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梦回六 机缘 二(2/2)
““刘姥姥忙念佛【甲戌侧批:如闻。】(xx注:果然念“服”了!(外人注:哈哈,你这句批也有水平)
““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象。"凤姐儿笑【甲戌侧批:三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这里道出了凤姐儿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吃软不吃硬,甚至刘姥姥如此“服软”,凤姐儿能表现得比刘姥姥更“软”,恐怕这就是刘姥姥和凤姐儿这样都“聪明”的人的对话才能达到的效果吧!
““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甲戌侧批:一笔不肯落空,的是阿凤。】周瑞家的道:"如今等示下。"凤姐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闲儿呢就回,看怎么说。"周瑞家的答应着去了。”这里也能看出刘姥姥进贾府的必须经历甚至一点不能错的“流程”!
先,通过周瑞家的才能进得贾府,也才能在几乎唯一的时间段内见到凤姐儿,而见到凤姐儿,凤姐儿觉得“可以”了,才能向王夫人“通报”!否则,刘姥姥恐怕就只能一天到晚只能在贾府外转悠了!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管事的来回话。【甲戌侧批:不落空家务事,却不实写。妙极!妙极!】平儿回了,凤姐道:"我这里陪客呢,晚上再来回。若有很要紧的,你就带进来现办。"平儿出去了,一会进来说:"我都问了,没什么紧事,我就叫他们散了。"凤姐点头。”这里不但见凤姐儿是贾府内真正管事的,而且也道出了平儿的能力!
““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哈哈,这话里头当然有讲究,凤姐儿当然也能领会,而对于刘姥姥来说,最重要的便是那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而“都是一样”也是告诉凤姐儿,你只管帮帮刘姥姥即可,
““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甲戌侧批:周妇系真心为老妪也,可谓得方便。】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如何?足见这句话的重要,周瑞家的不但重复,还递眼色,其实这里周瑞家的算是办了好事的,而且,周瑞家的确实能帮不少“好忙”,其实在红楼梦中真算个比较少见的管事中的“正面”的人物,但之前说过,八十回后,周瑞恐怕和之后的盗贼有关,周瑞家的也恐怕被卷入,而之后随周瑞一起被逐出贾府甚至送交官办,
““【甲戌侧批:何如?余批不谬。】”这种大言不惭的自己夸自己而且甚至还没有任何值得夸甚至只值得骂的内容的批几乎全可归为脂批!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蒙侧批:开口告人难。】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甲戌眉批: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作者并非泛写,且为求亲靠友下一棒喝。】”呵呵,这就是刘姥姥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之前说过刘姥姥运气好,凤姐儿不太会难为刘姥姥这样的人,更有之后再进时贾母的“格外”看待,更是“运气”上了天去了!
““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了。"”哈哈,不“浪费”任何一个情节,这里又要引出另一个重要人物,而且恐怕也是八十回后与刘姥姥因为巧姐儿而直接交锋的贾蓉!这也是曹雪芹要如此写的“千里伏线”的用意!
““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甲戌侧批:惯用此等横云断山法。】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甲戌侧批:如纨绔写照。】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哈哈,有趣,
““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刘姥姥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曹雪芹的文字写实字中,
““贾蓉笑道:"我父亲打我来求婶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的。"【甲戌侧批:夹写凤姐好奖誉。】凤姐道:"说迟了一日,昨儿已经给了人了。"贾蓉听着,嘻嘻的笑着,在炕沿上半跪道:"婶子若不借,又说我不会说话了,又挨一顿好打呢。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凤姐笑【甲戌侧批:又一笑,凡五。】道:"也没见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一般你们那里放着那些东西,只是看不见我的才罢。"贾蓉笑道:"那里有这个好呢!只求开恩罢。"凤姐道:"若碰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因命平儿拿了楼房的钥匙,传几个妥当人抬去。贾蓉喜的眉开眼笑,说:"我亲自带了人拿去,别由他们乱碰。"说着便起身出去了。”如何?贾蓉之厉害也远非一般人想象的!即贾蓉几乎能看出相当多人的心思,象这里,就立即看出凤姐儿在逗他,而且贾蓉与人直接交往时,他的“交往方式”还真是讨人“欢迎”的!
““这里凤姐忽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哥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说:"蓉大爷快回来。"贾蓉忙复身转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甲戌眉批:传神之笔,写阿凤跃跃纸上。】”如何,贾蓉最知道什么时候该怎样、什么处境该如何,即贾蓉的绝对智商和情商在贾府真是顶尖儿的!但他如果用这个来做坏事,那真也是“无往而不利”的!甚至在八十回后,如果贾蓉真投靠了忠顺王,以贾蓉的智商和情商,他一恐怕能成为忠顺王的甚至心腹,二恐怕会成为奇英俊兰的劲敌!(外人注:嗯,总觉得贾蓉这个人物的“能量”应该远远不止参与卖卖巧姐儿!)
