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西蜀遣使谈判,桓贞凯旋回京(1/2)
老国师在山谷中修养了半月有余,期间曾返回葫芦谷寻找死尸,却一无所获,只得愤然离开,返回蜀国。
蜀国朝臣分为两派,一派主战,要求洗刷前耻,报仇雪恨。另一派主和,主张派出使者前往唐宛国和谈。而慕容皇室早就背后与主和派媾和,老国师一回京,便以国战失利的罪名将国师一职罢免。老国师自知难辞其咎,就此退居幕后,蛰伏隐居起来。
八月初,太子殿下就收到了蜀国递交的国书,安排丞相亲自接待使者,共商和谈事宜。
“怎敢劳烦丞相大人亲自接见。这是本次谈判的条目,请丞相大人过目。”西蜀使者矮颠儿颠儿地呈上谈判条件,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的差错。
“这个不急,待本相与太子殿下商议妥当后,自会来与使臣大人交换。近来京中瘟疫尚未彻底平复,还请大人莫要外出,以免沾染上疫疾。告辞,大人不必相送。”
王政希非常礼貌地缓下了使臣求见陛下的要求,并吩咐驿馆中人好生照顾使臣的生活起居,每日都要让大夫给使臣问诊,确保使臣大人的人身安全。
使臣不好多说什么,只得按照丞相的吩咐,乖乖呆在驿馆内等候。可是等了三四天,都不见丞相有任何回信。使臣实在憋不下去了,攘攘着要出门转悠。
“大人,您不能出去呀。外面全城都在戒严,您要是有什么闪失,奴才们怎么向丞相大人交代呀。”
“我要逛街,要去拜见达官贵人,还要去看京中的美女......你们不能这样将我囚禁于此处!我要告诉皇帝陛下,来治你们的罪!”
下人们见拦不住,派人告知了太子殿下,请示是否需要满足使臣的要求。
“哼,这厮脸皮还真是厚。若不是拜他西蜀所赐,京中怎会发生瘟疫?既然他想要美女,行,本宫给她安排上。”
太子下令京中最富盛名的‘花满楼’来招待使臣,让‘花满楼’的头牌来伺候他,但就是不让他走出驿馆一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廷是故意冷落这位使臣大人。瘟疫蛊毒灵鬼等魑魅魍魉,均来自于这个神秘莫测的蜀国。鬼知道这位使臣大人此次前来的真实目的为何,所以不敢让他到处走动。何况京中疫情并未完全消失,把他看住了,对自己、对他本人都有好处。
这天使臣在驿馆里百无聊赖,便打开窗户,趴在窗台上,透透气。街上的百姓看见这个奇装异服的他国人,都纷纷在楼下围观,一边议论,一边指指点点。
使臣见百姓对他投来关注的目光,兴奋不已,大声向楼下的人们打招呼道:“各位好,我是蜀国人士。初来乍到,给各位见礼了。”
刚说完,楼下的菜叶子、果皮子、蛋壳子就仍将上来,还有扔菜刀上来的,硬生生把使臣砸回了屋内,赶紧锁上了窗户。使臣被吓得躲进了被窝里,用被子捂住自己的耳朵,撅着屁股趴在床上不敢动。
“滚出唐宛国!我们不欢迎你!......他是不是来放毒的?滚出去......“
楼下传来阵阵叫骂声,人群越聚越多。巡城守备不敢真的让使臣出事儿,就派了一队军士把守在驿馆外面,以维持京中秩序治安为借口,彻底将这位使臣软禁在了驿馆内。
太子听完宦官的描述,不禁捧腹大笑。笑话那使臣当真是个小丑角色,自取其辱。说罢,太子仪仗从武门鱼贯而出,缓缓停在了驿馆外。
听到门外响起“太子殿下驾到~”的通禀声,使者竟得意洋洋地从被窝里爬出来。整理好衣冠,恭敬地到楼下门口迎接。
“不知太子殿下大驾光临,臣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本宫听闻,使臣大人在寒舍待得不开心,定是下人们伺候不周,故而前来探望大人。”
“哪里哪里,自从来到这里,饮食都还习惯,美人也很高级,臣一切都好,多谢殿下关心。”
“是嘛,那就好。这几个月京中一直闹瘟疫,陛下不得以到京郊寺庙中避疫,大人若是要面见陛下,本宫这就带大人出城一见。”
“是臣唐突,为陛下安全着想,还是等疫情过去了再面见吧。”
“不过本宫也不会委屈了你。说吧,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本宫自会为大人做主。”
“真是折煞臣下了,太子殿下不该冒险亲自来见在下的。臣本为两国和平而来,不该给殿下添麻烦的,实在该死,实在是该死。”
“起来吧,本宫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有一事不明,还望使臣大人不吝赐教。”
“臣不敢,殿下尽管问,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拿上来吧。”
太子吩咐宦官们将一个巨大的陶翁抬了上来,打开盖子,让使者走近些瞧个仔细。
“使臣大人,可知道这些是什么?”
