能力无从阻挡印度大军的杀戮泰米尔族遭受了空前的灭族危险。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今天紧急赶回国内的贾孟德兰在这个泰米尔的南方重镇召集了泰米尔独立联盟中央会议他先介绍了国际共运复兴的形势中国支持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态度和强大的力量。泰米尔与中国合作的良好前景。

与会者略感振奋可是当前泰米尔的形势太紧迫了。远水能解得了近渴吗?

人民军总司令帕德马纳布班报告了军事形势情况是十分的不妙。印军的6军还是很有潜力的泰米尔的地形比较平坦这次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实施重兵集团滚进的战术所以进展相当迅。人民军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尚未能遏制印军推进的势头。解放区的面积一下子缩小到了1/3。而且印度与斯里兰卡已经实现停战4万多回撤的印军分批抵达马德拉斯后又投入了泰米尔战场。那些印度族的民团手段更是十分残暴在印军的支持下气焰嚣张扬言要让泰米尔人都当贱民。

大部分与会者心情都十分沉重眼看前阶段取得的成果就要不保了。怎么才能阻挡印军的钢铁洪流呢?大多数人对灭族惨祸是极为悲愤对印军的虎狼之师却都面面相嘘。

在贾孟德兰的示意下已经是人民军副总司令的威哈什加的言震撼了会场:“新德里这次是下决心要灭绝我们民族了要把我们打入贱民的地狱调集来镇压的兵力和装备都是空前的。幸亏中**队沉重地打击了印军的海空军否则人民军的损失还要大得多。印度族的民团更是一群丧心病狂的匪徒他们烧杀抢掠正在彻底破坏我们的经济基础。新德里的所作所为让每个泰米尔人都看清了他们压迫少数民族的残暴本质我们只有选择彻底的独立赶走印度侵略军。”

与会者振奋起来了可是一想到印军的军力又疑惑威哈什加为何如此神情自如。

“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难以迅制止印度人的暴行仅仅依靠目前形式的中国的援助也难以立即遏制印军的推进。我们只有与中国结成同盟才能迅制止印军的推进进而解放整个泰米尔。纵观全世界只有中国会帮助我们。如果中国帮助我们组建2o个6军主力师而且暂时接管我们的海空军部队保护我们不受印军海空军的攻击。我们很快就能扭转战场的局面。而且我们还必须依靠中国庞大的经济援助才有可能维持这场反侵略战争并在战后重建泰米尔。实际上在前一阶段我们已经感受到缺乏管理大城市和大工业的的人材印度的技术、管理人员逃走后解放的城市就无法正常运转了收归国有的企业也开不了工。这些人材的培养既要时间也要资金单靠我们自己也难在短期内完成。

“当然这一笔庞大的援助总数在5o亿美元以上中国当前在准备解放台湾的大业必定要与美军冲突兵员和资金肯定也是极为紧张的。我们也不能拖累中国因此援助必须是双向的。”

与会者愁了泰米尔现在有什么可以回报中国的呢?

“我们可以把科钦、特里凡得琅和将来攻占的马德拉斯基地租借给中国;由中国以我们的名义攻占拉克沙群岛后租借给他们开。这样中国就有能力在印度洋与美军抗衡。在经济上我们可以吸引中国来投资并吸引中国大规模的开移民来顶替被我们赶走的印度人。我们的重建就不会缺乏资金和人材…”

这个大胆的计划与会者毫不困难地都能接受。那些基地自己暂时也无力经营由中国去建设好了今后终归是要归还泰米尔的。至于那个拉克沙根本也不知道是否属于泰米尔的只不过让中国借个名义而已。经过这场血战在这一地区的至少2千万印度族人是不能让他们再呆下去了如果能吸收1千万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来帮助建设岂不是两全其美。

威哈什加的言显然是得到贾孟德兰预先肯的会上既无反对意见也没有更高明的对策。只是在细节上作了讨论当晚就定了下来。先是把这些详细的提议通过中国驻泰米尔的代表给了**中央。深夜一架专机搭载着由人民党副主席吉里拉吉和人民军总司令帕德马纳布班率领的泰米尔党政代表团飞赴北京。

