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快意恩仇(上)(2/2)
“只是徐有财不明白,为什么世间无论到哪里都是一样,有钱有势就可以胡作非为。”
无论过去也好,未来也好,一千年前,一千年后,赵明山,徐有财,穷学生,成功的商人,似乎都面临着一种困境——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如果不和自己所不认同的卑鄙者同流合污,就注定没有出路。
“徐有财不是爱惹是生非的人,但人命关天,坏人不能得到惩处,无论于何理讲,都讲不通啊。包大人,晚生想不通您……”
“想不通,为什么被称为包青天的包拯,也要包庇同僚的亲属,官官相护是吗?”
看着包公的双眼,徐有财默默不语。
“徐先生可有什么志向吗?”
包拯话锋一转,却问道,就好像在拉家常一样。
“我……”徐有财虽然不知道对方意思,但还是如实回答。“我有志向,以前我极为贫穷,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富有,可以拥有一切从来没有拥有过的东西。”
“那现在徐先生已经贵为明山商行的掌柜,家财万贯,志向已经达成了吧?”
“不,没有。”徐有财低头答道。“我虽然已经富有了,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成功的快乐,当衣食住行都有保障之后,再富有也不过是账面上数字的增长。世人皆贪心,徐有财也是一样,一山还有一山高,总是得陇望蜀,不知道满足。”
“哦,那徐先生现在有什么志向呢?商人经商,就是为了钱财,莫非徐先生有意作吕不韦,从商而入官吗?”
“不,我还是喜欢经商,因为我现在的志向就和经商有关。”徐有财憨厚笑道,想到了他报名经济系的缘由。“其实我从小就喜欢经商,我那时就时常想,如果没有形形sèsè的商人,这世界会变得怎样?无论是身价千万的巨商,或者街头贩卖小吃的小贩,不都给别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吗?”
“自从我经商之后,也感到了其中的乐趣,每卖出每一件货物,都幻想着,它会给买走它的人带来怎样的便利。通过卖琉璃,我帮助了粮店推销粮食,也帮助了顾客不买到陈米。通过卖茶水,无数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免除口渴的困扰,而且……”
“我的生意越大,能帮助的人就越多,雇佣的人也越多,很多贫穷的没有工作的人,都能获得一份工作,一份薪水,养家、糊口,这些钱可能变成餐桌上的美食,新年的衣服,孩子手上的布老虎……抱歉,我太投入了,说了很多废话,望大人见谅。”
“不用抱歉,你说的很好,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
包拯看着徐有财在诉说这些愿望时的陶醉神情,那从眼睛里放shè出的充满希望的光芒,都深深打动了这位垂垂老者的内心,也让他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些事情。
“我神州赤县,历朝历代都是重农抑商,大宋开国至今,也不例外。”包拯缓缓道。“读书人,从来看不起商贾,认为商人利yù熏心,与圣贤之道相违背。但包拯今天听了徐先生一席话,才明白,其实起而行行商作贾,比坐而论道的书生,更与圣贤之道相近。徐先生,你希望以后能做更大的生意,帮助更多人吗?”
“当然想,但jiān邪当道,徐某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必定全力以赴。”徐有财坚毅道。
“好好好,徐有财既然有此心,老朽就略尽薄力,送徐先生一样东西吧,还望能帮上徐先生一点忙。”
包公说着,就从枕头下拿出一样东西来递给徐有财。
徐有财接在手中一看,是一个信封,信封上却没有任何署名,打开来,里面只有薄薄的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官”字,下面还有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末了盖着鲜红的印章,看字样似乎是三司使用的官印。徐有财仔细看了看这张文书……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