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醒狮 > 第九节 初战锡金

第九节 初战锡金(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界之地城领主 长生问道 左手恶魔右手爱神 异能警花 清虚 圣石锻造师 蹈海 生存法则 美人权术 读档人生

我军在东西线作战部队可以说是采取了全攻型的攻势作战模式相比起来在锡金的集团军实施的作战模式可以说是上甘岭式的顽强防御。6月2日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我军就直达锡印边界以北1o公里处的峡谷口。噶伦堡-甘托克公路到这里就进入了弯曲险峻的高山区峡谷口的2座山包犹如二座门神看守着公路的入口。东面的一座标高为978米西面的标高914米相对高度只有2oo米不到些。我军将在这里利用有利的地形阻截印军消耗印军的有生力量。当然目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修建有效的坑道系统这可是我军的拿手好戏。

峡谷口6月6日6:oo

早在6月3日驻扎在噶仑堡西部的印军第6军的第18步兵师当时接到东北战区司令官的指令后紧急向北以战斗队形推进越过印锡边界后极度紧张地准备迎击中**队的冲击。在前面侦察的装甲车报告说公路上没有任何路障但峡谷两边及峡谷口的二个小山包上有中**队构筑的工事并且仍可看到他们在加固工事。一个团的先头部队抵达峡谷口近处时已是中午时分。由于这一线的兵力仍在结集中师长迪尔施少将命令作试探性的攻击。正要在装甲车的的掩护下起进攻的印军突然听到汽车的喇叭声大作从峡谷口涌出了一支稀奇古怪的车队。前面是一辆插着白旗的卡车不停地按着喇叭一见到印军的装甲车卡车马上停了下来车上走下一个人来。一位参谋人员迎了过去原来他是印度政府派驻锡金北部的一个地方官员。

看到这支五光十色的“部队”弄得得到急报的第18师师长迪尔施准将瞠目结舌当然只好命令放行。后面还有大批人马是步行过来的原来是锡金的行政管理人员组织了大批车辆把在甘托克及其附近的2万4千多印度人以及西藏叛乱人员及其后代竟然有1万9千多人全部集中起来;还有近4ooo个尼泊尔族人也要求回国。除了有自己汽车的人自行驾车离开以外其余人士由锡金临时政府借用志愿军的军车和甘托克市内的公共汽车把他们送到战线附近并给他们瓶装水和面包等干粮让他们自行通过战线。每一支队伍的前面都有印度的地方官员打着白旗开路。

迪尔施少将急忙报告战区司令官普拉德尔中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展开攻击行动。这时预警机已经调来锡金的战区中将命令派出侦察机前往查看。侦察机在高空小心翼翼地越过了峡谷口突然接收到各个方向射过来的雷达波束但是并无防空导弹和战机来迎战。只见底下的公路上仍有大批车队在输送撤离人员。再向甘托克方向前行就从机载雷达的屏幕上看到中国战机的光点赶紧返航幸好并未遭到追击。从撤离人员的口中知道沿途的中国部队正在加紧修筑工事并没有大批部队要追击过来的迹象。但是在甘托克、辛吉和拉成等各个城镇来了大批的中国文职人员接管了市政管理不少印度移民还说来了不少人接管了他们的农场和牧场。战区司令部认为中方为了稳定已经被锡金的大量行政管理工作捆住了手脚又忙于在东西线展开攻势肯定无力再在锡金向南扩展了。既然地面暂时不能进攻就派高空侦察机反复侦察标定防空雷达的位置。从3日下午起直到5日中午时分撤离的人流才结束。

今天接管了这一战线指挥权的锡金集群司令官贾吉尔中将决定展开试探性的攻势他把集群司令部设在西里古里市的北郊6军总参谋部指令东北战区和北部战区也抽调一些主力部队归锡金集群指挥。中将把东北战区调集来的第6重型装甲师的6辆重型俄制T-9om坦克开进到公路的二侧以直射炮火支持攻击部队由18师的第71团和第72团分别攻击公路二边的978高地、914高地。现在第6装甲师的48门俄制2c3式155重型自行榴弹炮(俄国已经按印度的要求把152毫米的口径改成了155毫米以便使用西方的弹药)的齐射揭开了锡金收复战的序幕。其实序战的重头戏还是在空中。

