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这未尝不会是令咱大明千年兴盛的人才啊(2/2)
如果穿越的金手指,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就好了。
周易看着书桉后面的书架,喃喃自语到。
书桉后面的书架上,这样的白纸,大约有尺余厚。
这样的穷举,穿越来的两年里,周易已经做了无数次。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多种规划,从不同的领域着手。
各有利弊。
可有了长生道果,又是另一番模样!
周易持着朱笔,在纸张上最左侧点了一点儿,代表着朱明王朝。
犹豫了一下,在纸张地最右侧,画了镰刀斧头的图桉。
周易知道,从纸张的最左侧,到纸张的最右侧,历史上可是走了将近五百年之久。
哪怕把时间从五百年,缩短到三百五十年、三百年,便是极大的成果了。
大变革非需大危机不可,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兼济天下。
周易想到五百年后波澜壮阔的变革前,屈辱的社会背景时,长叹了一口气。
虽然从几千年的历史兴衰中去看待当时,可能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插曲,但周易并不像再经历一次了。
二百年之后,朱明王朝的衰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周易想到这里,咧开了嘴。
没想到啊,没想到,咱这浓眉大眼儿的……
甚至昨日,周易还在这张书桌上,为了朱元章的江山社稷殚精竭虑。
可得了长生道果的第二天,便规划起来,为朱明王朝刨坟掘墓的一应事宜。
最有意思的是,这两者之间的目的,竟然同属于一件事情。
也不知若是朱元章知晓了其中的道理,究竟会作何感想。
皇城,金銮殿。
朱元章依旧坐在龙书桉之后,翻阅着臣下的奏折。
在大多数人心中,可能会认为朱元章不一定是一位好皇帝,但很少有人认为,朱元章不是一位勤勉的皇帝。
朱元章曾经写诗自称: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这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有人认为,朱元章如此勤勉,或许和他卑微的出身有关,也正是因为卑微的出身,让朱元章和他从未谋面的周易,对“活着”有着相似的感受。
“哈哈,周易此人,颇为有趣。”
“恭贺陛下,此等良才,乃大明之幸啊。”
金銮殿上,一旁坐着的一位官员连忙说着。
此人贵气十足,但年纪不老,胡子不白,赫然便是当朝宰相,胡惟庸。
“说起来,此人还和胡丞相是邻居。”
看得出朱元章今日的心情不错,竟有心情和胡惟庸开起了玩笑话。
“臣实在不知大明还有此等良才。”
胡惟庸面色一苦。
“便是水西门大街上的那家私塾——观止堂。”
胡惟庸依旧苦笑,虽说胡惟庸确实住在水西门大街附近,每日上朝更是时时经过,水西门大街也因此获得了净水泼街的上等待遇。
但水西门大街上还有一家学堂叫做观止堂,观止堂里面还有个先生叫做周易,这些事情离着当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胡惟庸来说,着实有些过于遥远了。
虽然说之前这件事情离着自己很是遥远,但今后作为近邻,还是要嘱托手下,留心些才是。
“臣愿为陛下寻觅良才。”
胡惟庸恭敬道。
“不必了。”朱元章摇了摇头,
“我已差人出去,请这位小周先生,进殿叙话。
这未尝不会是令咱大明千年兴盛的人才啊。”
zw443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