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一)缘起,(二)、纷争(1/2)
楔子
东海县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是一个县级市,是个人口大县。土地肥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顺和镇是东海县辖区内的一个老镇。北靠通海河。一条大马路从镇边穿过,直通县城。水陆交通便利,所以老镇的经济比较发达,属于东海县的对外窗口镇。小镇的管理者也颇有魄力,将小镇管理得很兴旺。
南玻村是顺和镇的一个行政大村。全村共38个组,本文的主人公就就住在南玻村的8组。
老人已年过九旬,老伴也是八旬老人,老俩口身体很是硬朗。田里的事情全靠自己,完全不要子女帮忙。日子过得很舒心。平日里老伴还常常和邻里的老太打打牌,一群老太太常常为了几分钱的输赢争得面红耳赤。常常为某某人的一张牌出错了,导致自己输钱而互相埋怨。
就在这个富足、和谐的小村落里最近却因为一块土地的归属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一)缘起
农历春节刚过,乡村的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正月半之前农村很少有人外出。农村习俗一般是月半以后出门做事。出门以后就很少回家了,有些人整年都不回家。年头出去,年尾回来,经年轮回。
正月半前,大多数人是天天打牌,不管年轻的还是年长的都有自己的班子,每天生活都很有规律。上午买菜煮饭,每天十点半准时开饭。十一点半准时上场。晚上六点结束,天天如此。
一晃已是正月十二了,老人夫妻俩早早地吃了饭。正想去上场打牌,邻居小王夫妇俩来了。
看到小王夫妇来了,老俩口连忙把他们让进来,倒了杯茶,陪客人坐了下来。
老人就问小王:“大侄子,今天怎么有空来玩呀,下午没牌局呀。”
“老伯呀,今天我们是有事来找你的。”小王说。
老人连忙坐下来,对老伴说:“老伴呀,你和他们说一下,就说让他们另找人吧,今天没空去了。”
老伴应声出去了,于是老人就和小王聊起来。
小王说:“老伯呀,今天来是为田的事。”
“田?什么田呀?”老人问。
“就是以我以前给你的那块房地呀中。”小王说。
“哦,那房地怎么啦。”老人问。
“老伯呀,是这样的,现在不是我爸妈都去世了吗,早前为这块地没给我兄弟,弟媳一直有意见。矛盾一直到现在都没调解得了。”小王说。
“这我是知道的呀,你们兄弟没什么意见,但两个媳妇不和,这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是你媳妇当时把这块地送给我的原因吧。”老人说。
“就是,但现在不同了,原先爸妈在时,都靠我兄弟,田也由他们种,我也没什么意见。现在老人都去了,田还在他们手上,这有些不公平。应该我们俩兄弟平分才对呀。”小王说。
“嗯,说的也是,这田都给他是有些不公平。不说平分吧,也得再给一两亩给你们,才算合理。”老人说。
“就是这个理呀,可他就是不给呀,最近还放出话来,说是要想要地可以,得把爹妈的丧葬费给补上,还得将我的宅基地给他才可以商量。”小王说。
“哦,原来如此呀。那你让他说用了多少钱,然后平摊一下费用不就行了吗?”老人说。
“不行呀,他要我给你的那块宅基地呀。”小王说。
“他要宅基地干嘛呀,现在不是变成了小河了吗,又不好种地。”老人说。
“哎,别提了,他就是给我出难题,他认为你不会给我的,所以出了这个骚主意。想让我们先闹起来,然后让他们看热闹。”小王说。
“哦,这倒是,不过你那块宅基地我已养鱼了呀。这样好不好,我东边有块地,正好离你家也不远,我年纪也大了,孩子们也种不过来。我把那块地给你怎样?”老人想了想说。
小王媳妇连忙说:“行呀,你那块地虽然小点,不过离我家比较近,再说啦,他们只是想为难我们,以为我要不到地,也就不好和他们去要地了。”
“那好,就这样吧,那块地给你,等今年麦子收了下半年你就去种吧。”老人说。
“那就谢谢啦,我再和他们去说。”小王夫妇俩起身走了。
傍晚时分,老太太回来了,一边烧饭一边问老人:“下午小王他们来干嘛的呀?”
“哦,还没和你商量,我就作主了,你不会怪我吧。”老人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