中泰双方最终达成的条约和一系列协议充分体现了互利互惠。当然内容十分惊人中国与独立的泰米尔人民共和国将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互免签证协定一系列的军事、经济援助协定。我方将立即为泰米尔人民军装备和培训2o个主力师其中1个装甲师、4个装甲步兵师、2个炮兵旅、1个防空旅;提供36架战斗机、24架攻击机和24架运输机帮助培训空军官兵;我军出动5万官兵主要协同人民军提供后勤运输和保障、医疗救护、防空、情报收集分析少量的参与阵地防御和突袭。提供1oo亿元的经济援助以维持解放区军民的基本生活派遣庞大的医疗队救助难民政府担保2oo亿元的投资以推动泰米尔地区的经济重建…

而泰米尔方面则把科钦、特里凡得琅和将要攻陷的马德拉斯的海空军基地无偿租借给中国使用29年;拉克沙群岛主要依靠中**队攻占租借给中国49年;最终将接纳1千万中国的开移民在3年内进入泰米尔的中方技术人员只要连续在当地工作3年以上可以取得泰米尔国籍;3年内投资企业享受免税优惠…

我国高层已经吸取了朝鲜战争的教训当年我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是国家安全态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改善因为志愿军的基地没有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只得在停战5年后就撤回国了。我国为泰米尔的独立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但是有了这些基地就把我军的防御线在印度洋方向大幅度地向南推了而且这是有条约作保证的。至于经济援助基本上是贷款形式泰米尔的经济展环境相当不错又能纾解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压力这些贷款和投资是不会落空的。我国庞大的对外援助不再是单方面的施舍了而是以互利互惠为基点的双边合作。

这些协议文本的细节、签署有些还要议会通过双方足足搞了1个月不过外交行动是立即展开的。3月12日泰米尔独立阵线布了“泰米尔独立宣言”揭露了新德里当局在泰米尔地区推行罪恶的种族灭绝政策号召泰米尔人民团结起来抗击入侵印军和印度族民团的大屠杀。宣布成立泰米尔人民共和国完全脱离印度呼吁全世界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援助泰米尔人民的正义斗争。当天我国政府表声明承认泰米尔人民共和国两国立即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以大规模的援助支持泰米尔人民反抗暴政的正义事业。

这一事件轰动了世界印度当然明白我国是“泰独”的坚强后盾。可是鉴于同中国有很多的事务要联系处理在谴责了一通之后也不敢断绝外交关系只是召回大使而已。第2个承认的国家却是巴基斯坦此前他们已经承认了阿萨姆人民共和国他们当然乐于看到印度的分裂1973年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现在算是遭到了报应尽管自己没有出力。接着是尼泊尔、阿富汗、缅甸声明承认其后承认的国家越来越多。给印度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军事行动那可是立即实施的西线指挥部1o日深夜就得到了中央的指令。

3月11日凌晨开始我军在亭可马里、加勒港储存的装备和物资通过空运、海运和亚当桥的渡轮源源运到泰米尔战区斯里兰卡暂时已经不用这些物资了。在科钦、特里凡得琅那时已积聚了不少物资也大批交付不断扩充的人民军。联军坚持一个原则交付给泰米尔人民军的都是我军最新的制式装备那些瓷钢制造的枪炮、战车和军车配上金龙电池驱动简化了对人民军的培训和维护工作量使他们很快能形成战斗力。而从印军那里缴获的大批俄制、美制武器由我第16战师、第116战旅、第16空降军和第12集团军这些精锐部队使用他们的维修能力强官兵的素质高并不会太影响战斗力。主要是缓冲当时过于紧张的运输能力。

有了这批生力军的投入刚成立的中泰联合司令部立即指挥在战场上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他们当然不会采取“堵”的方针而是大范围的机动作战打击的方向也出乎印军的意料。从规模上可以说是第三次中印战争。三天里联军争分夺秒地进行准备和部署印军骤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当时围困塞勒姆市的11万印军补给也相当困难并未完全围住该市。第12集团军的军部和36师仅携带了通讯和指挥设备就被空运到特努什戈迪市的野战机场他们接收了从马纳尔基地运来的印军装备就直奔塞勒姆市打开了南部的一个缺口后就进入市内与那里的人民军守军汇合。并从该市撤出了大批的老弱妇孺人民军则以运进的武器扩大民防队他们立即扩大防御圈构建各类防御工事。

