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们的二战2 > 第十二节 史无前例的演习[三]

第十二节 史无前例的演习[三](2/2)

目录
好书推荐: 界之掌控者 魔法传奇之玛法争雄 无为仙道 都市风云之变脸 网游之发迹在新手村 重生大上海 邪王弃妃 六合乱 品香录 我从梦见你的梦里醒来

“‘眼镜蛇’装甲汽车?”他再次被打断了,赫伯特准将扮演了插话者的角sè,“它们与以前的型号并不相同,这是新型号吗?”

“眼镜蛇”装甲汽车是西南陆军装甲部队序列中资格最老的成员,也是最受外界熟悉的成员,这种在GMC2.5吨卡车基础上改装的装甲汽车不但装备西南军队,而且缅甸共和国卫队中也有相当数量。作为英**人,赫伯特准将对这种装甲汽车非常熟悉,但眼前这些装甲车却不像他见过的任何一辆“眼镜蛇”。

他觉得这可能是从未公布过的新型号,改变了装甲车体的外形和车载武器种类,但实际上,第5骑兵团的“眼镜蛇”是一系列更高级的升级型号。

“这些的确是最新型号的‘眼镜蛇’。”军官说,接下来又让代表们惊讶了一会儿,“因为早期型号使用的底盘已不再满足要求,它们采用了5吨卡车底盘。”

窃窃私语声如同预料的那样响了起来。使用5吨卡车底盘生产装甲车,代表们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各**队目前装备的装甲车采用的都是1.5吨、2.5吨或者3吨卡车底盘,当然军队里的运输卡车也都只有相同的吨位,西南军队的做法无疑显得有些疯狂了……

不,不是有些,而是非常。代表们很快更正了看法,因为负责讲解的军官说:“这些装甲汽车的战斗全重都在15吨以上。”

“我们的BA-6装甲车只有5吨,即将投产的BA-10也只有5吨。”图哈切夫斯基迅速用苏联红军的重型装甲汽车与“眼镜蛇”做了对比,结果当然不怎么乐观。虽然重量并不代表一切,而且“眼镜蛇”的火力显然没有BA-6强大,但它的改进与升级空间却比BA-6大得多。

当然,元帅更喜欢坦克而不是装甲汽车,而且BA-6也不是一无是处,所以心情还没有变得糟糕,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正如你们看到的这一辆‘眼镜蛇’MK.6,它的装甲包括两个部分,焊接的基础装甲和使用螺栓固定的附加装甲……”当然,一辆全副武装的“眼镜蛇”装甲车还应当安装一套用于防御反坦克火箭弹的装甲隔栅,但在演习中没有一个车组使用它。但即使如此,它的防御能力也足够可观了。“……两部分装甲的厚度分别为15毫米和10毫米。”

25毫米!几个年轻德**官的脸已经开始变白了。

“我们的Ⅳ型战斗坦克只有15毫米厚的装甲[注],而且还没有附加装甲,”冯.舒尔充满沮丧的低声咕哝着,而乔治.巴顿也是如此——美**队的坦克不但装甲更薄,而且还都是铆接的。

英国人和法国人稍微好受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英国陆军和法国陆军拥有装甲厚重的步兵坦克和重型坦克,而且法**队的中型和轻型坦克的装甲防护也不算糟糕,但西南军队的“眼睛蛇”却是装甲车。

图哈切夫斯基的感受也同样如此。尽管默林.斯罗诺维奇.别尔科夫领导苏联的军事工业时曾经提拔了一批优秀的坦克设计师[注2],而他们也不负众望为红军设计了新型的T34中型坦克[注3]和KV重型坦克[注4],但谁会用坦克与装甲汽车比较装甲厚度呢?而在装甲汽车领域,BA-6装甲车的装甲厚度只有6到8毫米,还不到“眼镜蛇”的三分之一。

如果不使用坦克而仅仅只使用装甲汽车交锋,红军的损失将会远远大于西南陆军;然而就算加上坦克,T34和KV全都在西线,远东只有T26和BT,红军一样缺少取胜的希望。

毕竟,西南陆军也有坦克……

代表们思考着自己的问题,而那名军官似乎并没有注意他们的反应,还在继续履行他的职责:“由于车重增加,我们的兵工厂为这些装甲车安装了更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加强了悬挂装置,并采用新型宽幅轮胎,这使它们的最大速度仍然保持在每小时48.3千米,越野xìng能也没有太大变化。”

顿了顿,他接着说:“当然,正如你们看到的那样,新一代‘眼镜蛇’也分为许多不同的型号,MK.6型有一个单人机枪塔,可以搭载8名士兵,MK.7型是侦察型,有一个安装有20毫米机关炮的双人炮塔,MK.8型是自行迫击炮,MK.9型是指挥车……当然,除了你们看到的这些,还有一款MK.13型没有装备部队。”

“那是什么?”一个被“眼镜蛇”装甲车过多的型号搞得有点心烦意乱的德**官问到。

“MGS,装甲火炮系统,”军官微笑起来,“我们的军工部门正在尝试将76毫米加农炮安装到‘眼镜蛇’的车体上,作为骑兵团的机动反坦克火力。”

当然,这是一个已经被证实永远不可能成功的失败设计,在郭波下达新型装甲车的研制计划后就被彻底废除,但是,他为什么要把这条消息说出来呢?军官暗自愉快的笑着,他提到MK.13型“眼镜蛇”就是为了让这些西方代表惊讶——当然这也是莫非和郭波的目的。现在,它已经实现了。

※※※※※※※※※※※※※※※※※※※※※※※※

注:1937年时Ⅳ号还处于图纸设计和样车阶段,当然直到Ⅳ的早期生产型,这种坦克的车体和炮塔装甲的最大厚度也只有15毫米;

注2:虽然别尔科夫研究的是克里姆林宫学,但在有提示的情况下,清楚科什京和莫洛佐夫等人的“丰功伟绩”也不奇怪;

注3:这不是另一个时空中的那款着名坦克,由于没有克里斯蒂悬挂装置,这个时空里的T34只能使用还不成熟的扭杆悬挂;

注4:它同样不是真正的KV,而是更强大的JS-1,至于命名,虽然“卡冈诺维奇”坦克或者“莫洛托夫”坦克更适合书里的苏联,但既然伏罗希洛夫同志还活着并继续盘踞在高位上,为什么不继续用他的名字呢?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