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李斯与秦王朝 > 第二百章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第二百章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2/2)

目录
好书推荐: 洪荒之明玉 龙极纹身 武圣传奇 猎美天下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 风魔 龙在异界 新诺亚方舟 东方唯我不败 霸医天下

李斯于是伏案疾书。笔走龙蛇须臾毕就。其书曰:

“昔秦、韩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如此者数世矣。前时五诸侯尝相与共伐韩秦兵以救之。韩居中国地不能满千里而所以得与诸侯班位于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秦之力也。先时五诸侯共伐秦韩反与诸侯先为雁行以向秦军于关下矣。诸侯兵困力极无奈何诸侯兵罢。杜仓相秦起兵将以报天下之怨而先攻荆。荆令尹患之曰:‘夫韩以秦为不义而与秦兄弟共苦天下。已又背秦先为雁行以攻关。韩则居中国展转不可知。’天下共割韩上地十城以谢秦解其兵。

夫韩尝一背秦而国迫地侵兵弱至今所以然者听奸臣之浮说不权事实故虽杀戮奸臣不能使韩复强。

今赵欲聚士卒以秦为事使人来借道言欲伐秦其势必先韩而后秦。且臣闻之:‘唇亡则齿寒。’夫秦、韩不得无同忧其形可见。魏欲兵以攻韩秦使人将使者于韩。今秦王使臣斯来而不得见恐左右袭囊奸臣之计使韩复有亡地之患。臣斯不得见请归报秦韩之交必绝矣。斯之来使以奉秦王之欢心愿效便计岂陛下所以逆贱臣者邪?臣斯愿得一见前进道愚计退就葅戮愿陛下有意焉。

今杀臣于韩则大王不足以强若不听臣之计则祸必搆矣。秦兵不留行而韩之社稷忧矣。臣斯暴身于韩之市则虽欲察贱臣愚忠之计不可得已。边鄙残国固守鼓铎之声盈于耳而乃用臣斯之计晚矣。且夫韩之兵于天下可知也今又背强秦。夫弃城而败军则反掖之寇必袭城矣。城尽则聚散聚散则无军矣。城固守则秦必兴兵而围王一都道不通则难必谋其势不救左右计之者不用愿陛下熟图之。

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于前乃就吏诛不晚也。秦王饮食不甘游观不乐意专在图赵使臣斯来言愿得身见因急与陛下有计也。今使臣不通则韩之信未可知也。夫秦必释赵之患而移兵于韩愿陛下幸复察图之而赐臣报决。”

张让携书而去。而在驿馆里等待着的李斯仿佛变成一个热锅各种思绪则象是锅上的蚂蚁乱爬乱挠。这次的《上韩王书》能不能和上次的《谏逐客书》一样产生奇效一举扭转局势?对此李斯深表悲观。一方面他了解嬴政能洞察其心从而有的放矢就算打不到十环**环总跑不了。但他却并不了解韩王他连韩王的面都没见过换而言之他连靶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另一方面李斯心中也清楚得很从文章质量上比较《上韩王书》也远不如《谏逐客书》。《谏逐客书》足足酝酿了一年有余《上韩王书》最多也就酝酿了半天。上次写《谏逐客书》他心境专一。这回写《上韩王书》他内心狂野。

李斯默诵着方才写的每一个字也颇觉自己逻辑混乱焦点涣散然而书已然送出无可更改。难道这小小的驿馆就将是他李斯的毙命之所?难道他只能作瓮中之鳖在此引颈待诛?难道他只能坐等韩国甲士一涌而入将他乱刀砍死?

与此同时李斯却又对自己能安然度过此劫充满信心。韩非也许真想杀他但以韩非的智慧他绝不会在现如今这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对他进行一场错误的谋杀。

等待着生每一秒都是如此漫长。等待着死每一秒却又是如此短暂。奇妙的时光连李斯也无法判断其是短是长。

一天过去了张让不至李斯叹曰:‘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两天过去了张让不至李斯叹曰:‘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三天过去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