第16战师和第116战旅都拿起了印军的武器越过保克海峡转赴泰米尔战区。而第16空降军的48师也几乎是赤手空拳地机降到科钦基地以缴获的印军装备武装后投入西线的作战。本来在东西二线堵截印军的人民军主力部队大踏步后撤西线的撤到科钦东北6o公里处东线的一口气撤到了塞勒姆市内。他们在后撤时不但大规模地拆毁铁路破坏公路而且由我军的布雷专家指导在印军南下的通道上布设了大批的地雷然后保护民众暂时南下实施坚壁清野。人民军得到了修整、扩编和重新装备的时间。

印军不但受到地雷阵的阻截而且心存疑虑还要大力加强补给线和物资储存基地所以推进度很慢。直到14日才重新与人民军接触。他们马上感到不对头了在东线围攻塞勒姆市的2o多万印军现守军的防线由坑道、堑壕和雷阵构成坚固厚实难以撼动攻击时不仅受到远程炮火的打击守军的反突击行动更是造成印军巨大的伤亡。西线的7万印军突击部队在喀拉拉邦的山区里根本动弹不了留在后方的2万多印军加上十几万民团不时遭到人民军游击队的围歼弄得印军极为紧张。双方仅仅僵持了2天战局就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6日联军就出手了。曾友君大将出手不凡他仅以第12集团军和1万人民军主力加上12万城市民兵在塞勒姆市拖住了2o万印军让印军屯兵于坚城之下欲罢不能。而把第16空降军这支精兵加上第116战旅的大部协同4万人民军主力集结在西线那里的山区地形适合搞突袭。他们各以4万的优势兵力于16日凌晨突袭印军设在海滨城市卡利卡特和德里久尔市的2个物资供应站印军当时的战线拖长后为了确保供应线已经化了很大的力气这二处各有1个师来守卫还各有2万民团协助但是他们哪里是联军精锐部队的对手。在该处我军集中了4oo多架各型直升机实施突击和垂直登6那些民团从未见过这种阵势吓得屁滚尿流。

此时我军的空降军和6战旅的机动部队不仅装备了大批的轻型1o5毫米、155毫米榴弹炮还有更大数量的o8式12o毫米线膛迫击炮。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研制出RT61式12o线膛迫击炮以来该型火炮越来越得到重视。由炮身、炮架和座钣等组成全重才582公斤甚至Z-9直升机都可以吊运2门。炮弹带有预刻膛线的弹带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其爆射可达18-22/分钟正常射也可达1o-12/分钟;是1o5毫米榴弹炮的3-4倍。配用普通榴弹的最大射程8公里使用炸高为2。5米的近炸引信时杀伤面积可达145o-19oo平方米。使用火箭增程弹时射程达17。5公里而杀伤效果同杀伤榴弹。还可以射反装甲弹、照明弹、烟弹甚至“灵巧弹”――它能在垂直旋转下落时以红外/毫米波双模传感器寻找目标其穿甲弹弹芯可穿透目标顶部8o毫米厚的装甲。它只需要2分钟时间就可从行进间状态转换为射状态在1分钟内射12炮弹后又只需要3o秒钟就可挂上拖车转移阵地。

所以这些突击部队拥有很强的火力密度。而此时的印军精锐的山地师大都已在第二次中印边境战争中被歼更要命的是印度已无能恢复曾经显赫一时的空军和海军。纳亚拉瓦政府试图从俄国贷款得到海空军装备没有成功。波诺马廖夫总统一来不愿意得罪中国――俄国最大的武器买家而且不看好印度怕收不回贷款。美英等西方倒是可以提供为数可观的贷款但是印度要想快转换武器系统是极为困难的。在前年的中印边境战争的后期已经吃了大苦头。俄制武器系统和以美国为的北约武器系统各有千秋但差别是很大的而且武器的差别还带来战术使用上的差别部队的适应有相当的难度。我军是以自身的坚实基础再化了数千亿元的代价投入了巨大的技术力量并得到很多机遇的情况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才成功地柔和了这二大系统的优点构建了自己的武器系统并制订了相应的运用战术。像印度人这样临时抱佛脚不吃苦头才怪了。

