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1070章 琼林宴(1)

第1070章 琼林宴(1)(1/2)

目录
好书推荐: 这个影帝看着不像好人 仙府御兽 FBI神探 重生印度当首富 大家都是邪魔,怎么你浑身圣光? 反派就是这样子的 荒沙主宰 请不到神的我只好自己成神 大恶魔福尔摩斯 一婚到底,高冷男神又来了

第1070章 琼林宴(1)

送走杨汲后,赵煦靠到椅背上,闭着眼睛,假寐起来。

自然的,如会通河这样的大工程,不可能赵煦一拍板,杨汲就可以去动工了。

这是需要经过都堂两府商议,朝臣集议后,才能做出的国家部署。

毕竟像这样的超级工程,哪怕在现代,也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做成的。

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没有一支精干的官僚队伍。

连动工都是问题!

好在,中国自古是水利立国的文明。

自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都在狂点治水的科技树——没办法!

黄河母亲祂实在是太温柔了!

以至于,连蒙元、满清这样的异族王朝,也不得不被动学习、研究治水。

而大宋朝,格外受黄河母亲青睐。

若赵煦没记错的话,自景佑以来,黄河决口数十次,占到了宋元明清四朝决口、溃堤次数的四成!

堪称是黄河最喜欢的崽!

同时,大宋也很有志气,一直想和母上掰手腕。

虽然人菜瘾大,经常逗笑了黄河母亲,就连赵煦在他的上上辈子,也尝试一次,结果自然是被母上大人吊起来锤——但勇气可嘉不是吗?

这久病成医之下,水利工程能力,自然不弱。

甚至可以说很强!

像会通河这样的元明两代接力才能完成的超级工程,对大宋来说,在技术上不存在问题。

所以,赵煦忧心的不是工程技术问题,而是赵专员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大工程,若算上前期筹备、准备时间,起码要好几年。

而且,涉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数不清的官僚。

从都堂到地方的州县,有着太多可供人上下其手的地方。

官僚捞点、贪点,只要不太过分,其实赵煦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起小本本记起来,将来想收拾对方的时候,再拿出来。

毕竟,这世上哪有工程项目,没有专员的?

对吧?!

但问题是,赵煦有些担心出现塌方式的腐败。

就像杨汲来找他汇报的时候,他下意识的条件反射联想起来的那些现代工程。

而在这些工程里,赵煦最怕的其实不是带英的hs2、阿美莉卡的加州高铁。

因为这些项目的专员,只是在巧立名目,借机生财而已。

赵煦怕的是,像三德子的柏林国际机场这样的项目。

汉斯专员们是钱也贪了,工程也拖了,工程质量更是做成了豆腐渣中的战斗渣!

要是验收单位不负责,恐怕直接开业既出殡!

机场出问题,了不起也就是在机场里的人倒霉,影响范围很有限。

但水利工程一旦出了问题,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赵煦如今在思考的,就是如何防止赵专员们把这个工程变成豆腐渣。

“此事派宋用臣去……倒是可以……”赵煦喃喃自语着。

宋用臣虽然也贪也拿,还喜欢提拔裙带关系户。

但他是内臣,生死荣辱,都在赵煦手中控制着。

而且,赵煦现在还捏着他的软肋——那个去年,赵煦下特旨允许其收继的养子宋致和。

这个养子,其实就是他的亲侄子。

这就是亲儿子了!

宋用臣这辈子,就指着这个侄子给他养老送终,传续香火了。

而赵煦特旨允其收继一个继承人,是好事,也是束缚他的枷锁。

故此,宋用臣在外面,贪归贪,拿归拿。

但从来不敢坏事!

而且,七天一小报,半月一札子,从来不绝。

但,宋用臣是内臣。

依惯例,在这样的大工程中,内臣只能同提举(相当于现代的项目副总),甚至只能同管勾(项目总监)。

像这样的大工程的提举官都是从文官里产生的。

而且,大概率是从清正的名臣之中产生。

所以,杨汲也被排除在外——他这个都水监,能和宋用臣一起当个同提举就不错了。

都堂的宰执们,无论新党还是旧党,都会想方设法的将掌握项目大权的人,换成他们的自己人。

这是政治!

也是赵煦即位后和文臣们达成的默契。

当然了赵煦也可以,强行的将一个他喜欢的人提拔上去。

这是君王的权力。

但问题在于——他若这样做,等于破坏了,元祐以来,君臣之间形成的默契。

同时也很容易,让很多人误解。

误解赵煦想走元丰的老路!