““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又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应了一声,方慢慢的退去。【甲戌侧批:妙!却是从刘姥姥身边目中写来。度至下回。】”这里之前说过可能有“暧昧”之事,但这种可能性可能远不如“利益”之事更大!即凤姐儿恐怕是在想借贾珍玻璃炕屏后,能从宁府弄些什么来,
而且这“玻璃炕屏”几乎也可看出其“用途”!自然是贾珍要用,而如果说是贾珍要和秦可卿“用”那就猜测得足够吓人了!虽然这种可能性当然绝对存在!(xx注:为什么是贾珍用甚至秦可卿还可能用?(外人注:玻璃屏自然是放在炕旁,如果炕外边有人“观看”炕内,可见“朦胧”(xx注:啊,看不出外人也这么厉害!(外人注:…)))
甚至凤姐儿这“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几乎也和秦可卿有一丝“联系”?(外人注:呃,说得有些恐怖了,凤姐儿实在是不太可能卷入贾珍贾蓉秦可卿之事的!(大白纸注:但凤姐儿如果一时猜出了这屏的“用途”而有此“出神”却是有可能的))
““这里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甲戌双行夹批:又一笑,凡六。自刘姥姥来凡笑五次,写得阿凤乖滑伶俐,合眼如立在前。若会说话之人便听他说了,阿凤厉害处正在此。问看官常有将挪移借贷已说明白了,彼仍推聋装哑,这人为阿凤若何?呵呵,一叹!】"”这批看得细想得深!而且竟然出来“呵呵”两字,足够传神!(外人注:呵呵,确实有水准)
““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凤姐儿在贾蓉来之后,明显心态好不少,
““凤姐说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这几年来也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了他们。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甲戌侧批:穷亲戚来看是"好意思",余又自《石头记》中见了,叹叹!】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是有什么说的,叫奶奶裁度着就是了。"【甲戌眉批:王夫人数语令余几□哭出。】”此余批果然将王夫人当“偶像”了!(外人注:脂批在不遗余力地“证明”自己的“身份”!(xx注:哈哈,倒省事啊))
““凤姐听了说道:"我说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连影儿也不知道。"”这里也足见凤姐儿或说贾府对所有有用亲戚的重视程度,当然,这个也属人之常情之一,曹雪芹不过实录而已,
““说话时,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舚舌咂嘴的道谢。”哈哈,曹雪芹的实录也是丝毫不留情面的!
““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甲戌侧批:点"不待上门就该有照应"数语,此亦于《石头记》再见话头。】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甲戌侧批:也是《石头记》再见了,叹叹!】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这话足显凤姐儿的水平,于情于理而且于最后的实都是天衣无缝的!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甲戌侧批:可怜可叹!】”此批深知当时劳苦百姓之心,值得一赞!
““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痒起来,【甲戌侧批:可怜可叹!】”哈哈,此批也是有些不留情面的,同样是批四个字,但此时也是对百姓如果只知利只认利,却也真是“可叹”的,
““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二十两对于刘姥姥一家来说,几乎数年的用度!因此,刘姥姥这番话真是自内心而且完全可以理解的,
““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甲戌侧批:这样常例亦再见。】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凤姐儿的话儿说得真是滴水不漏!仅接见刘姥姥这事,说是阿凤正传,已经足显阿凤十分的能力!更不用说凤姐儿在贾府的施展,因此之前才说贾府中所有男子加起来,恐怕都不及凤姐儿的一根手指儿!
““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拿了银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周瑞家的方道:"我的娘啊!你见了他怎么倒不会说话了?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软些。那蓉大爷才是他的正经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个侄儿来了。"”哈哈,周瑞家的常在这种等级环境中,当然对许多词的敏感程度远远高于刘姥姥的!
““【甲戌双行夹批:与前"眼色"针对,可见文章中无一个闲字。为财势一哭。】”呵呵,这个批之“无奈”表现得也尽显无遗!也足见当时的社会中,等级森严会造成多广泛和多深层的不公平和当然的不公正!
““刘姥姥笑道:"我的嫂子,【甲戌侧批:赧颜如见。】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呢。"”如何?刘姥姥能如此从内心待凤姐儿,一足见凤姐儿的情商的程度,二也为刘姥姥在八十回后为报此恩为报凤姐儿,几乎肯定会拼命也要救下巧姐儿的!(外人注:哎,这段情节和文字定是感人的,可惜关于巧姐儿这段重要文字,被篡改太多)
““二人说着,又到周瑞家坐了片时。刘姥姥便要留下一块银子与周瑞家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如何放在眼里,执意不肯。”这里也见刘姥姥之“明事理”以及周瑞家的确实帮了一些好忙的,
““刘姥姥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正是: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呵呵,这句“受恩深处胜亲朋”自然是明指刘姥姥之后救巧姐儿!
““【甲戌:一进荣府一回,曲折顿挫,笔如游龙,且将豪华举止令观者已得大概,想作者应是心花欲开之候。借刘妪入阿凤正文,"送宫花"写"金玉初聚"为引,作者真笔似游龙,变幻难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数,那能领会也?叹叹!”此总评极是!真是大家批!尤其是“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数,那能领会也?叹叹!”更是深得评意!
““蒙:梦里风流,醒后风流,试问何真何假?刘姆乞谋,蓉儿借求,多少颠倒相酬。英雄反正用计筹,不是死生看守。】”这评便索然无味了!
“果然精彩!”小戒叫道!
“不但不能删改一个字,而且几乎每个字都重如千字甚至万字!”小猴笑道。
“曹施主是真正做到了‘机缘巧合灵感突现精力持续情感投入沙叹道。
“阿弥陀佛,”小唐笑道,“机缘万年积累千年一现,绝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