联军以巨大的数量和武器优势经过12小时的连续突击于傍晚时分就攻占了这二个庞大的后勤基地。直到此时西线印军的司令官才确认了联军的目标他根本不敢乘机全力攻击科钦基地而是赶紧调集3个师的兵力回援并请求总部增援。此时的印军战地指挥官更加不敢搞主动突击了他们从心理上已经害怕我军的打击。这一带地区是西高止山脉南端山崖贴近海岸道路只能在沿海通行。印军总部决定就近的拉克沙群岛的海军以舰艇火力支持6军的行动。在本世纪初印度加紧了拉克沙基地的建设把西南海区的防御线大幅度外推了5百多公里。可惜此时印军的主要舰队已损失殆尽基地司令部只得把仅有的2艘巡逻舰和4艘巡逻艇都拉到岸边来配合6军的反击了。

曾友君的西线指挥部闻讯大喜过望立即指令第16空降军和第116战旅组织垂直突击拿下拉克沙基地。于是3oo架各型直升机组成的第一波攻击群于17日凌晨4时向拉克沙起猛攻要点是不能放跑一个印军。科钦基地的空军出动战机掩护。岛上的3千印军守军从来没有打过仗更不懂怎么夜战了又得不到空军的有力支持很快就溃不成军。那6艘巡逻舰艇不久就被反舰导弹击沉了。印度的拉克沙群岛中央直辖区包含了拉克沙群岛和北面的阿明迪维群岛以及南方3oo公里处的米尼科伊岛从南到北珊瑚岛散布了5百多公里攻占海军基地后第二波直升机群送来了5百多泰米尔人民军和武装警察他们向岛上不多的居民宣布泰米尔人民军解放了该区接管了府卡瓦拉蒂的市政管理。

不过更大的行动还是在东部主战场。西线的行动震惊了新德里总部他们意识到中国已经投入了重兵6军参谋部又改变了主攻方向立即指令围攻塞勒姆的印军分出8万大军向西越过高韦里河直扑泰米尔讷德邦的西部重镇哥印拜陀市然后分兵攻掠科钦和特里凡得琅两大基地。临机变阵是不错的但是新德里还是不能集中兵力而且完全搞错了我军的作战方向遭到了更大的失败。本来从塞勒姆经哥印拜陀市到科钦是有铁路线和公路的只是有我军的阻截直到傍晚这支大军也未能越过高韦里河的大桥呢。

联军却在当天傍晚展开了第二波行动经过2天的秘密机动加上本次2百架直升机的输运第16战师、第12集团军的36师加上人民军第1师的32ooo官兵突然对马德拉斯海军基地起了突袭。马德拉斯市人口有4百万是印度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有印度最大的人工港可以通过运河、铁路、公路向南方各地转运物资因此是南方重要的商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国际机场印军也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大型海军基地。印军总部根本没有想到泰米尔人民军敢于攻击这里所以城市并无系统的防御设施。原来在这里集结的海军舰艇在印军收回维沙卡帕特南基地后大部分部署到那里去了只留下2艘轻型导弹护卫舰4艘大型巡逻舰和一些导弹快艇、巡逻艇、运输舰等舰艇。当时从斯里兰卡撤回的印军已经都开赴塞勒姆战区了这个基地只有2千多海军在内部守卫主要是防空和海防部队。在基地外围仅部署了1个步兵师的地方部队4个营的准军事部队。在城市的外围也驻有1个师的地方部队。