元丰的老路是什么?

不是吴居厚们的层层加码,也不是蹇周辅们的敲骨吸髓。

而是皇帝大权独揽,大小政务,一言而决!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事情!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体制,乃至于对皇帝本人,都是如此!

五路伐夏、永乐城之役……

第二次回河、京东保马保甲法、江西榷盐法、福建榷茶……

军事上、经济上、民生上……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赵煦到现在还在给元丰时代的政治擦屁股呢!

更要命的是——这种执政的方式,会对皇帝本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赵煦的父皇,为何年纪轻轻就一身病痛,最终连四十岁都没有活到,就撒手人寰,就是累出来的!

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再是铁打的身体,经不起这么折腾。

何况……

元丰时代的君权专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威风!

赵煦的父皇当年所受到的掣肘,不知道有多少!

从都堂的宰执,到地方的官员,上上下下的软对抗和绊子,数都数不清楚。

旁的不提,王珪的‘三旨相公’是个什么情况?

若王珪真就那么的老实、恭顺?

真是这样,那么无论是赵煦的上上辈子,还是这一世,王珪怎会有那么多的小动作,那么多的心思?

所以啊……王珪那所谓的三旨相公,是表面的恭顺,实际上的对抗——

若王珪真的恭顺,真的甘心当傀儡。

哪里会有三旨相公的名声?

旁的不说,真庙的宰相丁谓,仁庙的宰相吕夷简的作业就摆在那里,他王珪饱读诗书,熟悉国朝故事,难道不知道?难道不会抄?

所以,这就是王珪的取死之道,也是赵煦对王家穷追不舍,一定要罗织罪名,将其彻底清算的原因。

想到这里,赵煦就知道了,在这个事情上,他得尊重都堂宰执的意见。

至少他得做出尊重宰执的样子。

正想着这些事情,童贯就来到他身边,低声禀报:“大家……”

“都堂送来了乞圣驾幸琼林苑的札子……”

“哦……”赵煦回过神来,睁开眼睛,伸手接过童贯捧在手上的札子。

他拆开扫了一眼,这是宰执们循例上的,请他这个皇帝明日到琼林苑中,与新科进士们同乐的札子。

“明日就是琼林宴啊……”赵煦迷离着眼神着:“正好,可借机与两府大臣们通个气!”

开凿运河这么大的事情,当然要和两府大臣们先通气,在朝中取得一定的共识。

于是,对童贯吩咐:“童伴伴,且取笔墨来!”

“诺!”

待童贯取来笔墨,赵煦就靠在座椅上,拿着狼毫笔,沾上朱墨,然后在札子上批复:敕髃臣:且依元丰故事,设宴琼林与诸释褐进士!

然后,便丢下手中的狼毫笔,与童贯嘱咐:“且拿去与都堂诸位相公,命相公们施行吧!”

“诺!”

“对了!”赵煦叫住要前去都堂传旨的童贯,吩咐道:“告诉吕、蒲两个相公,就说明日琼林宴,除了两府髃臣外,在京两制及馆阁大臣,若是无事,且都来参加一下!”

“也叫天下人知我兴教崇文之意!”

“诺!”

赵煦看着童贯远去的背影,眼神迷离起来。

“琼林宴……”他呢喃着。

上上辈子,他亲政后,曾参与的那几次琼林宴上的种种,在脑海中闪烁、沉浮。

所以,他很清楚,所谓琼林宴代表着什么?

那不仅仅是一次典礼,也是一场仪式。

无论是琼林苑中宰执的舞蹈祝贺,还是新科进士们的朝觐。

都是一种加冕!

过去百五十年来约定俗成的故事就是——当新君第一次独立主持琼林宴,接受百官和新科进士们的舞蹈祝贺与朝觐后。

就代表着新君和先帝之间的关系脱离。

国家正式进入属于新君的统治时代!

正是因此,历代赵官家,才会如此重视自己即位后的第一次科举。

天下人也才会将这次科举称作‘飞龙榜’。

……

童贯来到都堂的时候,吕公著正在慢悠悠的煮着茶汤。

这位左相,近来已经渐渐的不再关注具体的事,都堂的权柄,除了最关键的那几样外,他都慢慢的放给了蒲宗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