那使者伸头往瓮里看去,登时被吓得腿软跪在了地上,连声求饶道:“殿下饶命啊,这东西太危险了,还是赶紧拿走吧。”
“哦,危险?那看来使臣大人是知道这东西的来历咯?”
“臣、臣不、不知。”使臣不愿再多看一眼,闭上眼睛紧张道。
“不知道?嘶...奇怪了,这可是你们蜀国独有的灵鬼呀。那看来我知道的,比使臣大人知道的还多一些呢。”
太子伸手抓过使者后背上的衣襟,凑到陶瓮口,将他的脑袋按下去,阴阳怪气道:“使臣大人,要不要试下这灵鬼的效果?保证让你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使臣快要崩溃了,身体僵硬地杵在陶瓮前,哭着拒绝道:“不,不不不,不必了。臣知错了,臣再也不敢了。”
“所以嘛,使者大人还是不要贸然出去的好。据我们调查,京中瘟疫多半就是由这些灵鬼引起的。为了两国和平,就委屈使臣大人好生看管吧。要是让本宫发现它不见了,你知道后果会怎样吧?”
“是、是是是,殿下说的是,臣知错了,定当谨记在心。”那使臣拼命在地上磕头求饶道。
太子的仪仗在楼下门口缓缓起驾,泰然自若地返回皇宫。而那罐陶翁,依旧放在房间里。使臣不敢私自挪动,只能可怜巴巴地求下人们把它挪到角落处,离自己的床榻远一点,省得自己晚上睡不着觉。
“哈哈哈哈......瞧那使臣的熊样,够本宫笑一个月的了。”
“看来那陶罐留得非常对,此时用来吓唬这使臣,真是讽刺得狠呐。”婉灵笑言道。
“殿下,一直晾着西蜀使臣不管,终究不是上国正礼。咱们还是该郑重其事地开谈为好。”王政希不知趣地泼了一盆冷水。
“哎呀,提前吓唬吓唬他,等到谈判的时候,他就不敢跟我们理直气壮了。”婉灵翻了个白眼,心想含章哥哥真是无趣得很。
“不错,此举在心理上已经完胜西蜀一筹了。王丞相,这几日咱们再针对西蜀的条款分析一番,尽快下周开启两方会谈。”
“臣,遵旨。”
“对了,周将军不日即将返回都城。吩咐礼部操办迎接典礼和宫宴,陛下要亲自为大将军庆功。”
“大将军不回来吗?”
“大将军要坚守建宁要塞,在替换大军没有到达之前,不能擅离职守。谈判期间,有大将军在前调度,本宫更为有底气。”
婉灵没说什么,从东宫出来,两人并肩走在出宫的甬道上。
“灵儿,你故意将灵鬼还给西蜀使臣,是别有用意吧?”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含章哥哥。不错,我就是要看看,到底是谁在暗中兴风作浪,不惜将百姓生命视为草芥。”
“你确定有人会利用灵鬼,继续在城中散播瘟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