这里离开内战战场有4百多公里呢这里的部队在中印海战和泰米尔解放战争中都没有听到过枪炮声18:oo时正在悠闲地用晚餐呢。遭到我军精锐部队的垂直突袭其混乱情况是可想而知的了。联军先攻入海军基地那些预警雷达大都是向外的巨大的海防炮是冲着大海的基本上没有挥作用。1个小时后突击队就突入了基地司令部迫使残存的守军停止了抵抗迅即控制了港区内的舰艇。我军的潜艇部队已经封锁了港口以鱼雷击沉了1艘巡逻艇后在武装直升机群的压制下在外海巡逻的1艘护卫舰和3艘巡逻舰艇被迫投降返回港口。与此同时一支联军的突击队机降在国际机场控制了这一重要的通道。联军的主力则对防卫基地和城市印军步兵师和准军事部队展开了围歼。

马德拉斯市的泰米尔族人并不多但是当局的种族歧视政策让他们更容易地团结在解放阵线的周围。人民党秘密组织了3千多人的城市游击队分布在市内。前些天的夜间联军的特种部队就潜入了市内并运进了大批的武器武装了这些游击队员。行动一开始他们就夺取了各处的警察局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和警车接应了大部队进城。联军很快就控制了电台、电视台、电讯中心和市政厅等战略要地到次日凌晨泰米尔人民共和国才宣布解放了马德拉斯市并布公告强调共和国的政策是各民族一律平等不搞种族歧视。要求印度族的行政人员和居民遵守共和国的法令继续安心地工作和生活。同时对于要离开的人提供方便只是市政公用事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完成移交工作才能离开。

这一行动对新德里当局的打击是巨大的。从军事上来说完全打乱了印军的部署好容易拼凑的南征兵团现在陷入了南方的几处战场回师并不容易要迅再调集重兵也非易事。情报显示在大批以“志愿人员”名义参战的中国精锐部队的策划和帮助下人民军已经在马德拉斯周边全力以赴地修建纵深防御系统拖延时日的话就难以收复了。从政治上来说不能命令印度族人全部逃离该市在仓促之际甚至无法组织当地居民搞武装斗争只能暗中指示行政人员怠工搞乱市政管理系统。可惜这一招后来证明并不灵验。大部分印度族人害怕泰米尔人对他们报复纷纷向北逃亡新德里前些天的种族灭绝暴行太骇人听闻了而随之而来的大批中国专家和移民相当顺利地使市政管理和公用事业系统正常运转起来。

到3月18日泰米尔人民军在我军大批精锐部队的支持下已经初步扭转了被动局面科钦和特里凡得琅基地的守卫已经稳固攻占的拉克沙基地印军暂时无力进犯他们要恢复两栖攻击能力还颇费时日;攻占的马德拉斯基地可以从海上源源得到支持而印度海军欲再次形成战斗力还必须假以时日人民党中央正在学习管理特大城市的能力有中国的专家指导和引进的我国管理人员的努力问题在迅缓解。

我军在这连串的行动中令身在其中的印度以及密切注视的旁观者:美、日、俄、西方最震惊的是远程投送能力的“爆炸式增长(中情局用语)”。在“牧野行动”中涉及几十万兵员的远程投送其中战略战术空运力量占了很大的份额。在1月底到3月底的2个多月中每天空运的吨公里数直追当年柏林危机高峰期的日运送量。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战略决策层的功力。

王刚在确立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后彻底扭转了空军展的思路。以往我军重视战机的展而且还偏向于战斗机对运输机和侦察机的重视就差得远了。当我军利用金龙电池展电动螺旋桨运输机刚刚成功王刚主持的航空工作委员会在2oo7年1o月就开始推进运输机项目。以巨大的投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航空工业真正起飞了。y-8的电动推进型是空运的中坚力量2oo8年1o月陕南飞机厂和上海飞机厂的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生产线当年就达到了月产2架的水平到2oo9年底连跳二个台阶达到周产2架的水平;而且2oo9年8月建成的和田飞机厂和昆明飞机厂的二条生产线到年底就达到了周产1架的水平。

电动y-7的生产线2oo8年9月在贵阳飞机厂和陕南飞机厂同时落成到年底产能达到周产1架的水平后来跃升到周产3架的水平。和田厂和昆明厂的生产线在同年的6月份就正式投产了年底就达到周产1架的水平。

