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傅燮怒斥崔烈(2/2)
一来当时黄巾之乱兴起,傅燮弹劾张让赵忠,阐述了黄巾之乱的根源,就是皇帝新任身边的宦官,导致了黄巾之乱,可惜奏折被赵忠看到,自此双方势不两立。
二来傅燮为人过于正直,不愿意行买官之事,所以公卿之位也落不到他的头上。当然这是后话。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散朝之后,崔烈回家路上,一直魂不守舍,他的官职乃是买来的。
今年刘宏卖官鬻爵,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标价一千万钱。时任廷尉的崔烈通过汉灵帝刘宏的傅母程夫人,只花费五百万钱就买来司徒一职。
拜官之日,刘宏亲自参加百官聚会,刘宏回头跟身边的宠臣说:“我后悔没坚持一下,本来可以卖到一千万钱的”。
程夫人回答:“崔公可是冀州名士啊!起初哪肯买官,还不是亏我撮合,陛下反而不知道我的好心吗?”
从此,崔烈名望衰退,这也是傅燮针对崔烈的原因之一。
“父亲,您回来了。”不知不觉崔烈已经到家,他的儿子崔钧出门迎接。
说到崔钧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说道他的字,大家就都知道了,崔钧此人,字州平,正是与诸葛亮玩的很好的那位名士。
所以以后就称他为崔州平,这样大家都熟悉。
崔烈无奈的笑着:“州平啊,为父如今位列三公,外面的人怎么说为父的,你知道吗?”
崔州平面无表情的说道:“父亲大人年少时就有美好的名望,又历任太守,大家都议论你应该官至三公,而如今你已经当了司徒,天下人却对你失望。”
“这是为何?”崔烈不解的问。
崔州平冷笑:“议论的人,都说你身上有铜臭之味,父亲,您还不知道您的官职是怎么来的吗?”
“我手杖呢?”崔烈举起手杖,就要追打崔州平。
崔州平此时任虎贲中郎将,穿着武官服,崔烈前来追打他他不敢抵抗,只能狼狈跑路。
“你个死兵卒,你爹打你,你就跑?你这是不孝。”
崔州平反唇相讥:“舜对待他的父亲,小杖则挨,大杖则跑,这不是不孝啊!”
二人追打期间,听到声音的崔匀崔元平急忙跑出房门,他乃是崔州平之兄长。
“父亲,父亲,不要再打了。”崔元平喊道。
“罢了罢了。”崔烈无奈的扔下手杖。
“爹,今日之事,确实是你考虑不周了。”崔元平当起了和事佬,他也是议郎,与傅燮是同僚。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今日崔元平没有上朝,但对朝堂上的事情也听说了,自己的父亲被傅燮怒斥,他觉得脸面无光的同时,也规劝父亲。
“为父知晓了,如今难以挽回,只能如此了,我只是买官,对大汉并不是不忠,傅燮今日有些过了。”崔烈摆摆手。
“爹,你可是大汉三公,可不能因为此事,针对一个小小的议郎。”崔州平看父亲放下了武器,也跑到跟前。
“为父气量还没有那么小,只是这傅燮,说为父对大汉不忠,却是说错了,为父对大汉忠心耿耿。”
“然也,日后,等我遇到傅燮,我与他说明,傅燮也只是就事论事。”崔元平看着通透的父亲,也放下心来。
他生怕父亲想不开。
“但前线战事却是吃紧,希望前线的将士,能够凯旋而归吧。”崔烈遥望关中方向。
:注:后汉书·崔骃传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子瑗,孙寔。寔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帝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或作“程大人”,即程璜)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楇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征发天下。役赋无已。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帝以问燮。燮对曰:昔冒顿至逆也,樊哙为上将,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愤激思奋,未失人臣之节,顾计当从与不耳,季布犹曰"哙可斩也。"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高祖初兴,使郦商别定陇右;宗世拓境,列置四郡,议者以为断匈奴右臂。今牧御失和,使一州叛逆,海内为之骚动,陛下卧不安寝。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帝以燮议。
7《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
zw443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