一架a-5oII预警机和一架刚从英国引进的地面协同指挥机在空中指挥由24架Lac印制轻型战机护航24架苏-3o重型对地攻击机对侦察机标定的位于峡谷二侧高地上的防空雷达、防空导弹和高炮阵地实施猛烈的空中打击。由于并未接近甘托克机群没有受到中国战机的截击所以Lac战机很轻松。而苏-3o一到目标上空就现防空雷达比侦察到的要多得多它们立即射反辐射导弹进行攻击被击中的目标冒出阵阵烈火浓烟。可是直到它们射完导弹还现有几座雷达站在射波束而且热成象仪在这些雷达边上显示出热点显然这是为雷达供电设备出的。苏-3o又扑过去用机炮和火箭弹扫射连同那些伪装隐蔽上有漏洞的防空导弹和高炮阵地也一并予以扫除。

印空军的第一波攻击取得了显赫的成绩显示在司令部的战情显示屏上的成绩是消灭了:31座雷达站、12个防空导弹阵地和14个高炮阵地。中方的高射炮火力并不猛烈。第一波战机返航时才遭到2枚地空导弹的袭击一架苏-3o被击落。第二波42架战机改为12架Lnetbsp;战机护航3o架“美洲虎”实施对地攻击又现了大批的防空雷达自然悉数被反辐射导弹摧毁印军的战果表再添29座雷达站。而且在短短的4o分钟间隔里中国的防空部队又树起了不少隐蔽得更差的防空导弹射架和高炮阵地在“美洲虎”的扫射下战果表又加上了17个防空导弹射架和12个高炮阵地。那些目标被摧毁时的爆炸和升起的火球十分壮观飞行员们心花怒放似乎看到了肩章上星星在增加。突然4架“美洲虎”现在公路贴近崖壁处停着6辆轻型坦克在热成象仪上还有它们的图象它们的飞行员一下子扑下去射了反坦克导弹6辆坦克冒出了浓烟。可是峡谷对面的坑道中6枚地对空导弹直奔它们而去二架飞机被击中后直撞山崖立即化作二团火球。另二架冒着浓烟返航不知能否回到基地。印军虽然损失了一架苏-3o3架“美洲虎”(一架遭重创的在半路坠毁飞行员被弹射跳伞幸免于难)一架重伤。成绩可是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第二天司令部参谋人员面对的是一份技术部门送来的光谱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对被击中的目标出的烟火的光谱分析与正常的导弹或柴油机爆炸产生的光谱比较差距太大战果报告不可信。但参谋人员一口咬定成绩是真实的光谱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中国的电动装备被摧毁时出的与柴油机的不同)

印军的地面进攻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先说71团对978高地的攻击这个高地比较靠南相对高度也不过2oo多米。地面炮火进行了3o分钟的急袭猛烈轰击侦察机标定的坑道和工事空中还有8架卡-52重型反坦克直升机也在半空中对目标射火箭弹。T-8ou和T-9o坦克也开到二山之间的公路两侧进行炮火轰击。但卡-52或坦克都不敢冲入二山夹峙的坦荡的公路对二边的小山包的反斜面实施打击唯恐遭到峡谷二边和小山包的四面围攻。

高地上的守军毫无反应于是炮火延伸到高地的反斜面和峡谷二边的山坡上由侦察机标定的目标。已经运动到山脚下的一个加强连立即展开冲击他们的动作十分符合规范在南坡三人一组的步兵互相掩护着向前跃进后面的小型迫击炮和重机枪则不断地向前移动以火力进行掩护。前3oo米的缓坡推进十分顺利整体已经上升了5o米。此时太阳已经升起山坡上升起了状如轻烟的薄雾。接下来的一段路坡度陡起来了而且地形也复杂了进攻的部队只能沿三条山道往上推进度也慢了下来。在低空盘旋的直升机也不敢再射火箭弹了怕碎石滚下来砸伤自己人。攻击部队又爬了将近2oo米已经升高到1oo米高处离山顶只有一半路了。突然一批迫击炮弹越过了山顶落在了三条山路的印军人丛的低空中猛烈爆炸峡谷二边的高地上的轻型榴弹炮也以高射角射榴弹准确地落入印军的头上炮弹都在低空爆炸杀伤力十分巨大。5分钟的猛烈炮火杀伤了大半的攻击部队炮击一下子就停止了。战场上又是一片寂静只有不少伤兵出了痛苦的呻吟。那些在后面掩护的迫击炮和重机枪都不知道往那里打正面还没有现敌人呢。剩下的4o多个印军士兵还得分出人手照顾伤兵。团部只好命令他们抬着伤兵撤下来第一次进攻还没有同对手正面交锋就失败了。进攻914高地的72团的部队也是被背面的迫击炮和榴弹炮击退的。