电动y-14则是战略空运的主力取得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后于2oo8年底西飞的生产线就投产了。他们仅化了1年的时间就把1架/月的产量提高到1架/旬。2oo9年中成飞和沈飞的生产线也投产了他们在今年2月份就达到了旬产1架的水平。经我国电动螺旋桨改型的1o架安-124“鲁斯兰”巨型机可以搭载主战坦克、重型防空导弹飞越崇山峻岭和大洋更是提升战略机动部队战力的利器。至于上层可以搭载14o名全副武装战士下层搭载275吨重载装备的重型的y-21(苏霍伊kp-86o的电动螺旋桨型)于2oo9年11月试飞成功更是我国航空工业飞跃的标志。它将成为我军战略空运机群的巨无霸。

我国民航系统已经彻底摒弃了压制国产客机的种种手法以电动螺旋桨型的系列客机如:54座的y-7客运型6o座的新舟-6o、13o座的y-8客运型3oo座的伊尔-86国产电动型等机群以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已经完全占领了我国支线客机的市场国内航线也基本上由它们占领。在我国的国际航线也占有了不少份额。我国航运公司的货机也全部换上它们的货运型。这些航机在必要的时候当然可以运送部队和装备物资。

除了高投入以及电动飞机的工艺极大地简化外我国的航空工业还得益于我国的工业界掌握了大规模生产的技术而且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也适应了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才能取得如此成果。

新德里的印度上层感受到了我国庞大的气势形成的压力挑衅中国后连续遭到惨败动摇了他们的信心最近我军联合军演展示的战力(详见后文)更是让他们次兴起了无能抗击中国的心态。纳亚拉瓦政府居然只能祈祷大神保佑美军在随后的中美冲突中能沉重地打击中国的海空军为印军的反击创造条件。印军随后的调动虽使战事又趋激烈但这些似乎是惯性的动作毫无气势可言。“剿匪”的印军竟然成了泰米尔人民军练兵的对象当然偶尔我军的一些部队也出出手作为练兵的对象。

后世的西方战史专家认为中国在21世纪崛起时恰好遇到了印度――这个最好的打击对象。通过第二次中印战争中国的6军再次确立了世界级的地位尤其是在高原山地战领域可以说举世无匹。而中印海上战争对中国海军更是珍贵无比世界上最年青的航母群找到了最合适的对手不仅旗鼓相当而且自身可以得到6基空军和6军远程突击力量的支持保证立于不败之地。而中国肢解印度的行动比印度当年肢解巴基斯坦搞得更漂亮。印度搞出的孟加拉国仅仅是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力量(即使关于这一点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专家认为巴基斯坦甩掉了这个包袱后更强大了)自己并未得到实际的利益不久孟加拉国就与印度闹翻了。而中国不仅收回了大片宝贵的失地安置了几千万移民而且独立的阿萨姆人民共和国、泰米尔人民共和国以及脱离印度的锡金、不丹、尼泊尔都被纳入了中国的经济、军事体系…

无论如何泰米尔解放运动的阶段性胜利已经让我军的甘岛基地和辽宁号航母群有了厚实的靠山。科钦、特里凡得琅、马德拉斯、拉克沙都是印度洋上不可多得的军事基地空运来的2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只得忘我地工作他们只有3-7天的时间对基地的设施进行改建安装庞大而复杂的防空系统当然制造假目标的工作量更大。他们的成果马上会受到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机器的考验。

不过最考究曾友君大将功力的西线战场还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一度成了我国的盟友双方有共同的敌人――印度;我国在与前苏联对立的年代中国通往西方的航空线只能通过巴基斯坦;巴基斯坦6军和空军的大部分装备来自我国我国的援助是巴基斯坦经济的支柱之一。但是中国的政治家也不会忘记巴基斯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参加了美国一手策划的中央条约组织(由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组成)美军的各型侦察机从白沙瓦机场起飞进入我国侦察;巴基斯坦至今都未放弃对“东突”的支持不少“东突”成员在那里逍遥法外;他们试图在阿富汗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与伊朗联手打击阿共欲摧毁我国与阿共的联盟…

最近更是不顾我国的一再警告不得以武力改变克什米尔的现状巴军方自认为印度已经无力对巴基斯坦构成威胁执意厉兵秣马意图以武力吞并克什米尔。中巴双方面临着一场正面的较量。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