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沿海形势(下)(2/2)
“但是,大人,请恕小的直言。我大清国富民强,领土广阔。而与之相当,我大清的海防线也异常长。这么长的海防线,实在是不利于防守。”张振宇忽然话锋一转,林则徐已经意识到,张振宇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这才是张振宇要说的。只是张振宇说到这里,已经不再往下说了,张振宇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以林则徐的见识,张振宇也只需要说到这里,林则徐已经明白张振宇接下来要说什么。
即使林则徐不明白,看看张振宇地上画的那副图,林则徐也明白。地图上有三处箭头,最下面的自然在珠江口一带,中间的在江浙一带的海域,而最上面的一个则在京津地区的外海。
既然已经看明白这幅图的意思,林则徐自然知道,以英国人在海上的优势,他们即使在这里被击退,但是也可以远遁到海上,然后顺着海岸线前进,抵达江浙一带,甚至再往上,抵达京津地区的海域,直接威胁到京津地区。
明白这幅图的意思,但是林则徐脸上的神色也只是短暂的变了一变。若不是张振宇一直注意观察林则徐的面色,那一瞬间的变化,张振宇也不可能抓住。
“大人,小的听说有一句俗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清海防万里,自然是英才辈出,海防的兵士也肯为国家卖命,只是怕”
张振宇一句话,林则徐的脸色又是忍不住的变了一变。张振宇的话已经说的相当客气了。万里海防,哪里可能没有漏洞。英国人在海上,就是一个优势。
林则徐虽然因为身处时代的关系,还不可能跳出天朝大国的思维,但是也明白,英国人也不是朝堂上那些人说的那么不堪。和英国人交手了几次,林则徐也明白,这些英国人也是很厉害的。若是这些人真的像张振宇说的那般,这里一击不中,就遁逃海上,然后沿海北上,寻找战机,那确实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此时的林则徐因为身处时代的关系,还没有意识到,此时的清朝对英国,绝对没有他们想的的那么乐观。
然而,这些话张振宇可不会讲,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能讲这些话。换一句话说,即使他的身份尊贵,这些话也不敢讲。
要知道,此时可是清代。他虽然没有经历过什么**的时代,但是电视电影上看的多了。远的不说,就说近的,特殊时期时期的事情,张振宇还是知道的。说一句错话,那可是一辈子都要玩完的事情。
林则徐此时也没有说任何的话,而是转身走出了这处院落。
“张振宇,从今天起你就在我身边谋事,晚上到后花园找我。”张振宇以为林大人就要这么走的时候,林大人没有转身,对身后的张振宇说道。