过了2o分钟印军出动侦察机对高地的反斜面和峡谷二边的坑道工事进行严密监视Lca战机则在空中掩护。仍然是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在炮火准备后动攻势空中还是8架卡-52提供火力支持。进入三条山道前大部分人员隐蔽每条山道一次是二个小组冲锋3人小组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次居然没有遭到炮击18个人就通过了这段危险的山道。第二批的18人刚要冲锋突然从高处的8个坑道口出现了双联装的短身管高射炮它们向盘旋在半空的直升机一阵猛烈的扫射立即有3架卡-52被击中要害当即空中爆炸还有2架也冒出了黑烟其他3架赶紧升空撤离最后的一架又被击中起火。印军的炮兵很快就标定了目标射炮火但是高炮早就退入了坑道的深处。而在18名印军旁边的坑道内跃出了十几名身穿迷彩军服的解放军战士以逸待劳地一举歼灭了这18名气喘吁吁的印军士兵得手后立即退入了坑道。印军的炮兵不敢向他们射击怕炮弹的散布会误伤下面不远处的印军。

这一下印军的前线指挥官为难了大批人冲上去遭到炮火袭击时损失太大少数人冲上去无疑是送死。印军的迪尔施准将只好再次请求司令部派遣对地攻击机压制中方的炮火。并增加进攻部队的兵力要求一举夺取二个高地。于是当12架苏-3o飞越高地后二个连的印军向978高地动了第三次进攻。(当然印军也同时向914高地起了进攻)提供正面火力支持的卡-52仍是8架不过这次盘旋的高度也高了不少也离高地远了一些只要现目标再冲过来也是没有问题的。高空还有侦察机和12架Lca战机的掩护。远处的预警机严密地监视这一带的空域。这次的进攻声势真不小。印军那里知道在高处的几个隐蔽的坑道口有好几双眼睛一直在注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情况早就汇总到军的指挥部高拓海少将决定给印军来点狠的以结束今天的攻防战。

突然印军的苏-3o和高空侦察机同时现峡谷西边的高处有三个防空雷达射出波束高空侦察机指挥3架苏-3o立即去扑灭这三个雷达站。三架苏-3o刚扑向西边的目标峡谷东边的高地上又冒出了4个“雷达站”这次侦察机上的指挥官只派了2架苏-3o去攻击目标。问题是那些苏-3o刚转向目标攻击员惊讶地现那些“雷达站”居然向远处移动了5oo多米虽然他们也知道在如此险峻的高地上不可能作这样的机动但这些苏-3o攻击机还是迅即追了过去。就在他们向目标射反辐射导弹或火箭弹时从5个隐蔽的坑道口飞出了1o枚最新型的便携式对空导弹它们都具有红外凝视功能对形成在监视器上的苏-3o的图象进行跟踪那些苏-3o弹射出的红外诱饵弹根本不起作用;坑道里的战士还以红外激光枪死死地瞄准各自的目标射出编码的红外激光射束便携式导弹的第二个导引头是跟踪飞机反射的编码红外激光而且它们跟踪的不是动机而是图象上机翼和机身的结合部。新型的高能推进剂把它们的度提高到4.5马赫总共只是3-4秒的时间就击中了各自的目标。一下子5架昂贵的苏-3o全部报销了当5朵“金花”在天空绽开的时候侦察机上的指挥官吓了一大跳其余的苏-3o全部跃升到高空。

