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侠女奇缘 > 第十三回 敦古谊集腋报师门 感旧情挂冠寻孤女

第十三回 敦古谊集腋报师门 感旧情挂冠寻孤女(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警花老婆 未来校园畅想曲 旷世奇仙 末日战线 新汉 独占星光 道具 网游之乞丐传说 大唐谪仙 掌控天下

至于我之被参事屑因公此中毫无屈抑。你如今既奉命而来我以为国法不可不执国礼也不可不顾察事不得不精存心又不可不厚老贤弟以为何如?"乌大人觉得安老爷受了那河台无限的屈抑岂五个不平之鸣?谁知他竟无一字怨尤益加佩服老师的学识难度。说了几句闲话起身告辞。安老爷道:"我可不能看你去也不便差人到公馆里改日长谈罢。"说着送到院门不便望外再送。

那山阳县知县得了这个信早差人禀知河台说:"钦差在县里和安老爷长谈。"那河台倒是一惊才要问话听得头门炮响钦差早巳到门连忙开暖阁迎了出来。见那钦差仍是春风满面说:"才望了望敝老师来迟了一步。"说着一路进来坐下。可奈他绝口不谈公事至要紧的话。问的是淮安膏药那铺子里的好?竹沥涤痰丸那铺子里的真?河台也只得顺着答应一番因便装着糊涂问道:"方才说贵老师是那一位?"乌大人道:"就是被参的安令。"河台连忙道:"这位安水心先生老成练达为守兼优是此地第一贤员。无奈官运平常可巧的遇见这等个不巧的事情现在我们大家替他打算众擎易举已有个成数了不日便可奉请开复。"乌大人道:"这倒不敢劳大人费心。他世兄已经从京里变产而来大约可以了结公事。况且敝老师是位一介不苟的便承大人费心他也未必敢领。"河台听了大失所望。

钦差坐了一刻便告辞进了公馆。那时后面官船已到几位随带司员也赶了来。那些地方官钦差都请在一处公同一见。

应酬已毕稍微歇息吃些东西早下一角文书提河台的文武巡捕、管门管帐家丁。须臾拿到便封了门照着那言官指参的款迹连夜熬审起来。从来说:"人情似铁官法如炉。"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参案的能员哪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赃款来。钦差一面行文仍用名帖去请河台过来说话。

不一时河台已到。钦差照旧以客礼相待让座送茶已毕便将廷寄并那御史的参摺和他的巡捕、家丁的口供送给他看。

河台一看方才如梦方醒只吓得他面如金纸目瞪口呆;又见上面有如果审有赃款即传旨革职所有南河河道总督即着乌明阿暂署的话。他慌忙看完摘了帽子向上跪倒磕头;口称他的名字说:"犯官谈尔音昏聩糊涂辜负天恩但求重重的治罪并罚锾报效。"原来那时候有个罚锾助饷助工的功令只因朝廷深知督抚的丰厚那时的风气淳朴督抚也不避丰厚之名每逢获罪都求报效若干银子助工助饷也为图轻减罪名所以他才有这番举动。说罢起来戴上帽子。

乌大人道:"请大人具个亲供便是自认罚锾也得有个数目好据供人奏。"那谈尔音道:"犯官打算竭力巴结十万银子交库。"乌大人道:"大人的情甘报效我原不便多言;但是圣意甚严案情较重左右近年的案都有个样子在前头大人还得自己斟酌斟酌不可自误。"他答应了两个是下去写具亲供。

一时早有府中军送过印来乌大人即日拜印接署便下了一个札子委山阳县伺候前印河台大人这话就叫作看

起来了。这个信传出去那些绅士、百姓、铺户听得好不畅快。原来这河台姓谈名尔音号钰甫。便有等尖酸的指了新旧河台的名号编了一副对联道是:"月向日边明日月当空天有眼;玉镶金作钰玉金满橐地无皮。"那谈尔音下去写具亲供见钦差的话来得严厉一定朝廷还有什么密旨如今报效得少了罢诚恐罪名减不去;多了罢实在心上舍不得。心问口口问心打算良久连那些奇珍异宝折变了大约也够了且自顾命要紧因此上一狠二狠写了二十万两的报效。那乌大人就把案归着了归着据情转奏。当朝的圣人最恼的是贪官污吏也还算法外施仁止于把他革职往军台效力。不日批摺回来。那谈尔音便忙忙交官项上库送家眷回乡剩了个空人儿赴军台效力去了。只是这些金银珠宝千方百计才弄得来三言二语便花将去;当日嫌它来的少今日转痛它去的多也是最可怜的。他见过乌大人之后不曾等安老爷交官项早替他虚出通关连夜了摺子奏请开复想在钦差跟前作乌大人的情面;也是于天良要想存些公道只是迟矣晚矣。

