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北川来客 > 第二章 边塞风雨

第二章 边塞风雨(2/2)

目录
好书推荐: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江湖传言录 汉棍 无限之超越 最强圣者召唤 寰逝仇散 弥天大罪 舞动灵气 覆尽天锋 药皇世家

到了目的地才发现,看似忠厚的李世民还是“骗”了我。说是部队,听起来也像部队,可实际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新疆奎屯市农垦兵团125团6连”!多年以后李斌说出这个地名的时候,总有人说:“哟,李总还当过兵呀”?李斌总是笑着一挥手:“别说了别说了”~其实响亮的名字后面,和农村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四川叫乡长、村长的,在这里叫连长排长。说白了就是种地的,不过土地是公有的,承包给外来农民,“连队”提供种子肥料等基本物质和生活所需,年底结算。据说唯一不同的是在一个地方包地到一定年限可以“移民”,然后老了的时候可以拿“退休”工资。

第一顿饭,很多第一次过来的、有点脾气的老乡把饭碗都扔得老远。两个发黄的馒头(新疆水碱重),一碗面粉做的汤上运气好有几片菜叶飘啊飘~老家的时候,一碗米饭几个小菜起码还放点猪油了的。这里简直是油星都不见一个。不理会那些吵吵嚷嚷老乡,李斌梗着脖子吧馒头啃了个精光。

安排住处了。一间泥土做的墙,连屋顶都是铺上芦苇和上泥土做的,窗户无一例外的用塑料布蒙上然后用泥巴糊了起来。地上顺着墙铺了一圈稻草(到现在为止不知道哪里来的稻草),没有铺稻草的地方也是泥的,因为碱性的土地,所以表面白乎乎的一层,像是洒满了盐巴。这时一个负责接待的人出来了,身后跟着一台拖拉机,上面全是辈子床单一类东西,有的明显泛黄,一看就知道是历年民工用过的。那人自称姓武,连队文书。武文书手里拿个喇叭,招呼大家去领。

刚才摔碗的那几个刺头又不干了,东西破旧可以忍,最关键是,看架势,上百号男女要同住一间房啊~有几个可是几对未婚男女,准备挣钱回家就结婚的,更不愿意这样住了。

这时候部队的气质出来了,文书大喇叭叫道:“你们出门,就是找钱的,别给我挑三拣四,有的吃有得住已经很不错了!告诉你们,你们想走都可以,你有没有钱我不管但是我可以告诉你,附近不可能有班车!而且方圆几百公里全是戈壁滩,没有吃的没有水,你走进去也是个死”!更有几个满身灰头土脸但是神情彪悍的男人在周围站了一排。(那时候新疆棉花没有人摘烂在地里,因为条件艰苦没有人去手,导致很多工头把人拉过去,一个人连队给多少钱。甚至有的探亲的人在棉花成熟的季节在路上走着,被强行拉地里劳动,反正天高皇帝远,事后还给钱。)

中间发生很多冲突,但是由于人生地不熟,都被按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4.30分。武文书的大喇叭在门口响起:“起床了起床了,全部起床,下地了”!!!!天,这说明鬼地方,4点多天斗已经亮了。不端有老乡不满的声音,文书也见怪不怪的波澜不惊的站那里,等最后一个人起床,锁门。

100来号人沿着厚厚的盐碱灰走了半天终于见到棉花地。有人已经累得不行了。路是大路,可是灰尘起码10来公分厚,风起或者有车的时候漫天飞舞,要是下个雨,就全是泥浆。踩上面根本使不出力气。

站在地头,一人分到一垄棉花,开始分发工具一白布做成个肚兜似东西拿来捆在胸前装棉花,一个大布袋,肚兜满的时候就装布袋。的文书又拿出大喇叭,解说摘花的诀窍:“双手拾话,轻摘猛拉,大业一抖,小叶一口”

100来号人赶鸭子似的下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左边的人李斌倒认识了,叫刘桃,19岁,昨天闹市叫得最厉害的刺头之一。据说刘桃家境不错,只是一直爱在外惹事,打个架什么的,派出所的人都认识他了,和李世民有点亲戚关系,混不下了就跟着出来了。刘桃叼根烟,盘腿坐在棉花地里,嘴里骂骂咧咧:“妈的还亲戚,把老子骗过来,看老子回去咋收拾他”!文书过来:“烟灭了烟灭了,棉花点燃怎么办?快点干活了干活了”!李斌一乐:“兄弟别抱怨了,收拾也要等回去再说嘛不是?先干活吧”!刘桃呸了一声,不情愿的吐了烟头,站了起来。

李斌右边是个女的,一看也认识。得,印象深的都在旁边了。

刘桃不说了,刺头。这女的姓米,昨天吃反还哭过,结果闹一阵后眼泪没有干就叫一群女的拿床单围住自己,换上了一条好看的花裙子,结果出去转一圈回来,大家都乐了:全身一抖那就是一片烟雾啊,盐碱灰太厚了,加上太阳大,出点汗,露在外面的皮肤看起来就像一层厚厚的油垢似的

目录
新书推荐: 战锤:我不要成为邪神啊!! 大秦攻略 定个小目标,每年收租100亿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斗罗:我,唐舞麟,一个假面骑士 盘龙:从水系主宰开始超脱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吞噬星空:授徒百倍返还 超神:向终极恐惧说话! 贫道千鹤,从斩妖除魔开始求长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