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新道路开工(2/2)
不过这些现在都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中,这条路没个两三年是无法修筑成功的。
况且花的还是陈凡他们自己的钱,因此也没必要太过在意。反而是如此一来,陈凡所要求的的进攻张士诚的事情也就被搁置下来了。
然而老朱和李善长还是低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早在之前,吴添和陈凡二人还没创建实验一小的时候,他俩就在应天城东郊外购买了大片的山林,并且开始修建工厂。
而那个工厂就是现在所谓的‘大明水泥厂’,隶属于‘江南建设集团’。
有技术有资金,有了积累的经验,况且水泥原本就不是科技含量多高的东西。无非是以这个时空的能力来说,对于环境污染和产量方面会有不同的影响。
然而即便这样,现如今早已投产一个多月的‘大明水泥厂’,也能够日产低标号水泥一百吨。
这种产量换了现代时空简直要笑死人,水泥罐车,两车都装不满。可陈凡要修的道路又不是高标准的高速公路。
可能在这个时空应该算是高速了。然而此时,一没有那么多的车辆通行,二没有超载卡车。正常的马车拉个几百斤东西就已经顶到天了。
加上马车和马匹的自重也就最多一千多斤,还不到一吨的重量,因此对于道路的损坏实在是有限。
况且陈凡修筑的这条道路是采用了三层叠加铺设的办法。
最底下一层黄土夯实,上面加一层二灰砂石稳定层,再上面才会铺设一层厚度大约在八公分左右的水泥路面。
这种道路,在现代时空一般都是乡镇甚至是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可即便是这样,承重个十来吨却没有任何问题。
再说了,陈凡修路,一是为了今后收费,二是为了他一直梦想的物流天下做准备的。所以大型马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两匹马或者骡子拉动的四轮马车,陈凡早已设计并且制造完毕。主要部件轴承是从现代时空订购带来的。一次可以运载一点五吨重的物资。
这也为他将来垄断这个行业埋下了伏笔。因为道路修好之后,只要缴费,谁都可以走。因此竞争力方面,就要看谁的运力强,速度快。
这一点是,谁都不可能竞争过用现代科技重新设计和制造的四轮马车。这也是陈凡的优势之一。
至于说为啥不干脆建铁轨,搞火车。呵呵,一来是没那么多钱投资。二来,那是因为现如今这个时空的钢铁年产量实在少的可怜。
全国一年的钢铁产量还不知道够不够修一条应天府到常州的铁路。因此,还是算了。这个任务就交给后人吧。
反正吴添现在有新式学校,将来这方面的知识肯定是会教授出去的。至于能不能实现,就看大明的这些孩子们未来能够如何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陈凡终日在工地上繁忙着,偶尔才会回一趟应天府。看似繁忙,实际真正需要他亲自动手的事情并不多。
可吴添就惨了,不但每天要在学校教书,还要培训那些女教师。此外意大利炮的弹药也是个问题,还需要他去研究和摸索。
时间飞快,一转眼就到了六月底,吴添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气了。因为学校即将期末考试,学生也将放暑假。
他也总算可以难得的轻松一段时间。
zw443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