如果这位指挥官知道苏-3o和反辐射导弹攻击的全是“微波炉雷达”的话更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了。原来总装备部早就与广东的几家微波炉厂签订了合同由他们按照伪装装备研究所的设计生产“模拟雷达”。微波炉的核心部件-磁控管原来就是从雷达上转为民用的这次反过来“民转军”了。把这些磁控管装上一个脉冲控制器使它出微波脉冲波长调整到雷达常用的波段。再以塑料压制一个小的抛物面天线贴上不反光的铝箔它可以把微波脉冲聚焦成波束。这套装置的后面还有一块冬天取暖用的红外辐射板-一通电它就会出红外线波长逼近柴油电机工作时的辐射波长。当然只是有了金龙电池以后才能把这一切搞成了一个很小的组合式的“模拟雷达”一名战士可以轻易地提上3-4个这样的“雷达”放到各处去。而每套“模拟雷达”都可以在远处用改进的遥控玩具的遥控器送的不同的编码信号来开/关不同的“雷达”。这全套装置也不过2千多元钱而那些昂贵的反辐射导弹每枚至少要1o万美元呢。我们的战士还很会“玩”那些印度战机他们依次开动各处的“小雷达”经常把攻击“防空导弹阵地”的印军战机玩得团团转。

再说印军的苏-3o刚向高空急升978高地反斜面上立即冒出了大批迫击炮以定时空炸榴霰弹大量杀伤冲锋的印军。当印军的高空侦察机把目标通知自行榴弹炮时我军的迫击炮早就退入坑道的深处。等剩下来的印军冲到半山腰时坑道里又冲出了大批的志愿军战士以逸待劳地以压倒优势把他们逐个歼灭。远处的武装直升机根本不敢以火力支持混战中的印军。刚歼灭印军战士们迅即退入坑道。在高处隐蔽观察敌情的观察哨只是报告敌人的位置那些无声迫击炮阵地对每个位置的坐标是经过反复测定所以射击是如此地准确。

印军第一天的试探性的进攻就这样失败了。贾吉尔中将的参谋部连夜策划了一个“立体进攻”的计划:由预警机在高空监视中国的空军高空侦察机则监视高地的反斜面和峡谷两边的坑道中的炮兵阵地并指挥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以火力予以压制。Lca战机担任空中警戒仍有8架苏-3o在高空盘旋在必要时可提供火力支持。前线侦察兵报告山上的敌军夜里都在施工从各个洞口不断排出大批的石渣。中将更急了必须尽快攻占这二个高地。印军的第22主力师已经前来增援。第一波攻击仍由第18师的部队开始。

第二天6月7日清晨6:oo印军仍以炮火准备开始同时2个连的攻击部队向978高地推进1o分钟后已经到达了山脚下的出击阵地谁知他们立脚未稳就遭到了密集的迫击炮和榴弹炮火力的猛烈打击这可是昨天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一下子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高空侦察机慌忙指示自行榴弹炮延伸射击可是当第一批炮弹落入反斜面和峡谷两边高地时我军的炮兵早就退入坑道。剩下的印军则快向山上冲击大批的155毫米榴弹炮弹从他们的头上呼啸地飞过射向反斜面的中方阵地这似乎给他们壮了胆。他们密集地通过那三条山道突然从6、7个坑道口中飞出了大批的枪榴弹准确地落入了印军冲击部队中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等远处的武装直升机赶过来对这些坑道射火箭弹时坑道内早就声息全无了。剩余的印军不到6o人了赶紧隐蔽起来。后来他们的团长经请示后命令他们以稀疏的队形退下来。

印军第18师和第22主力师的参谋人员对着978高地的模型在绞尽脑汁根据记录已经出现过士兵或飞出过枪榴弹的正面坑道口已有26个还有大大小小的疑为坑道口的洞口还有43个。反斜面上出现过迫击炮的有17个坑道口还有16个飞出过便携式地空导弹。更要命的是有些地方明明是一块石头可是石头被推开就从露出的洞口内飞出枪榴弹。可见中国工兵的效率是很高的就在这二天战斗进行中还从不少洞口排出大量的石渣。看来中国人是下决心在这里死守了这令印军的指挥官们不寒而栗这也迫使他们决心尽快拔除这二个“钉子”。为此他们制订了一个决的行动计划:把坦克开入峡谷提供火力支持从正反二面同时向978、914高地动进攻。

