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断发明志(三)(2/2)
而在此时,朝廷的命令也下来了,除了琦善调任广州,担任钦差大臣,负责和英国人的谈判。朝廷还责令沿海各地,加强海防。
加强海防这道命令让很多人都嗅到了一些别样的味道。在英国人兵临东南沿海之前,大清的海防几乎是形同虚设,全国的海岸线不知道有多少里,除了广州一带林则徐来了之后整顿海防以外,其它地方的海防早就松懈不堪。
这也是为何英国人恨轻松就拿下定海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何道光皇帝在英国人兵逼大沽口的时候,碍于英军的兵威,同意谈判的原因。而此时,朝廷的命令是加强海防,显然,出了英国人侵犯东南沿海这件事情以后,朝廷已经决心整顿沿海防务,这其中,自然有一丝火药味流露出来。
且不管这些,此时在深山之中的张振宇一行人,可谓是没有吃,没有穿,身上的衣服还是当晚穿着的兵服,情急下突围,根本就没有带任何的粮食,此时,这里几百人几百张嘴,却没有一粒米让大家吃。
而且,军队突围的时候也没有带任何的应急物资,此时几百人,连一个帐篷都没有,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什么也没有,一穷二白,这是张振宇一行人的真实写照。
虽然张振宇带着军队来到了一处地势开阔的盆地地区,这里的土质也相当的肥沃,但是土地肥沃,也不可能解决眼前的事情,要知道,人不吃东西,可活不了多久。深山老林之中是可以提供一些捕食采摘的东西,但是这也只能解一解燃眉之急,捕食长久之计。
带起一支军队,就要解决这支军队的迫切需要,此时,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吃。
张振宇在将自己的队伍安稳在盆地里的时候,就离开了队伍,他必须解决队伍吃饭的问题,这里离洪叔的村子不远,此时张振宇就是要去那里,洪村是深山之中的村落,这种村落的农业都是自给自足的,其实,在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农村,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农业自给自足,商业不发达。而对于洪村更是如此,只有一些生活的必需品才会对外采买。
张振宇相信,洪村是有一些余粮的,但是也不知道有多少。
盆地距离洪村不远,张振宇用不了多大的功夫就赶到了,他轻车熟路,此时更是知道怎么进出洪村的道路,直接进了村子,赶到了洪叔的家中。
洪叔此时正在屋子里,在摆弄着一些什么东西,张振宇知道那就是大明火器的一些零件,自从洪叔和自己建立关系,一起立志要恢复汉人统治的那一天起,洪叔就一直致力于大明火器的制造和研发。
此时感觉有人走了进来,洪叔抬起头,一眼就看到张振宇,那一刻,张振宇也看到,洪叔似乎老了一些,头上的白发更多了,额角的纹理更加的深刻了,而洪叔的身体,也比上一次见时消瘦了一些。
张振宇知道,这是洪叔夜以继日的将自己的时间放在大明火器的制造上而造成的,人不是铁打的,此时的洪叔和张振宇刚刚见到的那个洪村村长比起已经变了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