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悟真法破关而出 欲筑基天焚有行(2/2)
戌时,夜色正浓,星光璀璨,正是这露重星灿之时,一人一虎自抚云峰下,寻道而迅行,径自出了山门,离了清虚派。
云丹离去之时,不忘找到合抱之树,挖根掘土,将那柄玄色锤子取出。这时,他已见识深渊,精通事物,一眼看出这是把槌,而非锤。
可自古以来,槌皆由木制,眼下这槌并非木工,便是云丹之见识,也不知是何而作。
既不识,云丹便不去想,只把槌拿在手中,看上须臾,放在袖中。
你道他这袍袖,怎能放下此物?原是临行前,云何赠他一套乾坤子云袍。此袍,内有乾坤,袖藏日月,水火不侵,避风御雷,端的是仙家法宝,举世难寻。云丹正穿着于身,故能放下。
事毕,云丹骑上吊睛虎,扬尘而去。
这一去,可谓:翻山越岭寻机缘,不入筑基不教还。
时过紧促,岁流匆匆。云丹从清虚派出,已北行数日矣。途中,踏遍崇山,寻尽江河,只入眼翠齿青罗,四野风色,机缘半分未见。
一日,云丹行至一山,恬憩叶翳之下,旁伏卧一虎,吊睛开睁,凶芒闪动,正盼左望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倏然间,一道黑风闪过,妖气充斥,幽光冲天。吊睛虎有觉,一声恶啸,撑起虎身,赶步前行几步,腾空一跃,向黑风撕咬去。
“哪来的畜牲!”只闻一鄙夷声,便见黑风中一缕黑气腾出,击向吊睛虎。
吊睛虎躲闪不及,被黑气击中,虎躯一震,倒飞回去。它重摔地上,面有痛楚之色,然啸声不绝。
“本尊平生,以虎最为恨,昔日尚未成妖,便是数头恶虎欺凌于我,我恨不能昼啖虎肉,夜饮虎血,幸老天开眼,今日,便拿你作食!”
黑风中,一声厉啸出,便见幽光蔽日,妖气浓滚,再一动,飞沙走石,树摧林倒,直往吊睛虎扑来。
此时,一抹金光掠过,迅雷不及掩耳,直从黑风中穿过,便听闻黑风中一声惨啸,金光又顿了顿,折返飞回。
云丹这时已立身,他接过金光,眉头微皱,神色不满,道:“道行还是不够,不能一击毙命。”
金光褪去,原是那天枢令。
一壁厢,黑风中了天枢令一击,冲天妖气消弭,黑风渐散,露出一面目奇丑之人。
云丹看去,见那人身高九尺,发如朱砂,面似青鬼,獠牙若剑,妖气滔滔,端的是妖兽化人,他笑道:“山中小妖,修为尚不足炼气三层,岂敢猖狂?”
言讫,他抛出天枢令,但见金光闪动,穿梭虚空,妖兽觉时,金光已及他眉心一寸外,却不刺入。
妖兽肝胆俱裂,愣在原地,不敢动作,生怕这金光要了他的命。
云丹至虎旁,蹲下身,轻抚缓摸,源源注入灵力,吊睛虎方伤势有缓,气力有长,一翻身,又起来矣,对着云丹腿脚,便是一顿磨蹭。
见状,云丹一笑,腿轻提,翻身坐上虎,来至妖兽前,道:“吾且问你几句,若答得好,便放了你;若答得不好,汝命休矣。”
天枢令抵额,妖兽自不敢动弹,只忙叫道:“仙长尽管问!小妖我长于此山水,知之甚广,定全然禀告!”
云丹问道:“你可知,附近有甚烈炎之地?”《玄鸿天火册》上有筑基之法,须去天生地长之炎地,清虚派怎能有,故云丹外出寻求。
妖兽闻言,面色大喜,兴奋道:“有!有!此处北上五百里,有一处烈炎之地,名曰天焚山,乃天地造化,其火百年不灭,方圆数里,寸草不生。”
云丹一喜,心中道:“便是此地了!”当下手一招,天枢令飞回袖中,不多言,乘虎径自离去。
这厢,云丹才走,妖兽便瘫坐地上,神色萎靡,冷汗淌身,喘吁吁道:“吓煞我也,差点殒命于此,日后不可如此张狂了…”他自侥幸,且不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