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沙尘迷途(6)(1/2)
宫殿里非常凉爽似乎窗外明晃晃的阳光完全影响不到里面。文羽先前饱受烈日暴晒之苦此时心中不觉好奇忍不住问青青到底是怎么回事。
青青得意一笑一边走一边滔滔不绝地向文羽二人解释起来。
原来这处地方在七百多年前是一个城市。但自那次灭顶之灾后就变成了一片荒漠。不过让人惊奇的是在这荒漠的中心却顽强地生出了一片绿洲。以一座黄土堆积的巴遂山为中心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不断聚居逐渐形成了一座城邦——流黄城。
由于城邦周围三百多里都是荒漠几乎断绝了城邦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荒漠同时也成了城邦的保护墙。他们虽然无法出去但外来的敌人也无法入侵。所以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人们蓄养牛羊、骆驼种植小麦过起自给自足的生活。
但是要在这茫茫沙海中繁衍生息必须解决两道难题:一是水源二是气温。
水源的问题还好解决因为在这块难得的绿洲里不但有个大湖而且先驱者们还在城中挖出了一口深达数十米的大水井水量充足至少在百年内都不会枯竭。
而气温的确很困扰了人们一段时间。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炎热非常白天平均气温高达三十度最高时更可达到四十五度。而到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最低时可达到零下十度。昼夜温差相差如此之大人在露天情况下几乎不可能生存下去。但聪明的幸存者们还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窑洞。
于是人们以巴遂山为中心纷纷建起窑洞形成了一个聚居区。经过数百年的展终于形成了今天的这座”千窑之城”——流黄城。
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全都住在窑洞里。当然即便同为窑洞也根据居住者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差别。窑洞有土、砖、石料的不同也有挂砖面子、石料接口等区别花费有多有少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一般的百姓都是居住在土质较差的地方直接在山坡上剖崖挖凿土窑。窑洞只有一孔而且很不安全。而有钱人和官员都是居住在土质好的地区采用此地稀有的石块和砖砌成外面在覆盖上厚厚的土层更加安全牢固而且都是庭院式窑洞。
而文羽一行此时身处的王宫更是高达五层每层有数十个房间门前有长长的暖廊结构新颖采光充足。整个宫殿背倚高山寨墙上有炮台守护如一座险关城堡。
听着青青的介绍文羽等人好奇地看着四周不断出惊叹只觉大开眼界。
很快青青在一个大门紧闭的房间门前停了下来。此时文羽心中既好奇又紧张他实在想看看青青到底要带他们见什么人。
门口的两个守卫一见青青立即赔上笑脸向他们行礼。青青不耐烦地向他们挥挥手守卫赶紧将门推开然后退到一旁。
“吱……”木门拖着悠悠的声响缓缓打开了。
房间里有三个人。
三个男人。
三个文羽再熟悉不过的男人。
“大眼、胖子、风哥!”文羽惊喜交加一下子就冲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