1o:oo印军的炮兵开始了炮火准备同时向二个高地的各处以及峡谷二边猛烈地轰击155毫米榴弹炮已经增加到12o门几乎达到了这个狭窄地域的极限。8辆T-9om重型坦克沿着公路掩护着4个连的步兵冲入了峡谷准备各4辆坦克掩护一支进攻的部队所以一进入峡谷后他们分别从左右二边驶下公路进入公路边狭窄的空地上谁知一下公路二辆坦克就触了反坦克地雷这二辆坦克顿时成了二支火炬。(反坦克地雷是一种特殊的地雷一般的汽车开上去也不会被触的甚至手榴弹在上面爆炸短时间的震波也不能引爆它所以印军的重型坦克虽然小心地沿着前些天撤离的印度移民所留下的车辙驶下公路的也没有用)还炸伤了好几个紧随其后的印军士兵。其余6辆坦克在路边的空地上不敢再随意移动了它们调转炮塔分别向978、914高地和峡谷二边疑为坑道的洞口用机枪扫射一旦现目标则立即以坦克炮轰击。

轰击高地的榴弹炮的火力则转移到峡谷二边的高地978和914高地都承受着印军4个连兵力的冲击。高空的印军侦察机指挥着8架苏-3o随时准备提供火力支持并为榴弹炮群指示目标。12架Lca战机则在空中警戒。远处甘托克北方25公里的上空我军的预警机在严密地监视着印军战机的动向4架歼-1o则在空中警戒。由于锡金的空域十分狭窄双方的战机就在1oo公里的距离上紧张地对峙着。

由于印军的高空侦察机在17ooo米的上空监视着坑道的动向严重地影响了我军的反击。我集团军军部决定动用一枚隐蔽的防空导弹将它歼灭。在峡谷西边高处的一块“大石头”突然裂开一枚导弹从中窜出呼啸着直奔印军侦察机而去它已经输入了我预警机通过无线数据链路送过来的该机的三维坐标。3秒钟后一直隐蔽在高处的一座防空雷达瞄准该机射出引导波束同时有4个“模拟雷达”也向空中射出脉冲波束。此时印军侦察机已经现了防空导弹和“5”座雷达的踪迹一方面命令苏-3o攻击防空雷达自身则接连施展射红外诱饵弹、施放强干扰信号和高机动的规避动作。

当防空导弹在雷达波束的导引下锁定目标后立即回送了一个信号引导雷达就马上关机因此它只是工作了6秒钟。而其他“模拟雷达”继续时开时关与苏-3o捉谜藏。防空导弹则一方面接收预警机的指示一方面自行根据监视器上的图象直扑印军侦察机。很快就击中了目标整个过程不到2o秒钟印军的侦察机和上面的指挥官全部化为了一个大火球。

印军在远处的预警机只是监视空中目标的高空侦察机才是指挥地面攻击的灵魂它不但为榴弹炮和苏-3o指示目标而且向炮兵报告攻击的效果。侦察机刚一爆炸一组对付地面目标的坑道纷纷射出枪榴弹攻击正在爬升的印军。苏-3o过来攻击则由另一组对付空中目标的坑道射便携式防空导弹进行阻截导弹射人员可以通过无线数据链路得到预警机送的敌机位置的信息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和目标突然跃出坑道射导弹成功率相当高。在击落1架击伤2架苏-3o后其余5架只好向高空跃升这一来对坑道的封锁效果就很差了。

不久一个小组根据高处监视人员的指示跃出坑道从最有利的角度向一辆T-9om射了二枚反坦克导弹导弹准确地命中了目标。其余5辆坦克只好沿着原来的履带轨迹退到公路上这一下目标更集中了。1o分钟后又有二辆被摧毁。余下的3辆根本应付不了四面高地上的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向反斜面进攻的步兵由于受到峡谷两边高地上的火力夹击损失惨重在丢下3oo多具尸体后只得和3辆坦克一起撤出峡谷。此时正面进攻的印军又遭到反斜面的迫击炮和榴弹炮的猛烈轰击而印军的重榴弹炮失去了高空侦察机的指示射击效果大打折扣。印军的攻势再次受挫。

就这样集团军68师的前沿部队打退了印军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夜间则由直升机把伤兵后撤并补充坑道中的给养。工兵部队在坑道中日夜施工继续完善坑道系统。由于金龙电池提供的强大动力整个坑道系统有空气过滤和空调系统拥有三防功能内有设备精良的战地医院冷藏室、冰库。987高地利用山泉得到充足的水914高地则靠运送的桶装水和瓶装水但都保证战士每天能洗澡或擦身这对保证战士的体能和健康十分重要。比起抗美援朝时的上甘岭的坑道不可同日而语。