安太太那边自从张金凤进门之后在安太太是本不曾生得这等一个爱女在张姑娘是难得遇着这等一位慈姑彼此相投竟比那多年的婆媳还觉亲热。那张老夫妻虽然有些乡下气初桌时众人见了不免笑他;及至处下来见他一味诚实不辞劳不自大没一些心眼儿没一分脾气你就笑他也是那样不笑他也是那样因此大家不但不笑他转都爱他敬他。

虽是两家合成一家倒过得一团和气。

这日安老爷收到乌大人的帮项那日把文书备妥如数交纳照例开复又因此地正在官场有事自己不好出去便告了二个月病假。早有公子领着家人们预备轿马前来。安老爷离

了土地祠来到聚合店安太太迎了出来老夫妻本来伉俪甚笃更兼在异乡、同患难又想到公子这场落难彼此见了十分伤感亏得公子一旁竭力劝慰方住。

安太太便叫媳妇出来拜见。

安老爷一看又叫她近前来细看一番。因向太太道:"我告诉玉格的话想来都说到了不必再说。这个孩子天生的是咱们家的媳妇儿等着消停消停就给他们办起这件喜事来。"安老爷不吃烟张姑娘便送上一碗茶来。一时亲家太太也来相见。这亲家太太可不是那两日的亲家太太了也穿上了裙子;好容易女儿劝着把那个冠子也摘了。见了安老爷拜了两拜口里说:"好哇亲家俺们在这里可叨扰了。"安老爷也和她谦了几句。人回亲家老爷进来了安老爷迎进来见礼归座着实谢了谢他途中照应公子。张老道:"亲家不要说这话。我的嘴笨也说不上个什么来。暗都是一家人往后只有我们沾光的。就只一件我在家贫苦惯了这几天吃饱了饭竟自呆着就困了。亲家这不是你来家了吗?有啥笨活只管交给我管作得动。不的时候儿这大米饭老天可不是叫人白吃的!"安老爷听了道:"就是这样如今我第一桩大事就是你这个女婿他只管这么大了还得有个人儿招护着。这几日里边有个媳妇不好叫她在里头不周不备我可就都求了亲家了。"张老爷连忙答应。安太太道:"这几天就多亏了亲家老爷疼他!"一句话没完张太太话来了说:"啥话呢疼闰女有个不疼女婿的。"大家正说到热闹中间人回河台乌大人来拜把个张老夫妻吓得往外藏躲不迭。

一时鸣锣喝道乌大人已到店门。安老爷说:"请进来坐罢。"说着迎了进来那乌大人先给师母请了安然后又和公子叙了一向的阔别。提到前任谈公的事安老爷倒着实感叹了一番。乌大人因道:"门生看老师没什么大欠安为何告起假来?"安老爷便说:"有些琐事。"便把公子途中结亲一事略提了几句;只是不提那番骇人见闻的话。乌大爷也连忙道喜。

又说:"此地总河的缺已调了北河的同峻峰过来了也是个熟人。老师完了私事何不早些出去门生既可多听两次教导;等那同峻峰来也可当面作一番嘱托。"安老爷道:"说得有理我事情一清楚就出采的。"乌大人长谈了半日告辞而去。早有那些实任候补的官员听得乌大人到店来拜安老爷长谈久坐见安老爷又是大人的老师那个不来周旋。也有送下程的;到后来就不好了闹起整匣的燕窝整桶的海参、鱼翅甚至尺头珍玩打听什么贵送什么来。老爷一概都璧谢不收。

那日安老爷迎宾谢客忙得半日不曾住脚一直到下半日才得稍停。那张姑娘便送过头帽子来请换帽子伏侍得直象个多年的儿媳妇又象个亲生的女儿。安老爷看了自是欢喜因对太太道:"我们如今事情正多有两桩得先作起来:一件是为我家险遭一场意外的灾殃幸而安然无事这都是天公默佑我们合家都该办炷名香答谢上苍;那一件是无论怎样这店里非久居之地得找一所分馆。"安太太道:"这两桩事都不用老爷费心公馆我已经叫晋升找下了。"老爷道:"一处不够。"太太道:"找得这处很宽绰连亲家都住下来了。"老爷道:"不然。日后自然住在一处才是有个照应。眼前这喜事必得两处办才成个一娶一嫁的大礼。"太太听了也以为是。恰好晋升进来回事听得这话便回道:"既老爷这样吩咐也不用再找那公馆本是大小两所相连内里通着外边各开大门。"安老爷道:"那更好了。"房子说定后便说谢天的事。安太太便把自己怎的和媳妇许了十五日还愿的话并媳妇怎的要给那十三妹姑娘供长生禄位的话一一的说明。安老爷便觉暗合了自己的主意连连点头道:"既如此明日咱们全家叩谢不必再看日子了。"一家儿谈到饭罢掌灯安老爷早叫人在外层收拾了三间洁净屋子下榻出去又周旋了张老一番才得就枕。

