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平定南方(2/2)
虽然私底下不是没有人和老朱说过,让他称王称帝。可是全都被老朱给压下去了。他心里很清楚,如今自己的势力还没有达到那一步。
尤其是自从前年攻克了应天之后,自己虽然算是有了一块不错的领地,然而和周边的那些势力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弟弟。
因此,老朱才会听取刘基的意见,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点点的猥琐发育,慢慢壮大自己实力之后再去和周边的人争个高下。
可事情的转变就从吴添穿越来开始,不但带给了老朱强有力的军事实力,还帮着他收取了不少的税赋利益。
江南之地,本就是全天下最膏腴的地方,可是这里却并非老朱的核心地盘。说实在话,即便是私盐贩子出身的张士诚,在很多文人富户眼里,都要比泥腿子出身的老祖来的高贵。
这是原罪,是因为你出身阶级不同带来的天然归属感的问题。不是你手中有刀就能够解决的。
这也是为何大明建立初期,除了北伐那段时间外,老朱的刀就从来没有停下的原因。一边砍杀身边的文臣武将,防止他们夺权。
另一边针对和自己有矛盾的江南文士集团。一直到杀的无人敢再吱声之后才堪堪作罢。那也是老朱老了,没力气了。
否则的话,估计江南文人起码还要少一半。
吴添不想杀人,不过他做的事情却是在诛心。他是要断绝文脉,可又想着给这些人一丝生机。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并非全是无用的,所以还是需要有人去守护的。可一味的抱着那些陈章久典,这个国家会有希望吗?
这也是吴添开设新学的初衷所在。
这也是为何吴添给老朱劝进的原因所在。早一点称帝,也就早一天名正言顺。况且眼下兵强马壮,还会害怕那些土包子?
不过此时的吴添却并不在应天府的两所实验小学之中,而是身处福州。从八月底出兵开始,历时一个多月,如今才十月头,眼下却已经将张士诚和方国珍的势力打的落花流水。
这还是因为吴添的目的只是那三地的矿脉,否则很多地方都会被横扫。
好在黄韬和陈凡两位嫡系被调回去研究蒸汽机车了,吴添一个人有些孤掌难鸣,否则的话速度还要快一些。
拿下了昌化、青田和寿山,吴添非常的满足,自掏腰包让当地的矿工立刻复产。其他的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问题。至于手下那一万人想去打谁那就打谁吧。
得到了吴添和胡大海的允许,李文忠、蓝玉和朱文正三人就如同脱了缰绳的野马一般,四处随意的攻击。
一个月后,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全部平定,划归了老朱的地盘。
开心之余,老朱也算是信守承诺,将昌化、青田和寿山等凡是出产印石的地区与矿脉全都赠与了吴添。
并且免除了这些地区的税赋,等于说这些地方就形同是吴添个人的领地。一切都由他说了算。
而老朱的好处也不少,除了得到大片富庶的领地之外,那支一万人的部队也都归属于了老朱。包括那些武器装备。
或许这也算是双方得利吧!
zw443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