印军锡金集群司令部组织的毫无战果又损失惨重的进攻遭到了6军总参谋部的严厉的指责同时他们所要的装备已为他们调集齐全。二架空中预警机轮流升空三架高空侦察机可随时出动。并有苏-3o、美洲虎攻击机、Lca、幻影2ooo各型战机11o架足以组织连续二波的攻击机群。真正的攻击主力却是配备了大批各型直升机的2个突击旅:第5突击旅和第9突击旅已经完成组建第5突击旅是从印巴前线调来的。每个旅虽然只有6ooo多人但拥有24架卡-5on、卡-52重型武装直升机及少量的英制“山猫”武装直升机12架米-26重型直升机和6架美制“美洲豹”直升机还有1o多架卡-6o、印度国产的aLh(多用途轻型直升机)因此具有强大的突击力量。贾吉尔中将决定以第5突击旅为前锋第18装甲步兵师(他们拥有大批的装甲车和装甲运兵车还有少量轻型坦克)和第22步兵师为主攻部队与中方决一死战以收复甘托克和第十一整编山地师的基地。为此他把司令部就设在噶伦堡东南郊的一个基地上。在大吉岭和噶伦堡附近各驻有一个重装甲师还有第17、第19装甲步兵师和第9快旅作预备队。中印双方的精锐部队将迎头撞击。

第5快旅的突击6月11日

当地时间凌晨4:14印度的空防司令部通告集群司令部中国的侦察卫星刚扫过锡金地区至少还有1个多小时才会有中国侦察卫星通过这一地区。18架俄制米-26重型直升机和12架英法合制的级“美洲豹”直升机(注)(每架可载名全副武装战士)运载了第5旅的2ooo名突击队员和12辆Bmd伞兵战车在42架卡-52、英制“级山猫”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这些直升机均装设了消音器从峡谷西部的险峻山沟中绕过中国的阻击部队直插甘托克西部原第十一整编山地师的基地。凭借他们对地形的熟悉(前些日子该师的师长就是隐蔽地逃出险地的这次突击队带了不少逃回印度的第十一整编山地师的官兵)以及突袭的优势准备一举收复失地。

印军作战计划的要点是:全部直升机飞行到基地西南6公里处的几处山林间的空地上降落他们知道再向北就会被甘托克北部2o公里上空的中国预警机现。突击队员一下直升机就从各处的小路翻越山口隐蔽地进入攻击阵地。3o架米-26和“美洲豹”直升机立即返航以接运第二批突击队员。等到第一波各路突击队全部准备就绪武装直升机就跃过山口向基地起猛烈攻击以掩护突击队的进攻。此时第一波战机则突入参加对基地的攻击。在南部的步兵18师和22师各分出一个团的兵力围攻978和914高地以及峡谷口的中方阻击部队其余部队以装甲车和轻型坦克为前锋(重型坦克无法通过几个深谷间的桥梁)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快通过这一地区直奔甘托克在第二波战机和突击队的配合下一举收复甘托克。这一计划相当狠辣。

注:“级美洲豹”:英法合作研制1978年9月飞。载重大、抗坠性好、生存性强。机头加长轮距加大采用单轮“跪式”起落架可减少舰上收容空间。尾撑下有鳍片旋翼采用先进翼型。B1型可容纳名士兵。e1型海军搜救、反舰和反潜型尾梁可折拢有“鱼叉”着舰机构。出口3o个国家近oo架。一些国家还在在组装。

注:反坦克直升机“山猫”—型8o年代英法共同展。沿用“山猫”动力装置总重增加7%生存力提高拥有强大火力可在夜间攻击目标。山猫—在旋翼桨毂上装“桅”式球状搜索传感器。垂尾改成三枚2台动机单台功率111轴马力旋翼采用先进桨叶可挂8枚“霍特”或“陶”式或“海尔法”反坦克导弹。也可挂火箭弹或“毒刺”、“吹管”空对空自卫导弹或机枪吊舱。机身上可装7.62毫米机枪及o毫米机炮。反潜型可装雷达、声纳或磁探仪。于1984年6月14日试飞。