次日便是十五日太太早在当院设下香案、香烛、供品。

先是安老爷带了安公子次后便是安太太带了张姑娘各各一秉虔诚焚香膜拜叩谢上天保佑之恩。拜完安老爷便对两亲家道:"你二位老兄老嫂也该拜谢一番才是。"张老道:"我们正想着借花儿献佛磕个头儿呢!"早有仆妇送上两束香来。张老上好香磕过头亲自缓缓的把香点着举得过顶磕下头去不知他口里喃喃呐呐祝赞些什么。磕完了头将爬起来只见他把右手褪进袖口去摸了半日摸出两个香钱来还给安太太。安太太笑道:"亲家这是什么呀!你我难道还分彼此么?"亲家太太道:"不是呀这往后俺两口子的吃的喝的穿的戴的都仗着你老公们俩和姑爷哩!还有啥儿说的呢!这烧香可是神佛儿韵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得。"安太太只是笑着不肯收。

倒是安老爷说:"太太既亲家这等至诚收了再请箍香上就是了。"安太太只得接过来递给一个丫鬟摸了摸那钱还是捂得滚热的。张姑娘随婆婆谢过了天便忙着进房设了一张小桌儿供上那十三妹姐姐的长生牌上写着:"十三妹姐姐福德长生禄位".安太太便向安老爷道:"我们玉格也该叫他来磕个头才是呢!"安老爷道:"且慢。他的事不是磕一个头可了事的我另有办法。"安太太听了便同张太太拈了一撮香看着那姑娘插烛似价的拜了四拜就把那张弹弓供在面前。

自此以后安老爷夫妻二位便忙着搬公馆办喜事。张老夫妻把十三妹赠的那一百金子依然交给安老爷、安太太办理妆奁。一婚一嫁忙在一处忙了也不止一日才得齐备。那怎的个下茶行聘送妆过门都不细说。到了吉期鼓乐前导花烛双辉把张金凤姑娘乘彩轿迎娶过来一样的参拜天地后拜祖先叩见翁姑然后完成百年大礼。这日安老爷虽不曾知会外客有等知道的也来送礼道贺;虽说不得百辆盈门也就算六礼全备了。转眼就是安老爷假限将满河台已经到任乌大人已经回京;太太便带了儿子媳妇忙着张罗老爷的冠裳一切便问:"那日出去销假?"安老爷道:"难道你们娘儿们真个的还忍得叫我再作这官不成?我平生天性恬淡本就无意富贵功名;况经了这场宦海风波益心灰意懒。只是生为国家的旗人不作官又去作什么?无如我眼前有桩大似作官事不得不先去料理。"公子忙问何事。老爷道:"吭!难道救了我一家性命的那个十三妹的这番深思重义我们竟不想寻着她答报不成?"太太道:"何尝不想答报呢?只是她又没个准住处真名姓可那里找她去呢?"老爷说:"你们都不必管我自有个道理。实和你们说从乌老大谆谆请我出去那日我已经定了个告退的主意只恐他苦苦相拦所以挨到今日。如今挨得他也回京了新河台也到任了我前日已将告休的文书出去了。从此卸了这副担子我正好挂冠去办我这桩正事。此去寻得着十三妹我才得心愿满足;倘然寻不着她那管芒鞋竹笠海角天涯我一定要寻着这个女孩儿才罢!"这正是:丈夫第一关心事受恩深处报恩时。

安老爷怎的个去寻那十三妹?下回书交代。

目录
新书推荐: 锦衣卫:开局奖励金刚不坏神功 我,流浪仙尊,从七十岁筑基开始 合成系仙人 说好镇海擒龙,你转身大闹天庭? 凡人:开局挂机在极阴岛 修仙:我以雷法觅长生 神话剑仙 从乱世开始,打造无上仙朝 点兽成妖:御兽仙族从猎户开始 西游:词条加点,我妖中称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