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皇权至上(2/2)
“少爷加油!”小兰用嘴型给罗梁鼓励。
前世的罗梁就是文院的学生,对于这个书香之气浓厚的地方极为熟悉,重生一遭回到这里,心态却是迥异。
前世,罗梁将这里看成圣地,顶礼膜拜。
今生,罗梁将这里看成跳板,垫脚而已。
顺着青石铺就的小路朝前走,跟着前面一个考生,穿过几条走廊,罗梁来到了一栋黑瓦白墙的大房子前。
房子里面的面积非常大,就像是一个大型仓库,一张张案几整整齐齐摆着,足有五百多张,这些案几相距甚远,是为了防止考生作弊。
此时进入考场的考生已经有五六十人,却只坐满了前面两排案几,罗梁走到自己的案几后坐下,正好是第三排案几最左边的一张。
考卷还没有发下来,罗梁只得正襟危坐,装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
后面的考生陆陆续续走了进来,凑巧的是,坐在罗梁后面的那个考生正好是拍卖场的那位狐裘少年。
终于,考生入场完毕,根据案几数量一看便知,本次参加文院招生考试的学生一共四百八十九人。
随后,一个身着黑色儒服,头发花白,满脸老年斑的大儒走到了考场前面的案几前,扫视了一圈考场,面露笑容,颇感欣慰的说道:“老朽平生所见之考生,不知凡几,尔等之中,却是有一人能让老朽眼前一亮。”
顿时,一股轻微的吸气之声在考场中响起。
这位大儒的名字,大夏几乎所有读书人都知道。
方书堂,大夏第一儒。
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人,整个大夏加起来怕是也不超过一百人。整个大夏人口近十亿,能够在十亿人之中脱颖而出,那该是什么样的人物?
不理下面的考生怎么想,方书堂随手一挥,四百八十九份考卷便从他手指上的储物戒指中飞了出来,准确的飞到每一个考生的案几前。
然后,这位大儒就走出了考场,只是丢下一句话。
“尔等用心答卷,老朽回来之时,便是收卷之时。”
这下子,考场中只剩下了四百八十九名考生,连个监考之人都没有。
众人都感到有些诧异,难道文院就这样大方,就不怕考生交头接耳,互相抄袭吗?
罗梁对此却根本不感到意外,文院怎么可能没有监考手段,在这间当做考场的屋子周围,刻录着一座阵法,屋子内的所有情况都通过阵法传递到了外面的一块水幕之中,一目了然。
文院这样做,自然是想考察一下考生的品性,那些一有机会就想着作弊的人,文院是不会要的。
不去管别人的吃惊,罗梁打开了考卷,看到题目后,他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微笑,这考题,和前世的一样啊。
只见考卷上方写着六个大字:情与法,孰轻重?
考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引经据典,阐明自己的观点,情理与法理,哪个重要。
其他考生也打开了卷子,看到这个题目后都沉思了起来,考虑自己该如何作答。
罗梁根本就没有犹豫,提笔就在考题下面写上了自己作答的题目:皇权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