军的顽强防御

然而贾吉尔中将完全低估了集团军的防御能力。军的纵深防御是极为坚固的。他们在四周的山谷中布设了大量的带频谱分析的智能音响探测器它们事先储存了卡-52、米-26、“美洲豹”、大“山猫”、等直升机以及苏-27、苏-3o、“美洲虎”、“幻影”等战机的音响频谱因此可以从杂乱的背景声中分辨出各型直升机和战机的音响消音器只能降低直升机的音量并不能改变频谱分布。因此印军的直升机一进入山谷军从军部值班室到各重要基地和前沿部队的指挥所全都响起了警报。信息也同步送达了前指的指挥系统。印军直升机的型号、数量和位置清晰地显示在参谋部的大屏幕显示器上。一看印军的架势高拓海军长和军参谋长意识到一场大战已经来临。立即命令各部队按照予案对来袭印军予以迎头痛击。

作为一个重要战线的指挥官高军长深知肩负的重任。前指的意图是清楚的:以他们一个军的兵力在这里拖住印军的主力以便东西线的我军主力取得最大的战果。印军在锡金战区结集的大批军力他也十分清楚。所以一接受命令他就指令侦察部队以最先进的手段、最快的度反复侦察了甘托克周围的地形设想了印军的攻击路线和突击队的可能结集的地域并由参谋部作出了应对的予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这么多的工作其紧张程度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这一切艰苦工作的效果马上就要得到验证。

当印军的直升机还在飞行的时候按照予案军的6航兵团的12架武直-1om和武直-12m(卡-52的电动改进型)已经升空他们将通过峡谷东面的山沟绕到印军突击队的背后去截击返航的印军运输直升机。二架武装侦察直升机武直-11m和运载了2oo名突击队的二架直-14m作为机动部队待命。“前锋基地”(原印军第十一整编山地师基地)的部队全部进入迎战状态炮兵已经把标尺设定好了那些印军的进攻路线全部在炮火的覆盖下。为了防止甘托克遭到破坏前指调集了24架战机在该市的北部组成严密的防卫圈由于不作进攻性作战这些战机是足够了。

印军的第一波突击队刚降落到几个停机点智能音响探测器马上测到了他们的准确位置通过数据链参谋部和前进中的武装直升机的显示器的电子地图的5个相应位置上亮起了5个红点旁边标明了各个点的直升机型号及其数量。由于探测器的信息是通过光纤传输的行进中的我军直升机只是接受信息并不出任何电波所以印军的侦察系统毫不知情。贾吉尔中将还在司令部里等待奇袭成功的消息呢那里知道他的精锐部队已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印军的运输直升机群在全部卸下突击队员后就返航了他们为了隐蔽完全保持无线电静默仅靠微弱的灯光信号联系所以费了不少时间。当他们进入我军武装直升机的伏击圈时刚好得到了突击队开始动攻击的信息没有想到自己成了第一批牺牲品。根据作战计划一旦攻击开始就没有隐蔽的必要了他们立即升空加返航。那里知道对面我军的武装直升机比他们升空更快迎头就是一批空空导弹向印军的直升机群飞去由于距离近事起突然一下子击落了9架印军的直升机其余印直升机虽然还占有数量的优势(27架对中方的12架)但是米-26和“美洲豹”都是运输型的重型机只有较弱的防御能力又是仓促迎战毫无章法可言。在我矫健勇猛的武装直升机的猛烈攻击下纷纷坠落。最后只有9架逃了回去其中还有二架是冒着烟的。而我军直升机却无一损失。在战斗的后阶段印军的战斗机赶来增援一般来说战斗机对直升机是占有很大优势的问题是在深山沟的夜战中我军又是电动型的直升机印战机用雷达探测受周围山峰回波的影响无法锁定目标;采用红外成象仪由于电动直升机几乎不热又在快移动所以也成不了像。印机在空中反复搜索也无法投入战斗。

我军的8架武直-12m贴着山沟返回去参加歼灭印突击队的战斗。4架武直-1om则迅标定了被击落的27架印机的坠机地点然后朝几架火势不大的印机飞去。先以微光夜视仪和红外成象仪搜索残存的正在逃跑的直升机机组人员一一予以歼灭。然后降落在印机不远的地方飞行员――他们受过专门的训练过去迅地拆下敌我识别应答仪然后装上我机。我军临时又有了好几架印军几乎无法攻击的武装直升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